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肇光 《经济学家》2007,(4):123-124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奖项.从1969年起至今,已颁发了38届,涉及到14个国家,共有57位经济学家获奖.他们的研究,从不同角度为当代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独创性或奠基性的贡献,对中国传统经济学的变革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了无新意。早在5年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就已经颁发给了两位研究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经济学家,所以,当斯蒂格利茨、阿克洛夫和斯宾塞获奖的消息传出时,人们并不感到惊讶。 奇特的是,很多国内的报道把诺贝尔委员会所说的获奖理由(“三位获奖者的贡献构成了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转述为“三位获奖者解释了现代信息经济的核心”。信息经济学真的解释了现代信息经济的核心吗?这又和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32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成果和事实出发,分析了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经济理论与经济现象的一致性是推动经济学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数学发展的源泉。经济理论的深化要经济学家与数学家的共同合作。  相似文献   

4.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人们分析现代经济问题时经常用到的重要工具.在创立该理论并由此获得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当中,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名气最大,被视为继凯恩斯之后强调政治与经济发展关系最重要的经济学家;并在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公共理论及国际事务乃至发展经济学,几乎所有的经济学领域都有所建树.  相似文献   

5.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数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爱民  陈多佳 《经济论坛》2004,(18):154-154
诺贝尔经济学奖创立于1968年,是由瑞典银行在该行成立300周年之际,为纪念诺贝尔而创立的。有人说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奖给数学家的,虽然说的不是很全面,但是从中也可以看到数学在经济学的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1969年首次颁奖以来,共颁发34次,其中大部分获奖成果与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文昌 《新经济导刊》2011,(11):40-46
Q朱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执行总编A陈志武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终身教授1990年获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威斯康辛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任教。世界金融学和金融资产定价领域最具有创造力和最活跃学者之一,获美国默顿·米勒(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研究奖等多项重大学术奖励。2000年在全球经济学家首肯的世界经济学家排名中位列第202位,2006年被华尔街电讯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  相似文献   

7.
信息不对称下的税收征管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信息经济学的创始人,美国的三位经济学家阿克洛夫、斯蒂格利茨和斯宾塞获得了2001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信息经济学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创立,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得到了验证和完善,其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随处可见。本文拟讨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在税收政策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行为与实验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挑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一、引言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以色列藉心理学家卡尼曼(DanielKahneman)教授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家史密斯(Vernon L.Smith)教授,以表彰他们分别“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有效地结合,从而解释了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判断与决策”和“发展了一整套实验研究方法,尤其  相似文献   

9.
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奖理论及主要学术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平  姚昕 《经济纵横》2006,(1):74-77
博弈论是当代经济学研究领域中一种极为重要的研究工具,它的应用已大大改变了现代经济学的面貌。200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授予了两位从事博弈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学者。本文对他们的获奖成果及理论贡献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回顾1969年以来的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可以大致领略微观经济学在研究内容、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方法方面所取得的进展。系统梳理和了解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微观领域的获奖理论,不仅是学习现代微观经济学的重要途径,而且也对进一步理解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对推动我国经济学研究和改善经济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开设伊始,“数学化”便是其评奖的硬条件、显规则。而“数学化”的不足或缺陷,乃是中国经济学家的软肋。因此,推进经济学“数学化”的步伐,无论从经济学研究本身的科学性角度讲,还是从获取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角度看,乃是中国经济学家不可偏废的必修功课。  相似文献   

12.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经济学领域的最高荣誉,获奖领域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以及许多相对“小众”的经济学分支。经济学思想和分析方法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社会科学领域当中,被称为“经济学帝国主义”;其他学科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引入也促进了经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经济学是经世致用之学,以解释、解决时代的重大问题为使命。回顾百年经济思想史可以发现,宏观经济学经历了三次思想分野:1929年“大萧条”是第一次分野,1970年代的“大滞胀”是第二次分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是第三次分野。诺贝尔经济学奖缺乏对中国问题的应有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及学术规范进步或催生出属于中国的诺奖。  相似文献   

13.
1999年新年伊始 ,欧元登上世界金融舞台 ,冲击世界金融市场 ,挑战美元的霸主地位。回忆起欧元诞生的历史进程 ,人们总会提起为欧元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的罗伯特·蒙德尔 (RobertMundell)教授。荣获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蒙德尔出生于加拿大 ,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现在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他所创立的理论是开放经济学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基础 ,他对货币动态学和最优货币区域的研究是欧元理论大厦的基石。因此 ,人们称他为“欧元之父” ,路透社在报道他获奖时的标题就是“欧元之父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虽…  相似文献   

14.
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和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E.Williamson). 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性,奥斯特罗姆的名字对中国经济学界来说是陌生的,因为她不是经济学家,而是一位政治学家和公共管理学家.威廉姆森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命名者,本科学习工程学,希单成为一名工程师.  相似文献   

15.
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博弈论的研究者奥曼和谢林,至此博弈论已经第四次荣登诺贝尔经济学奖。简要介绍历届因博弈论而获奖的经济学家,阐述博弈论的发展和创新,说明博弈论的分析方法不仅在经济领域而且在社会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2位美国经济学大师评说中国经济──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专访录》有感严闻广摆在我面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专访录──评说中国经济与经济学发展》一书(中国计划出版社)是经济学界人士在美国对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12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的专访,书中的12位...  相似文献   

17.
保罗.克鲁格曼在经济学的诸多领域,特别是国际经济学领域开展了开创性研究,他因此获得了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文章将对他的新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学、汇率目标区理论、货币危机理论及其他理论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以期全面剖析他对经济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由于罗伯特·卢卡斯教授因其“推理期望”理论获得1995年经济学诺贝尔奖,成为自1991年以来连续6年中芝加哥大学第5位获得此项奖的学者,使得芝加哥大学在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方面继续保持垄断地位。自1969年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全世界有38位学者获得了此项奖,24位来自美国,而其中就有8位出自芝加哥大学。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向卢卡斯教授颁奖时称:卢卡斯教授是自1970年以来,在宏观经济研究领域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 与其他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一样,卢卡  相似文献   

19.
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在<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了题为<信息经济学>的标志性论文,象征着信息经济学被正式提出.2001年,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该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授予加州伯克利分校教授阿克洛夫、斯坦福大学教授斯宾塞和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斯蒂格利茨,以表彰他们为现代信息经济学做出的奠基性贡献,他们提出的买方、卖方具有非对称信息时市场运作的理论,这一理论从传统的农业市场到现代的金融市场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克莱夫·格兰杰在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前,曾于2002年获得美国经济学联合会的最高荣誉——杰出资深会员奖。该奖设立于1965年,截至2003年共有69位著名经济学家获此殊荣。此前,11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获奖前当选为杰出资深会员,其中包括有:阿瑟·刘易斯(1970)、贾林·库普曼(1971)赫伯特·西蒙(1976)、威廉·维克里(1978)罗纳德·科斯(1979)、热拉尔·德布勒(1982)、詹姆斯·布坎南(1983)、默顿·米勒(1990)、弗农·史密斯(1992)、约翰·豪尔绍尼(1994)、罗伯特·芒德尔(1996)。值此格兰杰获得诺贝尔奖之际,特此刊登美国经济学联合会杰出资深会员颂词如下。有关全面评介格兰杰学术贡献的论文可参阅本刊2003年第1期刊登的《克莱夫·格兰杰对计量经济学的贡献》一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