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江位于江苏省最南端,地处苏浙沪交会处,全市户籍人口79.3万.面积1093平方千米。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8亿元、全市财政收入110亿元,同比增长23.4%、33.6%、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11285元、22027元,同比分别增长12.5%、12.3%。社会事业同步发展,相继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20多项国家级城市荣誉称号。2006年成为全省首批全面小康达标的县级市。  相似文献   

2.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0,(4):F0002-F0002,1
张店,镶嵌在齐鲁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淄博市的中心城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和科技中心,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东省最佳投资城市。全区总面积24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1.73万人。城镇化水平达89.97%。  相似文献   

3.
王万军 《中国经贸》2008,(17):52-53
中国正在向世界旅游强国的行列快速迈进,入境旅游逐渐成为中国旅游发展的战略重点。举世瞩目的2008北京奥运会很好地向世界传播了中国旅游新形象,尤其是传播中国的文化.这将使中国旅游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浪潮。从国际旅游营销的角度看.北京奥运会主要传播了中国的国家旅游新形象。我们必须接受一个现实即绝大多数外国游客对中国旅游城市知之甚少.我们必须努力提升他们对中国旅游城市的认知度和兴趣度.使外国游客产生来中国旅游的强烈感情和积极意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遵化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大力实施“旅游突破”战略,并明确提出了“山水园林城、文化旅游城、新型工业城”的发展定位,超前规划,精心建设,高效管理,努力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后发优势。2007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达230.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35亿元,成功晋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2008年1-8月份,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达18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16%,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围绕打造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城市发展目标,加强政策引导,优化环境秩序,加快转型升级,推动旅游产业实现持续稳定增长。2013年,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629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37亿元,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11.7%,在全省旅游业的“龙头”地位更加巩固。  相似文献   

6.
王新建  宋立群 《中国老区建设》2007,(11):F0002-F0002
为提升城市品味,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空间,1998年舞钢市委、市政府确立了把舞钢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工业生态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11月,又作出了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决定。2003年,再次确立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奋斗目标。几年来,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钢城初步达到合理布局,三季有花、四季碧绿的园林绿化标准,[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青州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面积1569平方公里,人口91.8万,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县、全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先进单位、山东省经济30强县(市),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列第71位。近年来,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经济》2009,(6):12-15
烟台市旅游业的发展是令人瞩目的。“山海仙境·葡萄酒城”的旅游城市形象品牌深入人心。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和全国旅游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烟台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381.1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28.46亿元,同比增长17.31%和22.6%。其中入境旅客35.21万人次,创汇2.67亿美元,同比增长14.55%和16.39%。在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组织的2009年度全国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中,烟台名列第23位,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化旅游城市和国内外著名休闲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9.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3,(9):F0004-F0004
威海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三夏无酷暑,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荣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群”、“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被海内外朋友誉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品牌活动各具特色。推出了“春登山、夏赶海、秋采摘、冬赏雪”乡村四季游线路。形成了渔家体验、休闲度假、运动养生、森林人家、农耕文化等多元发展格局,推动全市旅游产业转型跨越、傲大做强。  相似文献   

10.
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地处粤桂琼三省(区)交汇处,东濒南海,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西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2010年,全市面积1.32万平方公里,全市人口777万人。辖3市、2县、4区,拥有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6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试验区、工业区)。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沿海城市、中国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商业百强城市、中国最具特色金融生态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城乡建设范例城市、中国十大绿色城市、中国十大休闲城市、中国海鲜美食之都。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正在向世界旅游强国的行列快速迈进.入境旅游逐渐成为中国旅游发展的战略重点。举世瞩目的2008北京奥运会很好地向世界传播了中国旅游新形象,尤其是传播中国的文化,这将使中国旅游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浪潮。从国际旅游营销的角度看,北京奥运会主要传播了中国的国家旅游新形象。我们必须接受一个现实,即绝大多数外国游客对中国旅游城市知之甚少,我们必须努力提升他们对中国旅游城市的认知度和兴趣度,使外国游客产生来中国旅游的强烈感情和积极意愿。  相似文献   

12.
专家指出,北京作为中国首都,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不是世界的政治中心。所以,北京要做世界城市,只能以文化立市。文化立市里面,旅游自然是重中之重。北京市旅游局公布的《世界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比较研究》认为,旅游产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城市"的重要支撑,是源于旅游产业独特的自身优势。该报告称,旅游是世界城市扩大消费的重要动力,发达的旅游产业为世界城市带来了旺盛的旅游消费,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据统计,巴黎是世界旅游收入最高的城市,每年的旅游外汇收入占法国全国的一半以上;伦敦的旅游产业一直是仅次于金融服务业的第二大产业。同时,旅游产业也是世界城市  相似文献   

13.
东营区是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东营市的中心区,是胜利油田所在地,是著名的吕剧故乡。近年来,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在东营融合交汇,特别是随着全省城市旅游开发建设战略决策的实施.东营区城市旅游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4.
城市旅游作为旅游产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亦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关键领域。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面临社会主要矛盾变迁、日常消费理念更迭、生产生活方式嬗变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和挑战,亟需理念重构和实践创新。本文总结归纳了新时期城市旅游发展呈现的新趋势,提出以幸福、协同、普惠、创新、民主、绿色的发展理念,从幸福评价、全域联动、精益服务、文化创新、协同共治、绿色转型六个方面施力,以实现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经济》2007,(11):86-87
享有“浪漫之都”美誉的大连,依山傍海.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城市功能完善.人文景观丰富.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2007年2月,国家旅游局和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将大连市命名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大连市政府和大连市旅游局高度重视全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依托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金字招牌.开发出众多的旅游精品.在秋冬季节推出了内容丰富的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16.
以江苏城市为样本,在解析江苏城市旅游演艺产业发展资源基础上,剖析产业开发的实践,透析江苏城市旅游演艺产业发展特征与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产品创新战略、品牌战略、企业融合战略、资本战略、人才战略五大发展战略,以推动江苏城市旅游演艺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承德自然风光秀丽,历史文化久远,是国家首批确认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近年来,承德旅游业在市委、市政府"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思路和"旅游旺市"方针指导下,不断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工作力度,着力开拓客源市场,打造承德旅游整体形象,承德旅游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2月9日,“第一届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评选结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揭晓。马鞍山以其城市功能的日趋完善、经济发展的领跑优势、社会和谐的交响乐章、日益优化的投资环境喜获“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称号。在此之前,马鞍山还荣获了“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作为提供会议和展览综合服务的产业——会展业,在我国大中型城市尤其是一些省会城市得以迅猛发展。作为经济强省、市场大省的浙江.会展业正以年均20%—30%的速度增长.有效地扩大了浙江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也带动了商贸、旅游、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了浙江城市的外在形象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旅游中心定位及其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定位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命题,本文对城市定位旅游中心的必然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城市三大市场层面:居民、投资者、旅游者进行比较提出旅游经济带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意义,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中国城市发展旅游中心的三个类别、四种形态,并分别明晰其各自演进发展模式。以地方文脉、资源条件、区位因素、战略管理4大方面的内容为基础,利用模糊曲线方法确立竞争力指数,并对43个案例城市进行分析,从而建立中国城市旅游发展的竞争型空间格局,并对城市定位旅游中心的演进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最后针对中国城市定位旅游中心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