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永远的安全     
前不久,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圣何塞举行的RSA安全大会上,比尔·盖茨宣布微软即将发布的Windows Vista中将会引入名为Infocard的技术, 向用户提供管理多个登录账号和密码的身份验证服务。盖茨在会上说:“密码将会从此消失。”作为微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软件架构师,盖茨的话当然不是空穴来风,但讽刺的是类似的话盖茨几年前就  相似文献   

2.
2006年4月1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造访微软总部,会见盖茨之后,胡锦涛重申中国将坚决打击软件盗版活动。他说:“中国正在加强保护知识产权的立法和执法工作,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据悉,今后中国政府将在全国机关单位普及应用正版软件。  相似文献   

3.
雷达站     
《IT经理世界》2014,(2):78-79
《纽约时报》网站将推出原生广告 《纽约时报》将在改版后的网站上推出“原生广告”,也就是专门为广告客户制作的文章和视频。这种因模糊了内容和广告界限而引发争议的营销形式将出现在该报网站首页和其他位置。同时,该报将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4.
“入世”前夕,我国汽车工业应作何准备、采取什么样的对策,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 在世界汽车产能过剩(约2000万辆)的今天,在我国轿车工业基础设施和实力与发达国家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我们的汽车业不妨扬长避短,发挥我们的优势,在“软”字上下功夫,诸如:结合分析消化进口软件、开发新的软件,深入开展前沿课题研究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知己知彼,以挖掘外人尚未涉足或正在涉入的领域,如车身覆盖件薄钣成型问题就一直被视作是“black box”尚有待深入探索。 微软奇才比尔·盖茨说得好:“起步较晚有时反倒会成为一种优势…  相似文献   

5.
比尔·盖茨向来不喜欢做“老二”,如今他在游戏机市场上开始找到做“老大”的感觉了。3 月22日,在美国“游戏开发商会议” (GDC)上,微软和索尼向全世界传达了两个完全不同的讯息:微软第二代游戏机 Xbox360市场火爆,在美国市场卖断了货,微软决定每周向零售商提供的  相似文献   

6.
一个伟大人物的谢幕,标志着微软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这是一个更好的时代,还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全球计算机运算模式步入后盖茨时代——云计算的时代,微软该如何应对? 2008年6月27日是比尔·盖茨最后一天在微软上班,此后,他将把大部份时间花在他的基金会上,做慈善工作,至于微软的办公室,他每周只会进来一天,以顾问的身份提供建议,而不再是以老板的身份做决定。退休两周前,位于西雅图总部的校园(campus,微软总部的别称)里,来自世界各地近500位微软一级主管,聚集于此欢送他。微软首席执行官,指定接班人史蒂夫·鲍尔默,难过地流着泪介绍盖茨上台,盖茨倒是一派轻松,最后一次与他所构建的帝国旗下精英,谈  相似文献   

7.
刚刚闭幕的APEC上海峰会,一个倍受关注的话题就是计算机技术将在新世纪的新经济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比尔—盖茨作为世界软件业的巨头,这次来到APEC会议,带来了自己对未来的判断和在中国的投资计划。不仅是IT界,包括许多领域的管理者都十分注意比尔—盖茨在会上的演讲。盖茨的的声音和微软的战略都成为会场上企业家们热切关注的目标,正象有人所说的,对比尔—盖茨,你可以爱他,也可以恨他,却无法漠视他。有人评价,比尔—盖茨这次来参加APEC会议,与以往任何一次来到中国不同,今天他似乎不单单是推销自己的软件来了,而是带来了一些别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IT经理世界》2009,(21):87-89
以人为核心的敏捷开发模式,强调团队成员之间以及开发团队与客户之间的充分沟通。微软正在身体力行地实践这种新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9.
历史的迷雾     
创新之难不仅在于我们要找到目标,更在于探寻到达的路径。 10年前,比尔·盖茨在他的大作《未来之路》中写到了一种全新的音乐销售方式: “用户不再需要借助光盘或磁带之类的载体来欣赏音乐。外来的用户可以在互联网上下载音乐,以数字信息的形式存贮在服务器中。”《福布斯》杂志对此的评论是:既然盖茨10年前就有此先见之明,为什么微软还会让老对头苹果公司抢先开发数字音乐的市场呢?  相似文献   

10.
新闻速览     
牛人盖茨时代的终结?27日下午,52岁的比尔·盖茨正式卸任微软执行董事长,届时,他将全身心地投入到慈善事业中,盖茨在日前接受BBC专访时表示,他会把市值580亿美元的个人资产全部捐给慈善基金会,不会给子女留一分钱。  相似文献   

11.
散财之道     
中国的富豪们更应该重视转移的正义,思考如何“散财”。117年前,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发表了“财富的福音”一文,该文开宗明义地指出:“我们的时代问题在于如何适当地管理财富,俾使富人和穷人仍能在和谐关系之中相处如兄弟。”117年后,今年6月,世界排名前两位的富豪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本着卡耐基“财富的福音”中表达的精神,分别发表了两则声明:盖茨宣布自己将在两年后淡出微软的管理,把主要精力用到卫生以及教育等慈善事业上;巴菲特则计划把所持股票的85%价值300亿美元的资产捐赠给5家基金会,其中盖茨基金会将得到其中的5/6。…  相似文献   

12.
“一个企业要是无法感知客户,最终会像温水里的青蛙一样,不知不觉中被煮熟。”在一个名为“信息化高级论坛”的会议上,软件界领军人物、某软件公司的老总李先生正在做题为“感知客户”的演讲。大部分与会者都是企业负责人,为了活跃气氛,李总建议听众随时发问。只见一位听众提问道:“你讲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具体该怎样做呢?比如说,我该如何了解客户喜爱怎样的新产品呢?”李总答道:“CRM软件可以帮助你随时了解客户的需求变化。某世界级手机制造商就采用了本公司提供的客户关系管理解决方案,在其企业主页上设置了‘有奖问答’页面,激励全球…  相似文献   

13.
微软迄今还没有凭借自身的研发力量真正打赢过一次战役——DOS、Windows、开发工具、Office、IE等里程碑式的产品,都不是微软自己的原创。但这并不妨碍微软写就了30年来最辉煌的一部企业史。比尔·盖茨最初凭借着敏锐的市场嗅觉和一点点运气,后来依靠微软强大的“市场肌肉”以及再后来的“平台优势”,接近、击败并碾碎了所有这些领域的先行者。 毫无疑问,今天的微软已经独步江湖。如果比尔·盖茨能看懂《笑傲江湖》的话,他应该理解独孤求败的心情。在微软的势力范围内,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借鉴、追赶的对手,微软必须自己找到方向。 从这个意义上讲,微软的研发机构,正代表了微软的未来。微软不缺资金、不缺人才、不缺氛围,更不缺乏具有战略眼光的统帅人物。这样一个几乎十全十美的体系,一定能够确保完美的结果吗?XBOX、手机、手持设备和有线电视,微软在多个战场多头出击,就是试图在建构了这样一个完善的体系之后,证明一点:微软有能力自己打拼一个未来。而从目前的进展看,这个证明的过程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14.
“二重奏(Duet)”是SAP和微软在今年5月推出的新软件。在11月的巴塞罗纳举行的TechED大会上,微软宣布将继续与SAP合作,并会于明年6月推出Duet的新版本,在12个月之内提供超值软件包(valuepacks),其中包括对Office2007的支持。从2004年开始研发的Duet,设计初衷是对SAPERP系统和微软O A系统进行整合。这种整合被描述为“用户可以轻易通过微软的前端桌面系统(front-end)访问并处理SAP的后端业务系统(back-end)。”这种“ERP+OA”的整合方式吸引了很多CIO的关注。自发布以来,Duet已经进行了超过20万套的使用授权。SAP“二CIO和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软件企业,正在努力向国外客户输出大量的低端劳务和服务。它们做得怎样呢?“包工制”会把它们带向何处?  相似文献   

16.
网上银行泥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尔·盖茨对传统商业银行曾经有一个评价——“21世纪的恐龙。”他认为,互联网的发展,也许有一天会令传统银行丧失存在价值。但在中国,网上银行正在面临“虚拟恐龙”的命运。  相似文献   

17.
就在微软为如何对付谷歌而煞费苦心的时候,微软的其他对手们正在微软的传统领地发起攻势。两年前,在微软宣布将大幅度增加对互联网的投资时,立刻得到华尔街的"用脚投票",宣布当日股价大跌了11.38%。尽管这一战略长期来看可能会收到成效,华尔街担心的是,短期可能会分散精力,从而给微软的业绩带来负面影响。现在看来,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  相似文献   

18.
《董事会》2014,(1):88-88
正毋庸置疑,盖茨非常聪明,而且相当努力。但平心而论,铸就他的,除了天赋、勤奋,更多的是运气。在商业王国的生死关头,幸运之神连续三次为他降临。第一次是IBM找他开发一套PC操作系统,盖茨觉得自己"不够格"而拒绝。但后来,IBM与其他研发中心谈得并不愉快,双方僵持不下,IBM又回到了盖茨那里。第二次是,在IBM的秘密支持下,盖茨低价收购了当时的QDOS操作系统。该系统研发机构经调查,并未发现真正的幕后推手。微软随后对程序进行了微  相似文献   

19.
在经过6年的漫长努力之后,微软公司最终在有线电视领域取得了第一个重大胜利。 尽管微软公司在软件等科技领域所向披靡,但在进入有线电视领域上还是经过了长时间的进进退退。但最终,在经历了6年的漫长努力之后,微软还是获得了胜利。比尔·盖茨一直梦想着  相似文献   

20.
《中国纺织》2010,(6):88-89
纯真表达了人的本质与外表之间模糊的界限。就像即将在Pitti Filati展会举行的“No”展台,号召人们对消耗品说“不”而应该去做一个真正自主的人。纯真的原料有天然般的简练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