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商》2015,(47)
旅游产业的发展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也能为旅游产业提供支撑。本文以江西省为例,通过耦合模型计算江西省2012年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得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良好协调发展地区有南昌市,九江处中级协调发展,赣州、吉安、上饶市处于初级协调发展,景德镇和宜春两市勉强协调,萍乡市濒临失调发展,鹰潭和抚州轻度失调,而新余市处于极度失调发展,并给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2.
赵彤 《商场现代化》2012,(30):99-100
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分析了区域旅游合作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为发展各自孤立、合作力度不够紧密、呈现分散局面,以致于没有形成规则合理统一的区域旅游一体化市场;以旅游资源、形象品牌、市场定位、各地政策间的冲突为例,论述了区域旅游合作中各利益相关主体间的利益冲突,对于各利益相关主体间的冲突根源做出了进行了简要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各地政府间协调机制、政策规章协调机制、行业组织协调机制、企业间协调机制的制度性框架内容及所涉及协调解路径所应遵循的具有约束力的法则。  相似文献   

3.
经济学理论和历史事实证明,“市场协调”和“政府协调”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两种手段、两种机制。市场协调是基础,政府协调是补充,它以市场协调为对象,弥补市场失灵。两种协调机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口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本文通过构建人口与区域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协调度及协调发展水平模型,以广东省四大区域为例,对人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广东省四大区域中珠江三角洲处于人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类,东翼和山区处于过渡发展类,西翼则为不协调发展类。  相似文献   

5.
旅游经济对生态环境具有促进和胁迫效应,而生态环境对旅游经济也具有承载和制约效应。本文以党的十九大关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为指导,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005-2015年黑龙江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动态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黑龙江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函数和综合发展指数均呈现出波动上升,耦合协调度表现出稳步上升趋势,协调等级逐步提升,耦合协调关系密切;在空间上,各区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函数、耦合协调度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不协调区域的内部发展差距在扩大,各个区域协调发展空间演变的基本格局变化不大。从总体上看,尽管黑龙江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在提高,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仍很显著。实现二者的和谐共生发展需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在树立理念、健全和落实生态保护制度、推进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这个生态文明时代,随着"十一五"以来我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日趋推进,各区域之间的经济、生态利益矛盾日益凸显。倡导各地区间建立基于主体功能区划下的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协调各主体功能区相关利益关系,促进自然、社会协调发展已成为时代之需。文章以我国海峡西岸省份——福建省为例,旨在根据福建省内部四类主体功能区的不同功能定位及生态补偿重点,提出针对性的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举措,以促进福建省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禹山  王辉 《北方经贸》2013,(7):171+174
以锦州及周边城市为落脚点,通过分析锦州与周边城市在旅游合作中存在的区域旅游竞争力不平衡,缺乏合作基础、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程度较低、旅游景区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较弱、缺乏整体合作,统一规划等问题,提出加强政府间协调合作,平衡区域竞争优势;促进旅游企业合作,培养旅游人才;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努力提升景区影响力和竞争力,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实现区域资源整合,联合打造区域旅游形象等旅游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8.
“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电力统计数据,分别从生活水平、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四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结合协调度评价模型,测度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成效。研究表明,2018年以来,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度持续偏高,2020年已达到中级协调水平。以京津冀作为参照,长三角区域具有更高的协调发展层次,但目前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度暂未达到高等级标准,基础设施领域明显薄弱,强化落后领域建设,有利于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运用物理学中的耦合模型分析海南省2005—2015年旅游产业与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结论表明,在研究期间海南省的城镇化质量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均有明显的提升,但旅游产业发展滞后于城镇化的发展;旅游产业与城镇化耦合度处在颉颃阶段;旅游产业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已从严重失调步入一般协调,因此建议统筹规划旅游产业和城镇化建设,促进二者统一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产业协调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区域经济体内的自然资源禀赋状况、市场化程度、产业发展路径依赖程度、政府政策取向及相互协调程度、人文环境以及财富分配状况都是影响区域产业协调的重要因素。通过增强区域内市场机制作用、以生态产业链理念来设计区域产业布局以及增进政府间政策协调等措施可有效改进区域经济内部产业协调。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中外政府行为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发达国家在解决其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包括注重立法、设立机构,采取倾斜的财政、金融政策,重点投资基础设施等,值得我国认真研究和汲取。我国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也采取了国外的一些办法和措施,但在原有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下,其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完善政府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行为,还需要在规范政府行为、加大财政支持、加快金融创新等方面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能够促进或者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文章以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为例,针对河南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制约因素,并为如何实现河南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结构优化进行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3.
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尤其应当重视各级政府在该区域治理机制架构中的地位。协调不同法域、不同层级和不同类型地方政府之间的治理权,是推进该城市群协调发展,并率先推进实现新型城镇化转型的基础和保障。就该区域而言,政府治理权的架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根据中央顶层设计的区域布局,推动地方政府转换行使治理权的视阈,合理安排不同地方政府治理权,并建立权力协作机制;由此机制出发,协调区域内各地方的发展方向,深化彼此之间利益共生关系;最后,与利益共享对应,还应当配合财政供给改革,实现区域治理责任的成本共担。  相似文献   

14.
从行政空间和旅游产业两个角度界定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利益主体类型并剖析了它们的主要利益观,然后构建了成立超乎地方政府之上进行垂直管理的区域旅游合作委员会、编制基于区域资源整合的区域联合旅游规划、建立市场主导的企业垂直合作机制等为内容保障的以实现均衡利益为目的的合作框架。  相似文献   

15.
基于改进引力模型对首都及研究区域范围内的其他城市间引力进行分析,确定首都经济圈研究范围;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分析首都经济圈在周边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及其与周边城市的区域协调关系,进而提出区域协调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有的贫困人口呈现出围绕于地理区域的"块状分布"格局。基于此,通过将区域协调发展的一般性理论与扶贫开发工作特点相结合,根据各区域对利益共同点的感受力,构建基于区域协调发展、跨越行政区域以地理区域为扶贫单元、整体推进的扶贫开发工作模式,不失为提高当前扶贫开发工作绩效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7.
医疗卫生服务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双向互动性,两者协调发展对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构建医疗卫生服务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指标评价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广西2012—2020年医疗卫生服务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2—2020年广西医疗卫生服务与区域经济的综合评价指数均呈现增长趋势,耦合度年平均值为0.946,耦合协调度从0.398上升至0.900,耦合协调等级由轻度失调转变为优质协调,耦合协调类型长期保持为医疗卫生服务滞后型。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许多不协调的方面,本文构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对京津冀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找出了存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广西"南北钦防"城市群的建设中,运行有效的区域协调组织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从"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发展及区域协调现状分析.地方政府应成为区域协调组织中的主导力量.为此,文章认为,区域协调组织的创新思路在于形成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多层次的、虚实相结合的协调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矛盾也不断出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着多个利益相关者,角色的缺位和相互之间的矛盾是制约着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关键。为了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运用利益相关者等理论,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进行重点分析,其中包括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点以及相关协调机制,提出政府政策协调机制;旅游企业协调机制等对策,以期对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