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后发追赶背景下, 解决创新资源和能力不足和快速提升创新能力成为企业实现技术跨越的关键。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 构建组织搜索和企业知识存量、能力重构、创新能力提升三大子系统, 对本土制造企业创新能力演化机理与技术跨越实现路径进行仿真分析, 研究表明: (1) 从企业创新能力演化的过程看, 创新能力成长要经历“知识积累——能力重构——创新能力提升” 的逻辑路径; (2)从企业创新能力演化的路径特征看, 技术跨越的实现是基于能力积累的连续追赶路径与基于能力平台跃迁的跨越式追赶路径的结合; (3) 从企业创新能力演化的动力来看, 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是基于自组织适应性演化的结果, 也是企业主动性学习及变革的结果。本研究为企业创新和追赶提供理论指导, 为快速实现技术跨越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1)对企业功能要有新的认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功能(除传统的商品、服务生产外)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那就是要创造和销售知识,并培养员工学习和利用知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 (2)企业管理要注重人力资本开发,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种理念强调企业拥有知识,并看重员工学习知识的能力; (3)建立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这种管理更加依赖的是群体的智慧,而不是企业的总裁权威和个人才能。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创新的几个方面@述实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社会》2013,(14):34-35
4月20日,第十五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集团)以“创新绿能驱动未来”为主题,齐聚旗下自主品牌和合资企业,在E1、E2、E7和N2馆展出了8家整车企业的112辆新车,10款首发车型。  相似文献   

4.
英国Bath大学的两位教授扩展了陈明哲教授“警觉-能力-动机”的动态竞争理论,将其应用到外商直接投资(FDI)中。该研究认为,FDI埘本土企业产生的生产力溢出,例如创新能力增长、管理能力提升等,与本土企业的警觉、能力和动机二项因素相关。在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自发达国家的FDI(往往足外贸出口导向)并不会与本土企业产生太多的直接竞争,本土企业对其警觉不强,但会有动机努力向这些外企学习,因此,生产力溢出比较正面。  相似文献   

5.
罗莹  张久图 《汽车与社会》2011,(13):I0066-I0066
4月17日,国内首个合资企业自主品牌理念(EVERUS)的第一款量产车型——理念S1正式上市。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姚一鸣宣布,理念S1轿车共有1.3LHT舒适版、1.3LAT舒适版、1.5LAT豪华版的两种排量三款车型上市,厂家指导价从6.98万元至9.98万元。同时,理念S1轿车将享受“整车三年或十万公里”的保修政策,这也是国内经济型轿车市场上领先的整车保修政策。  相似文献   

6.
全球生产网络为本土企业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实现升级提供了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低端锁定”的困境,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是建立基于网络的本土企业升级机制并选择相匹配的升级战略.全球背景下本土企业依赖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与发达国家领先企业建立各种形式的网络联结,通过知识转移和技术学习机制不断学习并提升企业能力进而实现升级,这一过程是一个协同演化过程,在不同的阶段本土企业应选择适合的网络嵌入战略和升级学习战略,其关键在于资源、网络与企业升级之间形成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7.
基于网络的企业学习与治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加剧,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等形态的网络组织大量出现。在这种背景下,解决企业网络中知识资源治理的问题成为关键。交易成本经济学把企业网络视为一个交易平台,提出了基于“专用性投资”的解决方案。本文认为.企业网络具有知识性质,网络学习是解决企业网络中知识资源“公地悲剧”现象和提升网络价值的关键。成员企业的网络学习的效率不仅取决于其知识学习能力积累和网络的知识学习能力积累,而且还取决于网络知识共享平台。网络知识共享平台是提高成员企业知识吸收、结合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最优产业配套与政策转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通常会带来较本土更高的产业技术水平,如果本土企业能够与国际制造业资本形成产业配套,将有助于本土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形成自主产业创新能力。本文建立了一个两阶段最优产业配套模型,揭示了在产业配套初期,本土企业为国际制造业资本进行产业配套和本土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呈U型,在产业配套后期,上述关系又呈倒U型。从长期看,政府应当以在产业配套中积极培养本土企业自主的产业创新能力为政策目标,否则,本土企业在一轮轮的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中将陷入产业配套的“陷阱”中。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跨国公司借助其有效的产品线策略,在使品牌得到快速扩散的同时,也改变了中国轿车产业的市场结构和游戏规则。我们的博弈模型和实证分析表明,利用其在研究开发、市场营销和品牌声誉上的巨大优势,跨国公司的产品线竞争不仅恶化了本土企业原有市场的竞争,还在一定程度上对本土企业的品牌延伸产生了挤出效应。改变这种困境的政策选择是对本土企业的产品创新进行激励,而非限制跨国公司的渗透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一、具有自学习机制的企业具有自学习机制的企业是这样一种组织,它擅长于不断创造、吸收和传播普及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方法,并能据此进行创新应用,及时转变企业行为,按照新的标准要求行事。具有自学习机制的企业,这一概念首先强调的是不断学习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这些新思想可来源于企业探索经营的结果,如小天鹅公司的“末日管理”,美菱集团的“顾客导向管理”等;也可来源于外部的知识转移,如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认证。其次,这一概念强调的是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的创新应用,根据这些新思想转变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具有…  相似文献   

11.
所谓“中策”现象,是指以著名印尼籍华裔企业家黄鸿年先生为董事长的香港“中国策略投资公司”(简称“中策”公司)收购大陆大批国有企业,并在短期内使大多数企业获得转变机制、扭亏为盈效果的现象。这是当前引进、利用外资中出现的令人瞩目的一个“现象”。黄鸿年先生于1992年4月以“中策”公司的名义在山西“收购”了第一家企业,5月在泉州收购了该市全部41家国有企业,9月与大连部分企业实行“嫁接”,继之又连续在杭州、宁波、无锡创办了数十3家控股型合资企业……至1993年,“中策”在大陆的控股合资企业已近ZOO家,涉及汽车配件…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机电工业》1997,(3):35-36
(一)《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汽车工业正在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为未来15年内把汽车工业建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提供了政策依据。轿车工业是振兴中国汽车工业的关键。中国的轿车工业,首先要解决好四个方面问题:一要从国情出发,进行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经济型轿车;二要按照汽车工业发展规律,搞好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形成规模经济;三要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并提高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四要通过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建立规范的、公平竞争的汽车市场。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是轿车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天津汽车…  相似文献   

13.
探索学习创新──锦西炼化总厂实施“模拟市场”机制纪实李宁从1996年元月开始,锦西炼化总厂在企业内部推行“模拟市场运行,实施责任利润(成本)考核”的管理模式,以增强抗风险能力,促进精细、集约化管理。一、“模拟市场运行,实施责任利润(成本)考核”的主要...  相似文献   

14.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要通过打基础、上水平,从根本上提高航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要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通过广泛的、多种形式国际合作.在合作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通过航空工业企业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轿车工业是八十年代中期起步的,经过10年多的发展,全国轿车产量已经由1985年的不足万辆发展到1995年的32万辆。这个发展速度主要是靠合资发展得到的,在轿车生产总量中主要是合资企业的产品,生产轿车’的企业主要是合资企业,轿车产品中主要是外国的品牌。主要依靠建设合资企业生产外国的产品,这是中国轿车工业目前的基本状况。一汽这几年也采取与国外合资的方式建设了年产15万辆轿车生产基地,通过这段实践,深感需要对这种状况进一步认识。-‘一汽轿车合谈经法的管与科建设现代化轿车工业基地,通过合资的方式才使我们解决了上百…  相似文献   

16.
随着技术保护主义与“逆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国有企业的技术选择将对本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构建了国际混合寡头竞争模型,考察同时存在国内国外技术交易渠道下国有企业的最优技术选择策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最优技术国产化比重随专利价值的提升而增加。当专利价值较低时,国有企业应当同时使用本国与国外的技术以平衡研发效率与专利使用成本,即“国际分散选择”;当专利价值足够大时,为避免国外企业拒绝授权带来的供应链产业链冲击,国有企业应实现产品技术的完全国产化,即“本土集中选择”。偏离最优技术选择策略,国有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可能降低整体社会效益,特别是国有企业完全依赖国外技术的选择会降低本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创新效率与利润水平,损害社会福利。进一步,本文通过比较静态分析发现,在专利价值足够高时,为推动国有企业加快实现选择技术的完全国产化,应在产品市场上鼓励跨国研发企业间竞争以提高整体创新动力,同时在技术交易渠道上鼓励跨国研发企业深度合作以提高整体创新效率。本文揭示了技术市场中国有企业的策略性技术选择的影响机制,为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与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机电工业》2012,(1):104-106
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马研发”)是海马轿车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专业的自主品牌整车研发机构。2010年5月中旬,海马研发通过选型,确定了建立以Windchill系统为核心的产品研发管理体系。现在,该系统不仅帮助海马研发在产品开发业务、规范产品开发流程和规范、  相似文献   

18.
“入世”在即,中国汽车工业如何面对,这已经不是新话题了。但“入世”后,中国的卡车如何发展,却是我们应认真研究的课题。“入世”,对我国的轿车工业是个严重的冲击,因为我国的轿车工业与国外相比是既无优势又无规模。相对于轿车而言,我国的卡车毕竟已经生产和开发了40多年,“入世”后,应该说中国的卡车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品牌优势,解放、东风是中国自己诞生的国产汽车品牌,我们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二是开发优势,一汽的技术中心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汽车产品开发研究基地,能够从事整车开发,…  相似文献   

19.
“虽然在中国多年,但(卡特彼勒)毕竟是外国公司;在对国内市场行情的判断以及政府政策的理解上,还是不如本土企业。”  相似文献   

20.
基于国外反倾销的引资策略转变董宣忠在我国十多年的经济改革中所建立起来的几万家合资企业,基本上都是出口型的,这是我国近来出口增长快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海关统计①,1993年全国“三资”企业出口25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4%,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