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祝君 《时代经贸》2007,5(11):202-203
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辽宁省于2004年实现了省内乙醇汽油的封闭运营,本文通过近几年乙醇汽油的使用经验,归纳总结出一些乙醇汽油在实际使用中的特性,供广大驾驶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3月1日扩大车用乙醇汽油试点施行税收优惠政策国家税务总局等8部委发出通知,为改善汽车尾气排放和大气环境质量,开发石油替代能源,决定在中国部分地区开展车用乙醇汽油扩大试点工作。其中,车用乙醇汽油扩大试点期间的税收优惠政策如下:对国家批准的吉林燃料乙醇  相似文献   

3.
在资料表明,我国石油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16,我国原同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开发生产汽油替代产品势在必行。从乙醇汽油的发展历史看,燃料乙醇作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其发展的背景和动因都源于缓解能源危机压力,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减入环境污染。2002年6月以来,我国开始在一些城市试点销售乙醇汽油,今年国家八部委联合下发文件要在包括黑龙江省在内的多个省份推广乙醇汽油,下面笔者浅析一下乙醇汽油在黑龙江省推广使用前景。首先,推广乙醇汽油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4.
祝君 《时代经贸》2007,5(11X):202-202,203
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辽宁省于2004年实现了省内乙醇汽油的封闭运营,本文通过近几年乙醇汽油的使用经验,归纳总结出一些乙醇汽油在实际使用中的特性,供广大驾驶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消费大幅增加,尤其是生产能源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已经超过了总能源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大量的能源消费,所带来的碳排放问题不容忽视.与此同时,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采用的是投资拉动型和出口推动型.尤其是出口贸易额的年均增长率,已经超过了GDP的年均增长率.本文利用多元协整理论,在分析我国1980-2008年的能源消费与出口额二序列各自的特点基础上,进行了序列间协整关系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能源消费与出口额之间存在着包含其一阶滞后项在内的多元协整关系,能源消费本身有一种前向的自我推动力,而出口在对能源消费有着正向影响的同时还存在一种负向的反馈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改善我国能源消费和贸易结构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一是可以缓解石油资源短缺。我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二是可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乙醇汽油是一种清洁型环保燃料。三是为过剩的粮食找到出路,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7.
中部地区是我国的人口大区、经济发达地区以及重要能源基地.本文选取我国中部6省1988~2006年的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该地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资本存量以及劳动力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能源作为一种必需的生产要素,对实现中部崛起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丁文广  于娟  卜红梅 《经济地理》2007,27(6):1025-1029
应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以甘肃省的能源资源数据为基础,分别分析了矿物能源和生物质能源资源禀赋与贫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矿物能源资源禀赋与贫困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生物资源禀赋与贫困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不合理的能源政策体制是决定能源资源禀赋与贫困之间相关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能源市场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基于这一背景,从金融危机后中印能源发展现状入手,对比分析了中印能源之间的竞争和合作,从而得出了加强彼此务实合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开发生物能源在全球都方兴未艾,然而,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开发生物能源大多以玉米、甘蔗等作物为原料。对于粮食长期匮乏的非洲而言,人们不得不认真考虑开发生物能源与解决粮食安全之间的利弊均衡关系。在对非洲生物能源发展概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非洲发展生物能源的益处与弊端。最后提出了非洲平衡生物能源发展与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国内玉米期货的能源属性,从协整模型的角度分析发现,中美玉米期货都不具有能源属性.但国内玉米期货对美盘的连动效应明显,协整实证发现,美玉米期货对国内玉米期货的价格弹性为1.34,远大于国内玉米对美玉米期货的价格弹性0.65,前者是后者的大约2倍,说明当前国内玉米期货还不是国际期货的主导力量,需要加强期货市场建设,增大国内玉米期货的影响力,取得国际玉米的定价权,以保障我国利益.  相似文献   

12.
汽车运输要克服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三个对策:一是使用作为清洁能源的车用乙醇汽油和天然气为燃料;二是采用科学的组织管理方法,提高运输效率,减轻环境污染,三是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系.开展反向物流服务。  相似文献   

13.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反映了一个国家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文章选取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这一指标对环渤海地区各省市能源消费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别从工业能耗和生活能耗两方面比较了环渤海地区内各省市的能源利用水平,结果表明环渤海各省市能源利用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和山东,并分析了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相关的文献的最新研究进行梳理,从能源经济区域范围共同发展、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影响能源经济发展的全要素分析、能源发展关联关系与替代关系分析与能源、经济增长的波动效应建模分析这五方面进行研究综述,认为能源消费、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是一个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系统,必须综合研究这三者的动态机理.  相似文献   

15.
夏斌 《经济论坛》2007,(21):25-26
一、研究背景 经济学理论确认,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具有高度相关性.在西方国家,早期的研究发现经济与能源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因果关系.近年来,因果关系研究方法逐渐被应用到亚洲国家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中,Glasure和Lee利用Granger检验方法发现了新加坡能源消费对GDP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6.
能源话题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话题.文章提出的汽车风电能源是一种新型能源,是能源开发利用的一种创新形式,笔者以一管之见,抛砖引玉,提出其产业化构想,希望引起国家相关部门对这一新领域的新型能源高度重视,也许能为迟早到来的世界性能源危机提供中国特色的化解之策.  相似文献   

17.
刘江华  邵帅  姜欣 《财经研究》2015,41(2):111-122
加速推进城市化和实现能源总量控制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任务,但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矛盾.文章试图通过国际比较的视角来揭示城市化发展对能源消费产生的影响及中国现实.基于62个国家和中国30个省份的混合面板数据,在STIRPAT模型框架下,就国际和国内的城市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比较考察,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对我国2020年的能源消费情况进行了情景分析.研究表明:无论是从国际经验还是从国内现实来看,城市化与能源消费之间均呈现出显著的倒U形关系,这意味着城市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随着不同的城市化发展阶段而有所不同;而且,中国的能源消费对城市化的弹性系数要远大于国际水平.情景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无法同时实现城市化与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双重目标,只能通过调整能源结构的方式来协调这一“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非参数前沿方法,对中国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行业能源效率普遍偏低,而且能源与资本、劳动之间的替代效应微弱.这主要是由工业化进程中所形成的刚性高耗能技术结构所导致的.从长期看,技术进步和能源价格对提高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这意味着节能减排的重点必须立足于长期,进一步推进能源价格改革,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弱化长期以来形成的高耗能技术结构.  相似文献   

19.
能源消费、结构突变与中国经济增长:1952-2005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师博 《当代经济科学》2007,29(5):94-100
能源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必要支撑,但是在理论上,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明确.本文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结合结构穿变分析,实证检验基于生产函数的能源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大跃进"的终结与大庆油田的量产,引发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的变迁,导致1961年能源消费也现结构突变.这使得1952-2005年能源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1962-2005年二者间具有协整关系.在短期能源消费内生于经济增长,长期中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变动的诱因.需要指也的是,如果忽略产业结构的影响,会低估能源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通过对中国1978-2010年的能源消费和GDP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分析,发现中国GDP和能源消费数据是一阶单整的,存在协整关系,并表现为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能源消费并不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强外生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