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贷款难、农村资金外流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农村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依赖农村金融保险体系的支持.调研结果表明:现有的农村金融保险体系从整体上已不适应农村信贷的特点和农民的金融需求,也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葛敏 《乡镇经济》2008,24(1):110-11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尤其对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发展来说,更是如此。但目前农村金融支农现状冲无法满足“三农”对金融服务的巨大需求,成为制约落后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文章试联系界首市金融服务农村的实际,分析了近年来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与发展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禹 《发展》2007,(6):110-11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初步建立了以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和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公司为主体框架的农村金融体系,金融服务“三农”的能力明显增强。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各项事业发展迅速,资金需求大量增加,多元化的资金需求日益增长,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创新步伐缓慢,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湖北省欠发达地区长阳县为样本,结合其实际情况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的现状,揭示了欠发达地区商业性金融支农功能逐步退化、农村信贷资金大量流失、信贷产品原创性少、农业保险服务不足等诸多问题。并结合欠发达地区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的要求和目标,提出了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支农作用、严控资金外流渠道、完善农村信贷产品创新机制、建立支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打破城乡二元分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长期以来,农村金融不能很好的满足农村发展的需求,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把信贷市场区分为正式信贷市场和非正式信贷市场,立足于对农村的调研结果,构建模型,试图找出农村资金外流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农村金融市场也日渐活跃起来,农业信贷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作用也越显重要。据有关资料显示,1978-2000年,农业信贷对农业产值的弹性系数为0.6662,对农民纯收入的弹性系数为0.61。由于农业生产规模小,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业贷款风险大,导致了农村资金外流比较严重,农村信贷支持量明显不足。因此,如何防范金融投资风险,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投入,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亟待解决的难题。一、成效目前,我市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市农业发展银行、市农业银行、市农村信用合作办三大金融机构,他们…  相似文献   

7.
刘香 《北方经济》2012,(13):55-56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黑龙江省原有的农村金融制度已无力承担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任务,以往完全依赖农村信用社已不能满足农户借贷资金的需求,导致农村资金供求矛盾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农村金融供给与农户资金需求不平衡造成的。为此,黑龙江省积极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8.
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以食用社为重点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逐步加快,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迄今为止,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农村税费改革,甚至成为整个农村改革最为薄弱的环节。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已严重制约着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已成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9.
社区银行——解决农村金融困境的一种可行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秀花 《山东经济》2007,23(5):111-113
社区银行是指在一定地区的社区范围内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独立按照市场化原则运营、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中小银行。社区银行有利于缓解农村地区的资金外流现象,填补因为大型商业银行的战略调整所出现的"农村金融服务缺口";其内生性使其能够适应农村地区金融需求,实现与农村地区经济的"良性互动";能够更好地解决农村信贷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社区银行是缓解我国农村金融困境的一种可行途径。在目前法律框架下,发展农村社区银行主要有三种途径:改造、新设和分立。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大部分地区农业工业化、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村农民收入来源结构以及农村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金融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文章探讨了农村金融业务发展与农民增收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了农民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的变化对“需求追随”型农村金融服务行业的具体影响。另外,也探讨了农村金融机构如何发挥“供给先导”作用,实现金融扶贫,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1.
农村金融供给与创新研究——以甘肃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村严重的资金外流,不仅是当前我国农村投融资体制所存弊端的集中体现,而且也是形成农村投资缺口和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本文以甘肃为例,在深入分析农村金融供给现状、农村金融资源短缺诱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要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创新农村金融支持体系,有效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的设想,并就具体创新的思路从七个方面作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2.
于洋  雷强 《北方经济》2015,(1):77-78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农村金融问题。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强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发展新型合作性农村金融组织、提高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为建设现代化农村金融制度指明了方向,并作出了全面部署。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总量约为15万亿元,而林毅夫测算,每年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至少有2000亿,如此大的资金需求仅靠政府供给是难以完成的,金融资金必然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来源。辽宁省是农业大省,“十二五”是全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农村和县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强有力支持。近年来,虽然辽宁不断深化金融业改革,创新金融产品,加大投融资扶持支持力度、提高金融行业服务水平。但是,辽宁城乡金融业的发展并不均衡,金融服务与软硬件的配套在农村地区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发展水平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有效需求,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制约辽宁新农村的经济建设。积极探索创新与变革之路是发展辽宁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3.
<正>一、前言农村金融就是指在农村地区,农村人口可以支配资金流通的服务,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就是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机构运行的过程中,网点布置、贷款利率等都是其中重要的工作内容,但目前仍然存在部分发展问题有待解决。部分农村地区机构网点较少、资金外流严重、贷款门槛较高、不良贷款严重等问题普遍存在。二、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金融服务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存在的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即金融服务不足、金融供给不足、服务水平低、制度不完善以及民间金融无序发展,这个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因此,从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出发,探寻相应的对策,促进符合农村地区金融体系的发展,为农业产业发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资金供给,是当前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业生产经营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尤其是目前农业资金的严重缺乏已组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解决农村金融的突破点在于对农村信用社和农村金融体系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四川省旺苍县不断创新农村金融组织,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互助资金为平台,衍生农村扶贫小额贷款、农村小额保险两大体系,并与农业保险链形成“农民脱贫有资金、农业受灾有保险、人生意外有保障”的农村创新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涓涓细流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活水”.激活了农村发展潜力,增强了农村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17.
农村金融具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功能。“十二五”规划要求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就需要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有效率的农村金融服务对于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农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发达程度较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要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就必须促进农业发展,维持农村稳定,促使农民增收。在现阶段,只有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尽量满足农业、农村及农民的金融需求,保证充足的资本供应,才能逐步解决“三农”这一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快讯》2013,(34):39-41
守着年年丰收的土地,却无法将其变为农民可利用的融资渠道,这是多年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要想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盘活农村“沉睡”的土地资产,打通农村金融“血脉”,让资金进入农村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我市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仍存在一些问题。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应采取“调整农村营业网点布局和信贷结构,创新信贷产品,完善农业保险”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