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别找不着北     
梁小民 《英才》2005,(9):21-21
我特别喜欢崔健的两句歌词:“走过来走过去找不到根据地,一边走一边想领袖毛主席。”我觉得许多成功的民营企业正处于这种找不到北的状态。刚开始做企业时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反正什么赚钱做什么.好在当时市场机会多.做什么都赚钱。经过这些年的  相似文献   

2.
潘璠 《数据》2011,(10):1-1
一首苏格兰民歌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我走遍海角天涯,总想念我的家”。一首京味儿歌曲中有这样一段歌词,“走遍了南北西东,也到过了许多古城,静静的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北京有我的家,我的家在北京。  相似文献   

3.
是什么改变了邻里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滔滔不绝的王老伯在说起当年往事的时候一直在摇头,最后他说了一句:我不太喜欢现在这样的生活,觉得没什么人情味了。大伯朴实的言语是很令人思索的。到底是什么改变了现在的邻里关系,使得“远亲不如近邻”的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远?带着邻里亲情为何缺失的疑问,我们先后走访了社会学、心理学、建筑学方面的专家,试图去寻找一些缘由。  相似文献   

4.
石齐平 《中外管理》2008,(12):46-48
21世纪的“1929” 我们必须先看看当前的国际形势,才能看清楚中国在这样形势中它的处境,以及未来的方向。 曾担任美联储主席17年、备受好评,但是现在又备受指责的格林斯潘,对整个形势的观察和敏感度超过一般人。他从去年年初开始,就预感到美国经济可能会出现比较令人担心的变化,到了最近两三个月,形势迅速恶化,他讲了两句话:这是“我进入职场以来没有见过的最大的金融危机”;还有一句:“百年一遇”。  相似文献   

5.
一位是厌烦别人称他为“教父”,现今仍坚持艺术创作的“中国摇滚教父”崔健,一位是活跃于互联网界,又特立独行的当当网总裁李国庆。3月22日,两位在北京开始了一段对话——艺术与商业的对话。其实,更为准确地说是同一时代人有关人生的对话。  相似文献   

6.
朱雪尘 《英才》2004,(7):82-85
“你先不要录音。”这是天津滨江商厦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邵凯见到记的第一句话,“滨江商厦有限公司现在正在进行改制,我们无可奉告。”记再三追问.邵凯不得不冒出一句解释:“现在正在对资产进行评估,我们连自己未来归属都不知道.其他的更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7.
微博观     
《中国企业家》2010,(12):129-129
俞敏洪V:我们曾经被人看轻过,我们很多人现在还在被人看轻,但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个势利场,我们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不顾别人眼光,我活着我自在,这是超人;另一条是通过自己努力获得不被看轻的地位。就像《海阔天空》的歌词:“谢谢你们曾经看轻我,让我不低头更精彩的活”:我们是常人,就让我们不低头吧。  相似文献   

8.
蒋廷松 《乡镇论坛》2008,(29):38-38
黄大嫂的两个儿子有出息,都进了城,一个办起了遮阳帽厂,另一个开了家雨伞厂。但此后,黄大嫂一直忧心忡忡,日子一久,便病倒在床上。村里的乡亲知道黄大嫂的病因后,便去为黄大嫂解忧。邻居羡慕地对黄大嫂说:“黄大嫂,你真是好幸福啊!”黄大嫂说:“我有什么幸福的,我都快要忧愁死了!”邻居说:“我就不明白了,现在你两个儿子都成家立业了,还有什么可愁的?”  相似文献   

9.
未来30年中国需要什么来支撑和创造?这是摆在很多中国企业家面前、包括创业者面前的一个问题。根据发达国家走过的一些路径来看,我们现在需要从投资拉动转向人才拉动,需要从一个低成本的“中国制造”走向高效率的“中国刨造”,这个目标必须要依靠人才来支撑,其中创业人才的重要性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未来全球经济的六大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稻葵 《中外管理》2009,(12):68-69
后危机时代脚步越来越近的时候,企业界、政府、学界应该关注什么话题,应该做哪些方面的战略准备。 我想讲三个部分:第一,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金融可能出现哪些特点?第二,从金融危机爆发到现在,中国经济的走势如何?未来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变化?第三,在前两个主题的前提下,企业界做什么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11.
冯晞 《企业家信息》2012,(2):117-118
前几天,在杭州萧山机场看到浙江大学管理学院EMBA招生广告的宣传语:“培育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健康力量!”我看后一头雾水,驻足自问:什么是健康力量?这力量营销好使吗?就是这句宣传语,引起了我对国内商学院营销之道的种种思考。  相似文献   

12.
我记得在我刚上大学的时候,流行崔健的摇滚,一块红布、一把吉他,一首"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陪伴我们度过了激情洋溢的八九十年代.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和我身边的很多朋友们开始或下海、或创业,带着满腔的热忱投入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中.  相似文献   

13.
杨光  王立 《中外管理》2006,(10):92-93
尚需观望的未来 在采访中,曾有玉柴员工这样对本刊评价两任董事长:“没有王建明,就没有玉柴。新任董事长来了后,我们现在更累些。但看来,他也是干实事的人。”  相似文献   

14.
金错刀  曾兰 《中国企业家》2008,(11):64-64,66,68-70
“公司必须增长,但是以错误的方法寻求增长比不增长更糟糕。”哈佛商学院创新管理大师克里斯滕森的这句提醒,放在中国更加让人胆战心惊。什么是正确的高增长?谁是真正代表未来的新兴力量?这是《中国企业家》杂志一年一度的“未来之星——最具成长性的新兴企业”所要着重回答的。  相似文献   

15.
思考未来和思考现在相当不同,甚至可能矛盾.我们举一些例子,来说明用未来的眼光来看世界,会有什么变化.你今天中午准备吃什么?用现在的观点看,你会考虑吃汉堡.而用未来的观点看看,对身体真正健康的东西,那样才能让未来的你更满意.  相似文献   

16.
“我们还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公司” 《中回企业家》:了解“好孩子”的人,都认为“好孩子”是一个很优秀的公司,你自己怎么看? 宋:我们现在想的是,假如公司没有国界的话,那我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公司。换句话说,我把我的公司放到美国去跟那些大公司比,我什么也不是。真的是这样的,着急死了。  相似文献   

17.
《新前程》2007,(5):I0019-I0023
“把有嫌疑犯都集中在一块”,这是电影《卡萨布兰卡》中宪兵下达命令时的一句著名的台词。通常管理层在组建团队或项目小组时,通常也会采取这样一种逻辑。他们经常会这样说:“嘿,把我们最好的几个智囊凑在一起商量一下不就解决了嘛!”或者“关于这事,谁可能了解些什么情况,我们派他去解决不就得了!”。  相似文献   

18.
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类询问:“他们什么时候才会解决问题?”“他们什么时候才会反馈信息?”“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提供开展工作所需要的材料?”当然,也会有另一种思考:“我能提供什么解决方法?”“我如何以更加合理高效的沟通方式获取信息?”“我该如何取得开展工作所需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两种错误”不能犯每个人都有对未来的期待,有对未来事业、成就和幸福的追求。面对未来时,我们最容易犯两个错误:一个是觉得自己这辈子不会有大的作为;另一个是料定别人不会有作为。我在北大的时候就犯了第一个错误:我断定自己这辈子基本上没有什么出息,因为我的父母都是农民,我长得太难看了,根本就没人看得上我等等。断定到最后,我变得非常郁闷,  相似文献   

20.
王勇 《中国企业家》2009,342(13):92-93
“可以这样理解:茁壮就是数字电视领域的微软。不过,我认为微软并不成功,所以未来茁壮不会像它那样发展。”技术出身的企业家多半拙于言辞,茁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徐佳宏却是个例外。尽管公司看起来颇为“土气”,徐本人的穿着打扮也像极了广东大排档的青年掌柜,但仅凭见面的第一句话,他就成功地“雷”住了记者。当然,他没忘记补充一句:“我们没有微软那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