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国外汇》2020,(5):63-65
1月份我国外汇收支总体稳定,外汇市场供求延续基本平衡。主要表现:一是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继续呈现顺差。2020年1月,顺差规模为74亿美元,延续2019年12月份的净流入态势。二是根据初步掌握的数据,1月份银行结售汇呈小幅顺差(由于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报表汇总方式统计的银行结售汇数据及时性受到影响,因此,2020年1月银行结售汇和中国外汇市场交易概况数据计划推迟至2020年3月6日发布)。综合考虑远期、期权等其他供求因素,外汇市场供求呈现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2.
2002年2月份共有17个交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日均成交量略有减少,外汇供求顺差缩小,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3.
《中国外汇》2020,(2):44-45
外汇供求基本平衡,近期状况逐步改善。2019年,我国银行结售汇月均逆差47亿美元,与2018年月均水平基本持平。如果综合考虑远期、期权等其他供求因素,外汇市场供求呈现基本平衡。其中,2019年5月以来,虽然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上升,但我国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呈现逐步改善的发展态势。第二、三、四季度结售汇月均逆差分别为80亿、50亿和26亿美元,逆差规模不断收窄。12月,结售汇呈现顺差22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中国外汇》2023,(11):78-79
<正>银行结售汇我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境内外汇供求基本平衡。4月,银行结售汇顺差55亿美元,综合考虑远期结售汇、期权交易、银行外汇头寸等其他供求因素,境内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汇率预期保持平稳,市场交易理性有序。从衡量市场预期的结售汇意愿看,4月,结汇率(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72%,  相似文献   

5.
《中国外汇》2023,(15):77-79
<正>银行结售汇银行结售汇小幅顺差,境内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2023年上半年,银行结售汇总体表现为顺差,综合考虑其他供求因素后,外汇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分季度看,一季度银行结售汇呈现小幅逆差;二季度由逆差转为顺差,尤其是6月份,尽管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但银行结售汇顺差82亿美元(见图1),大幅高于前几个月的月均规模。  相似文献   

6.
银行结售汇     
《中国外汇》2020,(1):52-53
11月银行结售汇保持稳定,外汇市场供求延续基本平衡格局。2019年11月,银行结售汇逆差56亿美元,与2019年以来的月均水平基本相当。综合考虑远期、期权等其他供求因素,我国外汇市场供求保持平衡格局。市场主体结汇意愿上升,主要渠道跨境资金流动稳定性进一步增强。2019年11月,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也就是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63%,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衡量购汇意愿的售汇率,也就是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7%,与2018年同期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7.
2021年,全球疫情变化继续主导外汇市场走势,海外疫情反复令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撑作用得到延续,人民币即期汇率波动性有所降低,相较美元及主要非美货币延续强势表现。展望2022年,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料将有所收窄,我国基础国际收支顺差规模有望逐步回落。在外汇市场供求更趋均衡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预期将更为分化,汇率波动弹性有望回升。  相似文献   

8.
11月份我国外汇市场运行稳健,市场主体结汇和售汇交易趋于自主平衡。2020年11月,银行结售汇顺差30亿美元,较上月更趋平衡。市场主体结售汇意愿总体平稳,衡量企业结汇意愿的结汇率,也就是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63%,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衡量购汇意愿的售汇率,也就是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5%,同比略降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外汇》2023,(7):78-79
<正>银行结售汇境内外汇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2月,银行结汇和售汇规模基本相当,小幅逆差19亿美元;1—2月,银行结售汇累计顺差6亿美元。综合考虑外汇市场其他供求因素,2022年以来境内外汇市场供求延续基本平衡。市场主体外汇交易行为保持理性。2月,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70.3%,环比提升8.9个百分点,显示市场主体呈现“逢高结汇”的理性交易模式,结汇意愿有所增强。衡量售汇意愿的售汇率(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8.6%,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外汇》2023,(13):78-79
<正>银行结售汇我国外汇市场供求延续基本平衡。5月,银行结售汇、企业和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收支均呈现顺差,规模分别为33亿(见图1)和19亿美元。综合考虑其他供求因素,境内外汇市场供求延续基本平衡。市场预期保持平稳,外汇交易理性有序。5月,结汇率(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72%,环比基本持平,市场主体结汇意愿继续处于近1年高位,  相似文献   

11.
2006年2月银行间外汇市场保持平稳运行,外币买卖市场成交量略有下降。以做市商为代表的市场因素在人民币汇率决定中的作用增强,人民币在有涨有跌的波动中小幅升值,但总体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2.
《中国货币市场》2006,(2):64-67
2005年,银行间外汇市场获得重大发展。一是相继推出几个重要新产品。5月份推出外币买卖,8月份推出远期外汇交易;二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生重大变革,7月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等等。在此背景下。银行间外汇市场运行平稳。交易活跃。  相似文献   

13.
2006年5月银行间外汇市场总体呈平稳运行状态,人民币汇率一改往日升值预期走势,向贬值方向波动,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最高中间价达8.0284。外币买卖市场成交量大幅上升。银行间外汇市场业务类型日渐丰富,品种结构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4.
资讯     
《中国外资》2022,(14):2-3
<正>HEADLINE头条国家外汇局:我国外汇市场韧性增强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我国外汇市场韧性增强,人民币汇率表现相对稳健,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7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从数据上看,银行结售汇和跨境收支总体延续顺差格局。2022年上半年,按美元计价,银行结售汇顺差852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正>2023年以来,多空交织的市场环境使得人民币外汇市场波动性明显增加,交易主题频繁切换。其中,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宽幅震荡,较一篮子货币保持基本稳定,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走势稳健,人民币汇率在合理水平保持双向波动态势,外汇市场整体运行平稳。本文在梳理回顾上半年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基础上,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化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尝试展望下半年市场走势。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货币市场》2006,(6):60-63
2006年4月24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人民币外汇掉期业务,市场新添流动性与风险管理工具,交易币种有美元/人民币、港币/人民币、日元/人民币和欧元/人民币四个货币对,期限在2年以内。4月银行间外汇市场保持平稳运行,人民币汇率与上月末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7.
2006年上半年银行间外汇市场总体呈平稳运行状态。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做市商制度、询价交易方式、一级交易商制度和人民币外汇掉期业务先后推出,进一步完善了外汇市场的交易机制,丰富了外汇市场交易品种。人民币在上下起伏中缓缓升值,波幅明显增大,弹性明显增强,市场因素在汇率决定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8.
2007年以来,外汇市场供求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人民币汇率总体走升.汇改以来至2007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13.31%,对欧元汇率累计贬值6.12%,对日元汇率累计升值14.04%.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货币市场》2005,(2):66-68
2004年银行间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成交量再创历史纪录,外汇供应和需求均增加,供大于求顺差扩大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市场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2002年一季度共有58个交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日均成交量略有减少,外汇供大于求顺差与上季基本持平,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