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水稻地膜全覆盖增温湿润栽培技术(简称地膜水稻),继承了原水稻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节水、保肥、早熟、高产等优点外,还具有简单、省工,增产、增效等突出优势。其技术要点为:  相似文献   

2.
由新疆天业集团自主研发的水稻膜下滴灌节水栽培技术,是一套世界首创的高产、高效、优质、生态的现代化栽培技术,2011年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该技术可节水60%,降低生产成本176元/亩,提高土地利用率10%。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稻作节水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如冰 《中国农史》2001,20(2):93-103
中国古代稻作栽培技术中,蕴含着许多极为有效的节水技术。南北朝时期以来,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山地较为普遍地种植节水省功的旱稻,尤其是黄河流域的旱稻种植技术已十分精细。宋代以后,南方人口蕃盛,粮食需求激增,宋真宗亲自参与引种推广耐旱早熟的占城稻,获得成功,扩大了长江流域水稻区域。随着水稻栽培技术的成熟和进步,明清时期产生了一系列因地制宜的节水栽培方法。从水稻的地方品种中选育出许多耐旱,从育秧移栽技术中发展出了旱育秧技术,并创造出水稻旱种技术,一方面显著节约了灌溉用水,同时大大提高了水稻的耐旱能力。长期以来,我国北方干旱缺水,南方山区灌溉困难,正是各种节水栽培技术的应用使上述广大地区的稻作生产一直得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早稻—再生稻抛秧栽培增产原理及效益分析福建省沙县凤岗镇农技站苏碧照抛秧是水稻栽培技术的一个重大改革。为了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近年来,福建省沙县凤岗镇积极推广抛秧栽培技术,取得显著的增粮增收效益。今年凤岗镇北门村早稻——再生稻抛...  相似文献   

5.
从东北林业大学获悉 ,黑龙江省寒地水稻三超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攻关项目实现重大突破 ,也是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继旱育稀植后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该项目已列入科技先导工程的农业子工程内 ,明年可在哈尔宾市大面积推广使用。据该项目课题组主持人、东北农业大学教授金学泳介绍 ,该项目在全市3万亩农田的推广实验证明 ,寒地水稻三超栽培技术不仅能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 ,而且能有效地实行控水栽培、无水层灌溉 ,比常规栽培节水4倍 ,比节水栽培节水1倍 ,显著提高了水稻的抗旱能力。今年各示范区虽然异常干旱 ,但水稻三超田普遍长势喜人 ,…  相似文献   

6.
寒地旱育水稻“控制灌溉”节水高产技术在我国北方黑龙江省庆安县试验获得成功。全县通过对10万亩水田进行试验后测算,亩节水约130立方米,节约抽水费用11.2元,增产22公斤。今年,全县在3 0万亩水田中全面推广了此项节水高产技术。水稻“控制灌溉”节水高产技术是南京河  相似文献   

7.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是一项新型栽培技术,其具有挖掘水稻种植产量潜力及促进水稻增产的作用。水稻"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具有更多优点,其结合了平衡施肥、覆膜栽培等多项技术,是一个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具有高效省工、抑制杂草及稳产高产优点,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本文将重点探讨下水稻种植的"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应用,首先了解明确水稻强化栽培技术路线,分析水稻种植的"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及其优点,最后将这项新型技术应用至水稻种植中,有效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8.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于本世纪30年代出现在日本北海道,因其抗病、耐寒、增产、省工、省水以及操作简单易行等优点而受到关注。80年代初,藤原长作、原正市等日本水稻专家先后应聘到黑龙江省传授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通过中日两国农业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民连续多年的试验、示范、推广,这项技术在黑龙江省产生了巨大效益,使水稻一跃成为该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1989年开始,在国家科委、农业部、国家外国专家局的组织下,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不断推广。1991年,这项在日本主要用于寒冷气候的栽培技术,在我国南方水稻主产区之一的湖南省得到成功应用。199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家科委、农业部关于在全国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请示,使这项技术逐步由寒旱地区向温湿地区推广。在引进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过程中,各地结合自身的自然条件进行消化吸收,不断有所创新,使这项栽培技术日臻完善,并成为我国水稻增产的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科技展望     
寒地旱育水稻“控制灌溉”节水高产技术在我国北方黑龙江省庆安县试验获得成功。全县通过对10万亩水田进行试验后测算,亩节水约130立方米,节约抽水费用11.2元,增产22公斤。今年,全县在30万亩水田中全面推广了此项节水高产技术。水稻“控制灌溉”节水高产技术是南京河海大学研究的国家认证推广  相似文献   

10.
水稻薄露灌溉技术是列入《国家科委重点科技成果推广指南》的一项增产节水灌溉技术。为了探索该技术对水稻的增产效果。我们去年在安福县瓜畲乡进行了二晚薄露灌溉技术的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深受当地农民欢迎,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应用这一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农业专家呼吁生产水稻的地域要大力推广水稻节水栽培技术 ,以应对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季节性干旱等问题。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梁月荣教授指出 :随着工业、乡镇企业、城镇、农村城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 ,非农业用水和城镇生活用水比重迅速增大 ,与农业争水的局面已开始显现。梁教授说 ,我国南方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就是水稻 ,其传统淹水种植方式所需的灌溉用水量占农业灌溉用水总量的65%以上 ,年平均用水量每亩约为450-550立方米。因此 ,在这些地方 ,水稻节水是农业节水的大户。最近几年 ,水稻薄露灌溉及覆膜旱作等高效节…  相似文献   

12.
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对世纪全球的热门话题。广西把改革水稻传统深水淹灌制度。实施节水增产的科学灌溉作为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举措来抓。1992年以来,由水电部门牵头在广西全区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实施“千万亩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开发”星火计划项目,取得了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实施从1992-1993两年共4造,累计推广面积2672万亩,推广面积已覆盖全自治区L4个地(市),86个县、市郊,922个乡(镇),1132个灌区,占全广西水稻保灌面积的68%。总节水量达万.31亿立方米,在不用增…  相似文献   

13.
10月23日,江西省农业厅组织有关专家来到进贤县,考察农业部“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开发与技术集成”项目在赣实施情况。通过对百亩示范田进行现场实割测产,结果显示:示范方种植的“淦鑫688”水稻亩产达632A7公斤,比周边代表性田块种植的其他水稻每亩增产150.15公斤,增幅达31.15%。  相似文献   

14.
由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于良斌主持的“寒地水稻单本植超高产栽培法”最近通过了专家鉴定。据有关专家介绍,这种栽培技术,每穴只插一棵苗,每公顷用种量由60公斤降到不足10公斤,增产效果明显。在绥化市单本植超高产试验点,专家们对100亩试验地进行田间测产,结果表明,每公顷产量达到11000公斤,目前,这种栽培技术已在黑龙江省8个县以及辽宁、吉林、河北、江西等省进行试验,种植面积达300公顷。我国寒地水稻单本植超高产栽培法获成功  相似文献   

15.
几种主要节水灌溉技术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远  吴玉柏 《水利经济》2002,20(6):35-40
简介水稻控制灌溉、浅湿调控灌溉、动态灌溉技术,分析这3种技术的节水增产效果和投入产出比。选取通南高沙土,丘陵地区(3级提水),丰沛井灌区,南水北调宿豫、铜山、丰县3梯级灌区渠道防渗工程进行经济效益对比分析,并分析计算了低压管道输水、喷灌、滴灌工程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超级稻是指采用理想株型塑造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等有效途径育成的产量潜力大,配套超高产栽培技术后比现有水稻品种在产量上有大幅度提高,并兼顾品质与抗性的水稻新品种。超级稻前期生长旺,分蘖力强,中后期稳健生长,叶片深绿直立,杆硬耐肥抗倒伏,抗病能力强,米质优,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一般亩产600公斤左右,比一般杂交稻亩增产60公斤以上,高产的可达750—800公斤。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黑龙江垦区部分农场的水稻品种布局、栽培技术措施、品牌建设及特色生产等进行分析,总结农场水稻生产的有益经验,分析水稻提质增产的制约因素,挖掘水稻生产发展的潜力,探索适合垦区水稻产业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为黑龙江垦区水稻产业发展和实现"三减"目标,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新疆阿拉山严重缺水的实际,依靠科技进步,探索利用田间间种模式解决了盐碱地喷灌改良问题;通过节水灌溉,有效地保护了有限的地下水资源,实现了以节水技术为核心,以节水增产为目标的可持续节水农业。  相似文献   

19.
再生稻是在水稻收获第一季后,开发头季腋芽再次种植收获的一季水稻。其栽培技术称为一种双收技术。再生稻的主要特点是米质优、省工省时、投入少、效益高、操作简单,有利于粮食增产、粮农增收。  相似文献   

20.
嵘辑 《致富之友》1997,(5):20-21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一项新的水稻育苗移植栽培技术。它是指采用钵体育苗盘育出根部带有营养土块的水稻秧苗,通过抛秧使秧苗根部向下自由落入田间定植的一种水稻栽培法。它具有省工、省力、秧苗素质好、不缓苗、增产抗冷害和有利于商品化育稻等优点,现将该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选种选用抗性强,适应性广,分美力强,穗大粒多,千粒重高质优,生育期150-160天的中晚熟品种。如宁粳九号,86×Z49等。H、施肥作床亩施腐熟猪粪65公斤,磷H铰l.5公斤,硫酸按0.25公斤,硫酸锌0.15公斤,硫酸亚铁0.1公斤,硫酸钾0.5公斤,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