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北方牧区牧民保护与建设草地的行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提出研究框架并对牧户调查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后,运用模型深入研究了牧民对草地保护和建设行为的影响因素,得出如下结论:①牧民收入水平较低,仍以牧业收入为主;②牧民对草地的保护和建设与其家庭收入水平关系很大;③牧民文化程度对牧民保护和建设草地的行为具有较大的决定作用。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涵义:①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投资力度,加强对草地的保护和建设;②积极推进与草原保护和建设有关的基本制度的落实;③大力加强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牧民文化素质;④应更加关注牧区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草地理论栽畜量变化为衡量草地退化状况的指标,将影响草地生产力的自然因素、人类活动因素凝炼为驱动草地退化的牲畜规模因子、耕地因子和气温因子、降水因子和日照因子,利用投影寻踪回归技术(PPR)研究了新疆阿勒泰牧区草地退化驱动因子的影响力问题.计算结果显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的增加对阿勒泰牧区草地退化的相对影响力达55%,而自然因素的相对影响力为45%.研究表明:阿勒泰牧区耕地面积的扩大是草地退化的启动性因素,而近20年来加速草地退化的主要诱因是牲畜饲养量的不断增大,气温、降水以及日照因子始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草地退化已经成了人们普遍重视的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草地不合理利用现象严重,导致草原生态系统运行过程中逆行演替,生产力下降,最终表现出草地土壤环境恶化,植物的高度、产量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埋下安全隐患.本文以青海省为例,探究了青海省草地退化遥感调查方法,希望能对我国环保...  相似文献   

5.
牧户是草地使用中最基本、最直接的单元,其行为是草地退化的内因,也是草地退化的微观基础。本文通过对红原和若尔盖进行部门访谈和牧民问卷调查,结合有关统计资料,分析了草地退化的原因,主要包括:过度放牧、采挖药材、能源消费、草地建设不足等牧户行为;而收入增长幅度减缓、预期不稳定、人口增加、支出需求增加、收入渠道单一和生态意识淡薄是影响牧户行为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防止草地进一步退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草地资源补偿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农业资源之一,目前我国草地资源退化比较严重,重点区退化率高达30%以上。造成草地资源退化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对草地资源如何进行科学管理是我国资源工作者首要解决的问题,尤其对草地资源补偿费的理论实践应用是我国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都将面临的问题。草地资源补偿费可分为生态建设补偿费和破坏补偿费两大类。为了提高草地资源补偿费的实践操作性,提出了草地资源补偿费的征收和管理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7.
玛多县地处黄河源头,草地退化面积达16000多平方公里。占天然草地的70%;牲畜存栏数从二十多年前的67万头只,下降到不足24万头只;贫困人口达839户3219人。占总人口的26.47%。从2000年开始,在政府的关心下先后实施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等工程,从2005年开始又将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治理项目工程,以保护和重建生态系统。今后任务是:确立生态立县战略,采取综合措施,认真治理退化草地,改善黄河源头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与农区改革的经历相类似,现阶段我国牧区的改革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之后,也开始进入了一个相对停滞的低潮时期。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牧区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优化牧区组织结构 牧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组织管理系统涣散,组织功能失调。“双层经营”的模式虽然在理论上成立,但在实践当中还远未构筑起来。家庭经营这一基础层次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生产要素的组合有向非  相似文献   

9.
以青海省青南牧区、甘肃省甘南牧区、四川省川西北牧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新疆伊犁牧区为代表,对我国西部主要牧区1980年代以来出现的气候暖干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实现西部主要牧区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东北草原的退化及其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由于不合理利用和各种因素的干扰。出现严重的退化、沙化和碱化.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影响该区畜牧业的发展。本文从阐明东北草原的特点及主要类型入手.全面分析了草原的现状及其退化的原因。并总结了目前防治草原退化有效可行的具体措施、为今后防治草原退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草地是牧民基本的生计资产,也是中国北方的生态屏障。然而,严重的草地退化威胁着牧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维持高度可变的、脆弱干旱环境中的自然资本是发展绿色经济的要求。本文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草原牧区的主要牧业制度变迁,分析其对草地退化的影响及其路径,以探讨在现行草地经营制度下如何在不减少草地自然资本的情况下发展畜牧业。研究揭示,牧业制度变迁通过"分畜到户-牲畜增加-公地悲剧"、"分草到户/草地确权-草地细碎化-围栏陷阱"以及"三权分置/草地租赁-不完善契约/产权不安全-草地过度利用"三条路径影响草地退化。"交互规模"理论解释了草地细碎化对草地退化的影响机制。本文利用面上调研资料、定点观测数据以及自然试验证据支持了以上假说。研究表明,采用适合地区特点的确权方式、规范草地租赁市场以及减轻草地细碎化从而提高"交互规模",可更好地平衡牧业生产中的"劳动力-草地-牲畜-生产性资产-水资源",促进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牧区建设的家庭小草库仑面积每处一般1公顷左右,只有水利设施条件较好的地区才能达到10—20公顷。其中水草林机料各项内容都有的为五结合草库伦,缺一项的是四结合草库仑。小草库仑内种植的主要是青贮饲料,其次是防护林,还有少数其它作物。小草库仓为牧区畜牧业和林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条件,为改善草原人民生活带来了更大的希望。  相似文献   

13.
沙雅县天然草场退化是受气候变化和长期人类超载放牧、乱垦、乱挖、乱采和其他不合理的活动共同作用而造成的结果.本文根据沙雅县天然草原退化、荒漠化变化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统计角度质疑并证伪了"内蒙古草地整体上过牧"的结论。本文依据内蒙古五种类型经济区各旗(县、市)的统计数据,对不同经济区各自的草地面积、牲畜头数分别统计加总,计算出各经济区的"牲畜密度",进而与理论单位承载量比较。结果显示:占内蒙古草地面积80%的典型纯牧区并不过牧,其单位承载量(0.41绵羊单位/公顷草地)没有超过理论单位承载量(1.14绵羊单位/公顷草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半农半牧区、农区、工矿区内的牲畜密度相当大,这三类经济区分别过牧32%、140%、325倍。这种不同类型经济区间的巨大差异来源于它们在草地利用方式或畜牧业生产方式上的差异。正是存在着"不完全依赖草地的畜牧生产方式",造成了人们在研究过牧问题中的"统计幻觉";也正是这一"统计幻觉",造成了政策设计上的重大缺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青海省牧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牧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的测评,有助于青海牧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为我国其他牧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方法 文章基于牧区生态环境和牧区经济两个层面选取28项指标构建“牧区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多指标加权法对2008—2018年青海省牧区生态保护和牧区经济发展指数进行测度;并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牧区生态保护和牧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水平进行测度;同时,基于青海省资源禀赋现状和测度结果,进一步分析影响其发展的主要短板。结果 青海省牧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水平总体日趋协调,但仍处于低水平协调;从青海省牧区生态经济的结构层来看,生态环境压力和牧区经济效益是青海牧区生态经济更趋于协调的短板。结论 青海省牧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仍处于低水平协调,为进一步实现青海牧区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着重于生态环境压力治理和牧区经济效益的发展,同时兼顾自然灾害压力治理以及社会效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牧区同样如此。对草原牧区而言,水一直是最大和最直接的制约因素。对草原生态治理和转变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而言,牧区水利建设就成为迫切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草业和畜牧业基地,具有调节气候,防风固沙和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等重要的生态功能.近年来,受自然因素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松嫩平原草原退化现象日趋严重,制约了该区的草业和畜牧业发展,生态环境也遭到破坏.本文分析了松嫩平原草原退化的原因,整理分析了退化草原的生态恢复方法,为松嫩平原草原保护和恢复提供...  相似文献   

18.
草原退化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之一。本文从草场产权安排与国家生态环境政策两方面,对现有草原退化治理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结果表明:草原承包到户的改革和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城镇化并没有解决草原过度利用问题,学者们普遍认为解决草原过度利用的出路在于草场再集中。依靠互惠合作与草场租赁,一方面,扩大草牧场面积,适应了牲畜的移动性,利用草场的异质性和多样性;另一方面,通过轮牧、走场等方式实现草原的可持续利用与畜牧业的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之上,正在进行的草原确权和牧户非牧业化是两个非常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适当的经济数理模型,对新疆1990年-2004年间八个地州的农民收入情况从时序和截面两年方面进行分解分析,探讨了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结合当前新疆实际,指出新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