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全国人民正在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开展一场学习“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活动:作为财富的拥有者,对于孰荣孰耻,心中是否也应有一杆秤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法令孰行?兵法孰强?士兵孰练?赏罚孰明?吾已知胜负矣。"——《孙子兵法》与成长中的中国商业银行而言,外资银行的价值始终是多元的:它是抢滩市场的竞争者,又是衡量  相似文献   

3.
新<破产法>迟迟未能通过其原因在于两处根本分歧:一是职工劳动债权与抵押债权在破产清算顺序中孰先孰后;二是破产管理人是由债权人委员会任命,还是由法院任命.  相似文献   

4.
黄晓燕 《会计师》2009,(2):16-19
<正>存货期末计价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对期末存货计价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Lower of Cost or Market Value,简称LCM),另一种是以英国为代表的对期末存货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Lower of Cost or Net Realizable Value,简称LCN)。目前对于期末存货的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国家除了英  相似文献   

5.
EVA作为一种衡量企业绩效的指标,其与传统会计利润指标在评价企业价值方面的优劣已成为国内外学者争论的焦点。文章通过对国内关于EVA和传统会计指标绩效评价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综述,得出结论:对于EVA与传统绩效评价指标孰优孰劣尚未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6.
刘成民 《理财》2011,(5):73-74
随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两项改革的结合方式,是当前财政领域改革的热点话题。如何结合,孰重孰轻,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关乎两项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两者结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7.
并购融资方式的选择一直是企业进行并购首要探讨的问题,国际上通常运用债务融资、权益融资和混合融资方式。什么是债务融资?什么是权益融资?什么是混合融资?利用它们进行融资的资本成本孰高孰低?笔者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和比较分析。一、融资方式简述(一)债务性融资方  相似文献   

8.
从会计职业看,日常情况下,会计业务的发生与处理离不开沟通.会计人、会计部门需要与内外部门与单位形成一种围绕企业主体的互动行为,这种双向关系并不是谁主谁次、孰优孰劣的定位,特殊情况下,更加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一个成功的会计主体机构肯定不能局限于会计凭证、账簿与报表层面了.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贷款难,是当前我省社会各界议论最热门的话题。中小企业贷款难,难在何处?企业抱怨银行贷款门坎高,银行埋怨企业自身条件差,孰事孰非,银企双方各持已见。为了客观公正地正视这一问题,最近笔者深入到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进行了一番深入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徐义国 《银行家》2006,(12):39-41
日前,中国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将如期兑现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的承诺。《条例》的颁布使得关于中国银行业开放问题及中外资银行竞争的讨论更趋白热化,倚仗本土地利的中资银行与秉承先天优势的外资银行在未来的竞争中孰胜孰负,一时间成为业界和热心人士关注的焦点所在。  相似文献   

11.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一直是各国政府以及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目的是找到一种适合本国国情的高效管理体制,其中财政集权与分权是其研究的重点。本文从蒂博特模型的局限性分析入手,指出目前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已不是集权与分权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如何找到一个逼近二者最佳协调区域的联结点。  相似文献   

12.
产品多了,是好事,这样在选择的时候就有了货比三家的余地,但自然也有了孰优孰劣的取舍之忧.面对各家公司看起来差不多的保险产品,该如何比较呢?  相似文献   

13.
近期,有关互联网金融产品与传统银行金融产品的争论比较激烈,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与传统银行金融产品孰优孰劣,学术界和实践领域的工作者争论不一,笔者对两种金融产品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比较,对传统银行如何利用互联思维解决目前存在的发展障碍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推动我国金融创新提供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4.
住房制度改革要形成租买并举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住房商品化的实现形式既可以出售也可以出租;我国现阶段住房出租与出售孰主孰次,可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租赁是解决目前商品房供求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1个数据和100万个数据的力量孰大孰小?这里可以做一个分析:假如我们彻底湮没在100万个数据的海洋里,无法辨别数据的真伪和价值,其意义何从谈起?  相似文献   

16.
我们实验在小学一年级正负对教,用算盘和加减计算尺作教具(可说是中西结合),加减联系着正负。例如,+3与-3的拨珠,向梁或向框而已,用计算尺,向右向左数数而已,区别不出孰难孰易。这样,既解决了概念问题,又解决了计算问题,比只教正数理解得透彻而且计算方法更灵活。  相似文献   

17.
金未 《上海会计》2003,(8):62-62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及有关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应对资产计提八项减值准备。涉及到的资产项目、计价方法及计提减值准备使用的资产备抵账户和相应的损益账户可归纳如下:资产项目 计提减值准备的方法 资产备抵账户 损益账户短期投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投资收益应收款项按估计坏账率计提坏账准备管理费用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存货跌价准备管理费用法长期投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投资收益孰低法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营业外支出孰低法在建工程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在建工程…  相似文献   

18.
短期投资估价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大连杨晓南贵刊1994年第5期《试论谨慎原则在股份制企业中的运用》一文的作者认为:“在短期投资中采用历史成本与市价孰低的方法来计算短期投资的帐面价值。如帐面价比市价高,就可按市价来作为帐面数,差额作为投资损失。帐面数比市...  相似文献   

19.
王莉  佘德容 《浙江金融》2007,(7):61-61,47
关于市场主导型融资模式和银行主导型融资模式孰优孰劣的争论已经持续了近一个世纪,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从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加深。我们对中国浙江省四个地区的50多家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进行  相似文献   

20.
机动车辆及第三责任险是否实行强制保险在理论上有争论,在实践上有差异,在立法方面也有区别。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孰利孰弊?作通过调查,得出实行机动车辆第三责任强制保险势在必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