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路上.用我心灵的呼声;在路上,只为伴着我的人: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只为温暖我的人……这是央视《赢在中国》的主题歌。《中国总会计师》杂志的横空出世.不知摇曳了多少读者的心田。它在向外界昭示:梦想创造未来。  相似文献   

2.
很喜欢CCTV—2《赢在中国》节目中的那首主题歌《在路上》: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心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因为喜欢这首歌,开始喜欢上这档节目。同超级女生一样,这一大型励志节目也标志着全民选秀时代的再度来临,同时它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它从这个时代人们内  相似文献   

3.
这年头儿,有人一提起贾宝玉就一脸鄙夷,有人一提起林黛玉就满眼不屑,可我喜欢《红楼梦》,刻骨铭心,骗不了人。谁真懂得宝玉呢?那般诚挚地关怀着,天地间万事万物,人间有情。谁真懂得黛玉呢?碧落红尘,潸然泪下,只为今生知己。  相似文献   

4.
就做自己     
卡耐基在其《人性的弱点》一书中曾经提及:一个人最糟的是不能成为自己,不能在身体与心灵中保持自我。保持自我,需要自信,当一个人失去自信时,就没有了做自己的勇气,要么去模仿别人,要么随波逐流,彻底放弃了自我!  相似文献   

5.
贾可 《经营者》2011,(5):6-6
前些天在广州参加奥迪A8L上市活动,在发布会结束后的晚宴上,李宗盛为以“享受探索”为号召的这款豪华车献唱三首歌一《希望》、《凡人歌》和《和自己赛跑的人》。原本要走的我让这些歌留住了,而现场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享受这片刻的欢娱。  相似文献   

6.
柏柯 《审计文汇》2005,(3):45-46
一本好书能够给一个人好多启示,甚至可能改变人的一生。每个人都能随口说出一两本对自己有影响的书名。前一段时间区领导给大家推荐了《没有任何借口》《把信送给加西亚》《细节决定成败》等几本小册子,这几本书都是会给人带来好多启示,甚至可能改变人一生的好书。尤其是《没有任何借口》这本书,我看了不只一遍。“没有任何借口”体现的是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良好品质,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而借口则是拖延的温床,它的实质是推卸责任。纵观当今社会又有多少人已经把面对责任、责问时寻找种种借口(有时看似合理的借口)当作一种习惯了呢?  相似文献   

7.
在路上     
李健 《秘书》2011,(8):17-18
《在路上》是一首著名的励志歌曲,词作者是中国经济界的四位精英:蒙牛的牛根生、联想的柳传志、海尔的张瑞敏和阿里巴巴的马云。“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  相似文献   

8.
在这个北方寒冷的隆冬,我感到最温暖的事莫过于坐在桌前翻看厚厚一摞读者来信了。看着一封封鼓励的来信,我也常常会猜,写信的人是实务工作者,还是理论研究者呢?是令人尊敬的长者,还是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呢?也许,走在大街上,我们只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但是,因为有了《财务与会计》这根纽带,我们就能够成为心有默契的知己。  相似文献   

9.
在《士兵突击》里王宝强扮演的许三多曾说过:人不能过得太舒服,太舒服就会出问题。我喜欢他这句话,一直牢记。我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但我还是那个热爱生活、不服输的年轻人。,从小我的心愿就是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一个强大的人,让父母以我为荣,让亲戚朋友对我刮目相看,让领导、同事对我认可与称赞。所以我刻意不给自己舒服日子过。  相似文献   

10.
人与书     
查国 《审计月刊》2005,(9):54-54
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生在世,是一本书,这本书是有血又有肉的。人这本书,形象说来,人的外表是封面,人的心灵是内文。有的人,怪父母没有给他(她)制作精美漂亮的封面;有的人,怨父母没有给他(她)绘制精美靓丽的插图。人这本书,在我看,要靠自己来著作,其内容至少有:精神、理想、勇气、力量、智慧、聪明、心血、汗珠、成功、经验、失败、教训。正如书一样,人这本书,有的是封面与内文都尽显儒雅,比如居里夫人、周恩来;有的是封面与内文都是粗俗不堪,比如成克杰、赖昌星;有的是封面不甚起…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2011,(9)
1944年。是昆明初冬常见的那种天气.温暖而晴朗。但对于我,今天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人力车在古老的圆石子路上摇晃颠簸,它载着我去参加一次记者招待会,我,十九岁的陈香梅,算是一个女记者了。  相似文献   

12.
心灵的目送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邂逅了龙应台的《目送》,当我读到那些触动心灵的文字时,我知道我再也无法放下它。  相似文献   

13.
匆匆这年     
看热播剧《北平无战事》中朱自清先生因为拒绝美国救济粮而去世时,校园里的学生和老师不约而同地背诵起了《荷塘月色》,那一幕令我潸然泪下。想起当年自己学习《荷塘月色》、学习《背影》时候的情景,想起自己当时那么喜欢的朱先生的那篇文章--《匆匆》。  相似文献   

14.
娟娟 《成功之路》2011,(11):8-10
推开拟音棚的门,往往不知情的人会被吓一跳,刚刚结束拟音工作的这个“魔法屋”,用满屋狼藉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有趣的是,像《天下无贼》、《英雄》、《大宅门》、《三国演义》以及眼下正在热播的新版《铁道游击队续集》等国内大批优秀影视作品,就是在这里制作出来的。而就在这小小的拟音棚里,马蹄声、爆炸声、风声、雷声、雨声、火声、人踏...  相似文献   

15.
多年以前,我初踏上深圳这块土地的时候,我和身边众多的人,都把米兰·昆德拉的那本书名挂在嘴边——《生活在别处》。我们一边尽情地体会着一座无拘无束的新城,分享着它的活力,一边思念着我们的来处。  相似文献   

16.
前些时看电视剧《潜伏》,当剧情推进到左蓝牺牲,余则成在住所里手捧左蓝的遗物——一本泛黄的《毛选》,情深意切地朗读其中的《为人民服务》一文,当余则成大声读到“左蓝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她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时,我的眼眶不由得湿润了,既为这感人至深的剧情,亦为自己曾经熟读过的“老三篇”带给我的回忆与感动。关上电视。我不禁又找出父亲年轻时捧读过的《毛泽东选集》,一边重温那些成为经典的章节篇目,一边回忆起父辈们讲述过的关于学习《毛选》的难忘往事……  相似文献   

17.
孟祥海 《乡镇论坛》2011,(30):46-46
“八拜之交”的说法经常能看到,《辞源》中解释为:“旧社会朋友结为兄弟,也称八拜之交。元王实甫《西厢记》一本一折:‘有一人姓杜名确,字君实,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一提到八拜之交,朋友之间都是心中温暖,但“八拜”的意思却始终含混不清,众多的解释中还产生出一些附会的说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力量     
五年前,当我刚创办中国总会计师杂志社的时候,得到过著名会计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阎达五先生的帮助和支持。后闻他辞世的噩耗,一气呵成《丰碑》(发表于2003年《中国总会计师》11月号)来纪念他,却被人斥为借经济学家来抬高自己。作为多年的记者和新媒体人,我先后专访过习近平、周永康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出版过多部财经、管理类畅销书,自认为不需要借谁来“抬高”自己。而今,我却想借当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来“抬高”一下自己。  相似文献   

19.
名刊     
《东方企业家》2005,(4):25-25
《财富》:我所得到的最好建议,《经济学人》:间谍游戏,《商业周刊》:外包革新  相似文献   

20.
一个周日的午后,慵懒的我躺在床上。冬日的阳光,泼洒在屋子里,泼洒在我的身上。阳光是有语言的,不知谁说的这句话跳跃在我的脑际。轻轻地闭上眼睛,我在与阳光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这是一天中阳光最热烈的时刻。外面的树叶,在日渐惨冽的西风中不停的散落。阳光的照射,不能给予树叶足够的温暖,无奈的落叶,在离开树枝的最后时刻,还不忘回头看一眼养育自己的阳光。也难怪,从一点小芽,到满树葱绿,都是阳光成就了树叶的生命。生命虽然短暂的让人心痛,那哗哗的落叶,不是抱怨,而是涌自内心感激阳光的话语。这样想着的时候,阳光以特有的语言,漫过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