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是新阶段中国农村改革的总体方向.认真分析农民工市民化障碍提出相应对策,对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是新阶段中国农村改革的总体方向。认真分析农民工市民化障碍提出相应对策,对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是新阶段中国农村改革的总体方向。认真分析农民工市民化障碍提出相应对策,对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前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是实现人口城镇化的有效途径。采用分类汇总的方法核算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各类成本,并将农民工公共租赁住房的隐性成本引入成本核算中。研究发现,住房成本是当前农民工市民化政策推进的主要障碍,并且大中城市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存在显著差异,大城市房价过高,因此应大力引导农民工向中小城市落户。  相似文献   

5.
从农民工市民化的“作用力”的视角分析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以此构建分析框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对数回归分析方法对各因素进行定量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增加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创新户籍制度改革、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是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3,(25):276-278
在加快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农民工全面市民化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关键。本文以河北省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基于石家庄、邯郸、唐山、秦皇岛四地的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得出社会保障不全、生活成本高、户籍制度限制和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是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外在体制因素及其影响,本文认为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工资制度是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体制障碍,并提出破除体制障碍、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户籍制度改革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城镇化质量提升的重要障碍。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核心,而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则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前提条件。为此,要按照"统一户籍、普惠权利、区别对待、逐步推进"的思路,标本兼治、长短结合,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  相似文献   

8.
正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是当前以及未来较长时期城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了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具体要求。根据国家统计局监测数据,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数超过2.6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超过1.5亿人。在现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绝大部分农民工尽管在职业上实现了非农化,但在户籍  相似文献   

9.
户籍型市民化与常住型市民化是农民工城市发展的两条基本路径,户籍型市民化在实践进程中面临农民工户口迁移意愿不足、经济收入低下、户籍供给与需求出现错位、与户籍制度改革方向相悖、可能带来城市贫民窟等困境。漂隔型农民工可采取常住型市民化的城市发展路径,以权益维护为核心,注重人的现代化,走深度城市化之路。  相似文献   

10.
公共服务等值化建设与农民工——核心制度与推进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户籍制度及其衍生的配套政策造成了农民工不能享有与市民同等的公共服务。然而,由于积淀在户籍制度上的次生制度太多,有的已固化为社会现实,当前取消户籍制度的社会和经济成本太高,且对农民工公共服务等值化建设无实质性利好。农民工最大的问题是无力应对市场和城市生活风险,这是他们能否长期留在城市和实现市民化的关键。就此而言,农民工公共服务等值化建设的着力点并非户籍制度改革,而在于建立和完善其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对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具有较强烈的需求。但是由于农民工信息获取;暮道狭窄,导致其对职业技能培训相关信息缺乏了解。因此,应该注重对农民工的信息服务,引导和鼓励企业对农民工进行培训。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对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具有较强烈的需求。但是由于农民工信息获取渠道狭窄,导致其对职业技能培训相关信息缺乏了解。因此,应该注重对农民工的信息服务,引导和鼓励企业对农民工进行培训。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住房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农民工住房问题的研究,首先基于对农民工概念的界定,界定的关键点应在于农村户籍身份和所从事工作的非农业生产性质,不宜加入在劳动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收入来源等判定标准。国外的研究中,没有与农民工完全相同的概念,研究成果中具有参考意义的是对移民工人、城市贫民住房问题的研究,因而可借鉴性有限。国内的研究中,多侧重于农民工住房及住房政策的现存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研究方法以个别城市的定量分析,以及逻辑推演的定性分析为主;结论建议集中于将农民工的住房保障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尚欠缺从统筹城乡的视角对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继续教育的迫切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妍 《价值工程》2012,31(6):166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经济水平的提高,大批农民工从农村来到城市打工,而这批整体受教育程度低和劳动技能不高的劳动力,在城市的发展的领域日趋变窄,无法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需要对进城后的农民工开展继续教育培训,从文化教育及职业技能方面开展教育培训,提升农民工的人力资本,从而使农民工更好的在城市生活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康彩霞  王宏 《价值工程》2010,29(11):225-225
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阐述了我国现存的医疗保障模式的现状,并从农民工投保意愿角度着手,探讨了建设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选择研究。  相似文献   

16.
曹宇  曹一杰 《价值工程》2014,(32):193-194
同乡聚集现象在移民当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中国传统的高整合度正在以"同乡聚集"的方式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模式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特别体现在农民工经济、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市民化发展,只有对同乡聚集的效用进行有效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同乡聚集的优势,减少同乡聚集的负面效应,才能真正有的放矢的实现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同乡聚集的科学引导。从而做到增加农民工生存幸福感,实现当代农民工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7.
This conceptual article contributes to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the neo‐institutional theory literature by identifying and analysing the linked rules, values, norms and patterned practices that surround and structure the way rural migrant workers are treated in urban areas of China in terms of Scott's integrated model of institutions. It argues that these hukou‐based rules, values, norms and patterned practices that discriminate against rural migrants can be considered to be a unique institution — the institution of hukou‐based social exclusion (IHSE). IHSE has dominated Chinese urban society for 3 decades and significantly shaped the lives of millions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the character of contemporary China and the nature of managerial practices among Chinese firms. This is the first article to examine the social exclusion of rural work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o‐institutionalism, providing the first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regulative, normative and cognitive dimensions that together socially exclude migrants in urban areas of China. It presents a holistic picture of the newly identified institution that offers new insights into China's urban society and management, and a new starting point for research.  相似文献   

18.
王勇 《价值工程》2012,31(20):321-323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新生代农民工既是我国城市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主力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对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城市适应的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只有适应城市文化,才会最终完成自己的角色转变,真正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9.
“双转移”趋势与城镇化模式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浩  郭力 《城市问题》2012,(2):71-75
基于近年来产业梯度转移加速及劳动力回流中西部就近务工的趋势,指出中国的城镇化应当重视发挥劳动力的驱动作用,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推动力度及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中西部要立足于延续和扩大劳动力比较优势,以承接、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与传统服务业来加快城镇化;东部应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与高附加值产业,以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城镇化质量,最终形成我国"雁阵模式"的工业化与城镇化格局。当前重点是将中西部中小城市快速扩张为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发挥其在分散型城市群战略中承上启下的集聚效应与辐射作用。同时指出应积极探索户籍、社保、住房制度改革,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及人口实质性城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青年农民工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大潮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大背景之下,其生存和发展状况日益受到社会关注。运用幸福感指数量表及SPSS15.0,对山东省威海市220名青年农民工幸福指数进行测算及对其幸福指数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青年农民工整体上对目前生活的满意程度不高,这与工资收入、工作时间、婚姻状况等密切相关,而与性别、文化程度、变动工作次数等因素相关性不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