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06年我国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企业对研发活动更加重视研发投入的增长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研发活动相关会计信息的披露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研发支出会计政策的选择开始研究,进而分析费用化、资本化、有条件的资本化这三种的会计处理模式。之后对上市公司研发支出信息披露进行研究,并以技术行业为例进行数据分析,最后探讨对上市公司研发支出信息披露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2006年2月发布的新《无形资产》准则对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提出了强制的披露要求。文章选取2011年我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对新准则公布后研究开发支出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这一信息与我国上市公司价值的相关性不强,市场对研究开发信息披露的反应不灵敏,但市场对不同的研究开发费用信息披露形式的反应有所区别。因此有必要对研究开发费用支出信息披露的具体方式进一步明确,使研究开发费用支出信息披露行为步入更为规范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3.
现有的资产计量和报告模式,仍然以有形资产的计量为核心,而无形资产不同于有形资产的经济特征———非竞争性、部分独占、固有风险、不可交易,决定了不能把有形资产的规则强加于无形资产。本文试图在对我国上市公司研究开发支出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状况的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基本理论,思考我国研究开发支出会计处理“前方的路”。  相似文献   

4.
一、上市公司研究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公司研究开发支出必须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来进行会计处理。新准则要求企业自行进行的研究开发项目,划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无法区分的,将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管理费用;从事多项研究开发活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整理2020年253家A股上市软件企业的年报数据发现,软件业会计处理呈现出研发支出资本化比例较低、摊销年限差异较大、信息披露有效性不足等问题,并从政策制度和信息披露外部监管两个方面研究软件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问题的成因:在政策制度方面,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定条件以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对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影响;在信息披露外部监管方面,包括证券交易所的重点问询问题对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政策制度和信息披露监管两个层面提出解决软件企业研发费用相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6年财政部发布新准则体系,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新无形资产准则")对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研究与开发,以下简称R&D)的会计处理作了重大调整,允许部分开发支出资本化,这对于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和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有积极的意义.文章以2007、2008上市公司年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R&D信息披露现状及上市公司用利用R&D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提出了改进我国上市公司R&D信息披露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盈余管理是基于机会主义还是有效契约一直是会计研究的重要话题。本文通过对中青宝公司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进行分析,认为资本市场的监管政策是导致其研发支出高度资本化处理的主要原因,既有机会主义的因素,也有有效契约的考虑。对投资者而言,问题的关键是研发信息的披露,以充分披露降低资本化或费用化处理的主观判断,提高研发信息对投资者的决策有用性。  相似文献   

8.
徐全华 《财会月刊》2014,(10):65-68
盈余管理是基于机会主义还是有效契约一直是会计研究的重要话题。本文通过对中青宝公司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进行分析,认为资本市场的监管政策是导致其研发支出高度资本化处理的主要原因,既有机会主义的因素,也有有效契约的考虑。对投资者而言,问题的关键是研发信息的披露,以充分披露降低资本化或费用化处理的主观判断,提高研发信息对投资者的决策有用性。  相似文献   

9.
发展高科技企业,加大高科技投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近几年我国高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企业之间产品品种和质量的竞争愈演愈烈,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相应的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所占企业总支出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研究与开发活动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而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却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至今我国还没有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准则,使得企业对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五花八门,对此类信息的披露也不充分。研究开发费用是企业开发新产品、改进旧产品或降低企业未来经营成本时发生的支出,研究费用发…  相似文献   

10.
新准则下研发费用处理的积极作用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会计准则将企业研发费用区分为研究支出与开发支出,本文通过上市公司的实际案例,论述了此举对于企业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并针对其不足,提出改进研发费用信息披露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家电制造业上市公司2010年至2012年年报为样本,分析了研发信息披露现状。结果表明,企业对相关政策规定的执行力不足,研发支出会计处理存在主观性,研发投入强度虽然逐年提升但总体投入水平偏低。同时分析得出资本结构、公司成长性、研发支出对企业价值的滞后性、研发信息披露成本可能是影响家电制造业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质量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完善研发信息披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我国企业正在通过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我国正逐步成为世界研发中心,研发活动积极活跃,企业研发支出会计处理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了企业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但在实务操作中还存在着两阶段难以划分、研究阶段费用化处理不符合配比原则、研发费用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着披露程度偏低、披露方式不规范、披露内容不全面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与开发费用只是偶然性的支出,并占企业费用总额比重很小的情况下,研究开发费用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产生的影响不大。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对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研究开发费用的比重也将大大提高,在此情况下,如对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不当,将会对企业财务报告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剖析了现行研究开发费用会计处理存在的种种弊端,对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提出若干设想。一、我国现行研究开发费用会计处理的规定目前我国对研究费用和开发费用如何处理?财会法规尚未明确界定。1993年7月1日生效的《企…  相似文献   

14.
正(一)完善环境会计体系1.建立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笔者建议我国建立一套完整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明确企业在环境治理、保护、预防、管理等方面费用支出的会计处理问题,使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详尽、细致,从而推动环境会计的发展。2.加强环境会计理论研究。环境会计是环境审计得以实施的必要的先决条件。加强环境会计理论研究,有助于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建立环境会计体制,为开展环境审计工作提供基础。3.量化环境信息。对环境绩效的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比了现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分析了研究与开发支出会计处理的本质与最终目的,得出企业研究与开发支出关键在于披露而不在于选择哪种特定会计处理方法,并提出需要逐步完善其披露框架,建立反映无形经济事项的第四报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国中药行业上市公司2008-2012年年报中披露的研发费用信息进行手工搜集及分析,列出了中药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披露方面的不足,同时研究也表明了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披露在监管机构的有效监管下有了很大的改善,最后结合新企业会计准则就中药上市公司如何进行更好的研发费用信息披露给出了政策上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公司发生的研发支出具有较强的价值相关性,应该当期一定程度上予以资本化,然后分期摊销记入当期损益,而广告支出应该当期予以全部费用化。本文还估计了研发支出予以资本化后的各期摊销率,从而经验上部分支持了《无形资产》准则对符合条件的研发支出予以资本化的相关规定。本文认为,公司不仅应当披露当期确认为研发支出总额资本化和费用化的金额,而且还应适当披露每年研发项目的进展状况等,以防止公司利用研发费用资本化进行利润操纵,进而提高研发信息披露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相似文献   

18.
企业研发支出的部分资本化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月娥  刘磊 《会计之友》2006,(12):78-79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研究与开发(R&D)支出数额巨大,其正确的会计处理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在对当前各国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从附加经济值(EVA)的理论原理出发,提出并设计了一套包括确认、计量、摊销和披露在内的研究与开发支出部分资本化的会计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上市公司研发支出披露政策的隐性选择进行了详细地探讨。首先针对研发支出会计政策理论进行了阐述,然后2007-2011年沪深两市医药制造业类上市公司为例进行探究,最后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在研发支出披露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及意见。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对我国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信息披露的相关政策规定进行了系统梳理,然后对我国研发支出资本化信息披露相对较好的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年报和招股说明书进行了详细手工查阅,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信息披露的现状与不足,并对完善该项信息披露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