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刘云 《中国经贸》2007,(11):42-46
由于能有效避免反倾销、价格战和中间商的盘剥,同时又能有效避免西方媒体“过度关度”和贬低“中国制造”的信誉,刨名牌又相对容易,出口投资类产品明显优于出口消费类产品,投资类产品才是中国真正的强项与优势。所以与其鼓励和扩大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消费类产品的出口,倒不如鼓励促进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的投资类产品研发、生产与出口,这是强国富民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2.
从2008年5月开始,我国将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关税税率,其中锰原矿的出口关税由目前的10%提高至15%。 此次调整将对142项商品加征出口关税。其中,重点是对80多种钢铁产品进一步加征5%-10%的出口关税。这些产品主要包括普碳钢线材、板材、型材以及其他钢材产品。另外,将2007年已经征收出口关税的钢坯、钢锭、生铁等钢铁初级产品的税率由10%提高至15%。  相似文献   

3.
《环球财经》2008,(12):23-24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为扶持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支持产业优化升级,在今年下半年两次提高出口退税率的基础上,自2008年12月1日,进一步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和其他受影响较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为落实国务院的决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等商品增值税出口退税率的通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东盟十国经济扩张迅速,基础设施投资日趋增多,由此我国对东盟建筑起重机械出口呈现出强劲增长、渠道广阔、产品结构多元化的特征。根据出口现状、供需趋势和有利条件的分析,中国建筑起重机械产品向东盟出口的策略是:优化产品结构、重视市场调研、挖掘贸易潜力、谋求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5.
在数字贸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借助数字进口贸易增强企业出口韧性是中国应对外部环境变化、防范风险的现实需要。文章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海关匹配数据,以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作为研究背景,实证考察了有形数字产品进口多样性对企业出口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有形数字产品进口多样性能够显著增强企业出口韧性,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效应、出口多样化效应以及出口结构优化效应是有形数字产品进口多样性影响企业出口韧性的中间渠道。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有形数字产品进口多样性对企业出口韧性的促进作用在资本密集型行业、非国有企业以及高数字经济发展地区的表现更显著。文章的研究结论为中国搭乘数字贸易“顺风车”,增强企业出口韧性,早日迈入贸易强国行列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海外经济评论》2006,(29):13-13
中国的出口努力正在升级,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分析显示,去年中国的汽车、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电信设备和船舶等较高端产品的出口增速,高于玩具和服装等传统主流商品的出口增速。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世界其它国家,这种转变都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7.
2003年天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1103.2亿美元,天津高新技术产品实现出口57.9亿美元,占国内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5.3%,出口规模列全国科技兴贸重点城市的第四位。然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结构性矛盾,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差,高新产品出口缺乏国际竞争力.一般贸易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偏低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支撑点单一等问题共同制约着高新区和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尤宏兵 《特区经济》2004,(11):94-96
出口之前,企业在反倾销威胁面前往往处于主动地位。例如,企业若获悉该产品在出口对象国已被列入反倾销指控的对象甚至已被征收了反倾销税,可放弃对其出口该产品或放弃对该市场出口的打算。但放弃出口固然能回避对方国家的反倾销,但出口其他产品或将该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并不意味着一定不会遇到反倾销指控,毕竟反倾销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普遍运用的一种贸易保护手段。为此,既实现出口,又避免遭遇反倾销,应改变思维,以下措施特别是其组合被证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商讯快递     
《中亚信息》2009,(8):47-48
寻找中国台作伙伴 1.向中国出口白桦树、红木、山杨树等木材,包括各种板材、方木、卵形木、圆木等。 2向中国出口各类石油产品及其添加剂。  相似文献   

10.
印度尼西亚制鞋公会预计,受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今年印尼鞋类产品出口金额将为18亿美元,而去年鞋类产品出口金额是20亿美元。  印尼制鞋公会表示,美国经济状况不佳对名牌运动鞋出口的影响较大,这些品牌的运动鞋占印尼出口至美国鞋类产品总金额的65%。据悉,美国是印尼鞋类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占印尼鞋类产品出口量的35%,其次为欧洲。由于印尼政局不稳和社会动荡,目前许多国外买主都减少了对印尼鞋类产品的订货。印尼许多鞋厂为保证及时交货,纷纷采取“分散化”措施,即在国内接单,在国外生产和交货,目前已有13家厂商在国…  相似文献   

11.
《四川经济研究》2007,(5):14-14
有专家预测:REACH法规实施后.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来说,不啻为一次生死存亡的搏斗.就我国而言,也不例外。首先,它将导致我国化工及相关产品的出口发生障碍。我国每年向欧盟出口的化工品和几千种化工下游产品将面临注册、评估、授权.这将直接导致费用的增加,使产品的出口成本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贸》2005,(1):31-33
目前中国出口仍以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商品出口所占比重近年虽有所提高,但远未成为出口的主导产品。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指出,已为贸易大国的中国还非贸易强国。中国外贸出口存在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自主出口吕牌和营销网络;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上主要处于加工组装等低增值或低端环节;企业规模小.跨国经营能力弱等缺陷。  相似文献   

13.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将质量竞争与价格竞争两种竞争模式纳入多产品企业模型,以出口退税为例,分析税收调整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生产同质化产品的企业与差异化产品的企业在产品定价和竞争模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化产品企业遵循“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种类,价格越高”的定价规律。因此,出口时趋向采用质量竞争模式;与之相反,同质化产品企业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定低价,出口时趋向采用价格竞争的模式。退税率提升时,质量竞争企业内部核心产品的价格优势进一步得到加强,助推其质量升级。与之相反,价格竞争企业核心产品的内部相对优势被削弱。本文匹配2002-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数据库,验证了以上理论命题。  相似文献   

14.
莫欣达 《中国经贸》2011,(13):80-82
自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欧盟等经济体对原产于或出口自中国的铜材、铝材等产品发起越来越密集的贸易救济调查,其中针对铝产品的贸易保护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为了检验市场相似性对我国产品进入新市场的影响,采用2000—2011年中国海关HS-6产品数据建立起大约237万个“产品-市场-年份”三维观测样本,并运用二值Logit模型对此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发现出口市场扩张是存在“路径依赖”的,即企业倾向选择那些与其之前出口市场地理相近、文化相似、经济相似的国家作为新进入的市场。相似市场的出口经验,不仅在同类产品之间产生了显著的信息溢出,而且对除石油之外不同种类产品的新市场进入也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基于Rauch(1999)分类标准的结果则进一步发现,与同质产品相比,差异产品的出口扩张更显著地受到市场相似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入世之初,专家预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出口优势.如园艺类产品、蔬菜、畜产品等。但事实上,这种优势却因绿色壁垒等原因屡遭阻拦,难以发挥。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2002~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借鉴Harrigan等(2011)的方法测算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质量指数,实证分析中间产品进口与企业出口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进口中间产品与企业出口质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即进口中间产品对企业出口质量存在显著促进提升作用。通过将进口来源地划分为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进一步实证分析发现,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中间产品都对企业出口质量存在显著促进提升作用,而从低收入国家进口的中间产品对企业出口质量的提升更大,即产品多样性互补效应的作用更大。另外,企业人力资本水平、研发营销、企业规模与企业出口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资本密集度与企业出口质量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按照行业要素禀赋和贸易方式划分的分样本回归结果验证了实证结果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2002—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借鉴Harrigan等(2011)的方法测算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质量指数,实证分析中间产品进口与企业出口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进口中间产品与企业出口质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即进口中间产品对企业出口质量存在显著促进提升作用。通过将进口来源地划分为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进一步实证分析发现,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中间产品都对企业出口质量存在显著促进提升作用,而从低收入国家进口的中间产品对企业出口质量的提升更大,即产品多样性互补效应的作用更大。另外,企业人力资本水平、研发营销、企业规模与企业出口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资本密集度与企业出口质量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按照行业要素禀赋和贸易方式划分的分样本回归结果验证了实证结果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对外贸易出口总量不大,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都不尽合理,需要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东盟国家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产品出口相似度指数以及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与东盟四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中国与泰国产品出日结构最为相似,但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在出口结构上有很高的趋同速度。同时,中国显性比较优势产品过于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这一点与印尼相同。最后本文给出了中国出口结构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