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企业家》2012年第3期封面故事《海航赌局》海航故事,可以有三个层面的考量。第一个是宏观经济层面的,"大而不倒"和"小而美",究竟哪种路径应该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流?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到了追求质量的阶段了。但就像海航的发展所揭示的,"大而不倒"是一个被动的生存路径,这里有围资对民资的倾轧、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既得利益对挑战者的封杀等背景,海航只有通过迅速的扩张,才能冲破壁垒,走到今天。  相似文献   

2.
谁懂海航?     
去海口采访前,对海航的直接感受来自海南航空,服务细致,口碑不错。而对于海航的另一层感受,则来自于媒体报道,"大胃王"、"并购狂人",都是同行给海航贴的标签。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海航?  相似文献   

3.
《财会月刊》2014年2月(上)刊登了邹金伶、王东老师的文章《废品损失核算改进思考》,笔者阅读后大受启发。但感觉文章对于现行"废品损失核算方法的改进"部分没有说透。原文认为应在废品损失科目下设置"废品损失——正常损失"、"废品损失——非正常损失"两个二级科目,期末将正常废品损失结转至生产成本,将非正常废品损失结转至当前损益。  相似文献   

4.
从吃、住、行、游、购、娱到重申聚焦航空、物流、金融服务业三大主业,海航董事长陈峰再一次调整了海航的未来方向。海航的多元化道路走得不无崎岖,最近海航在竞购上海家化的较量中败下阵来。为圣为凡两不宜,这话出自陈峰之笔。在陈看来,泯为众人易,曲高和寡自清于世也不难,最难的却是两可之间,如何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找到自己的方寸。资本高手陈峰为海航造的概念是人的服务业。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家》2012年第3期封面故事《海航迷雾》前段时间,在贵刊看到一篇质疑海航的长篇大论,看了也就笑笑而已,当成了又一次媒体对海航的炮轰。因为身在海南,又经常享受海航服务的我,总感觉海航或许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还不至于像众多媒体描述的那么不堪,直到最近,一次亲身体验才让我不得不产生怀疑:海航是不是真的出问题了?  相似文献   

6.
仰融从来都是一个擅于制造梦想的人。尽管他现在还不得不"滞留"在美国,隔洋相望中国这边的风景。 近日,仰融在国内媒体大肆宣讲 他的“新造车梦”,高调得十分突兀。  相似文献   

7.
企业动态     
海航实业签约领盛投资8月21日,海航集团公司旗下的海航实业有限公司与领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意向书,双方将在不动产投资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合作意向书签署后,海航实业与领盛投资将在项目资源、信息资源和管理经验方面全面共享,计划  相似文献   

8.
航空     
《中国新时代》2010,(11):125-125
10月11日海航全国乘务员招聘之旅登陆北京10月11日至14日,海南航空在北京举行空中乘务人员招聘会,据海航负责此次招聘的负责人介绍,北京是此次海航全国空中乘务员招聘之旅最重要的一站。  相似文献   

9.
第一代海航破垄不可复制的历史1991年2月9日,海南航空第一架包机从海口飞往北京。中国民航业的垄断坚冰第一次被打破。海航1989年成立之前,“民航是国家队一统天下,对地方成立航空公司一直不支持。”(海航副董事长王健语)。  相似文献   

10.
投资     
《厂长经理之友》2012,(1):139-139
渤海租赁24亿购海航香港 12月1日,渤海租赁宣布收购海航香港100%股权的消息:据公告,渤海租赁拟以现金和承接海航集团及海航国际总部对海航香港的债务的办式.  相似文献   

11.
程若曦 《经营者》2005,(12):18-18
“索罗斯的投资证明海航的表现是杰出的,已经达到了国际航空公司的标准。”陈峰如是诠释索罗斯对海航的再一次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12.
钟和 《上海企业》2013,(10):90-92
9月13日下午,中国本土第一艘豪华邮轮“海娜号”在韩国济州港被当地法院扣留,船上共有2300多人,其中乘客1659名。这条消息一经公布,令国人都感到匪夷所思,因为这起扣船事件与韩国压根没一点关系,而是由国内两家企业的经济纠纷引起的:海航集团旗下大新华轮船与江苏沙钢集团旗下沙钢船务之间存在债务纠纷,沙钢集团按照国际惯例申请韩国地方法院对海航船只进行扣押。  相似文献   

13.
邮政快递     
海航快递收购国内两家电子科技公司近日,海航快递控股有限公司收购了杭州领先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智仁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并举行了签约仪式。本次收购标志着海航快递正在逐步加大科技投入,搭建信息技术平台,为战略发展目标的完成夯实  相似文献   

14.
读者     
《中国企业家》2012,(4):14-15
步子太大会扯到蛋《中国企业家》2012年第3期封面故事《海航赌局》海航故事,可以有三个层面的考量。第一个是宏观经济层面的,"大而不倒"和"小而美",究竟哪种路径应该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流?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到了追求质量的阶段了。但就像海航的发展所揭示的,"大而不倒"是一个被动的生存路径,这里有围资对民资的倾轧、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既得利益对挑战者的封杀等背景,海航只有通过迅速的扩张,才能冲破壁垒,走到今天。  相似文献   

15.
胡琦 《经营者》2006,(12):6-6
企业的员工就是信息化的需求者,如果想唤起他们对企业信息他的重视并融入到信息化过程当中,就必须了解他们的欲望和需求,并且让他们看到并且体验到信息化所带来的成果。在海航内部,员工就是海航信息公司的“客户”,海航很清楚他们想要些什么,然后帮助他实现这种愿望。从2002年开始,海航已经把信息化提到集团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在核心竞争力打造的过程中,坚持低成本策略,海航为自己在日益开放的民航市场竞争中,积蓄了能量。  相似文献   

16.
王瀛 《中国企业家》2013,(10):66-67
海航扩张与发展的野心并未止息,而是将其向全球延伸航空领域的国际合作与打破垄断常常知易行难"2020年,海航将进入世界500强前100名左右,营收在8000亿到10000亿,2030年海航进入世界500强前50名,营收在15000亿,做到这个规模海航才有资格对全球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才能利用商道造福人类幸福和平。"4月28日,在海口的一个大型经济论坛上,海航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峰作为演讲嘉宾,用他招牌式的夸张且充满激情的演讲说出了如上宏愿。曾经的"八爪鱼"海航,近两年开始迅速"瘦身",从原来的八大板块调整为  相似文献   

17.
面对三大国有航企占据国内北上广三大枢纽,占据更多民航资源的现现实,后来者的海航,一直是处于航空市场拾遗补缺的位置,,需要努力去开辟新的市场,才能够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机会尽管海航集团整体上已经放慢了对外扩张的速度,开始更加强调对旗下企业的管理和整合,但海航集团在其核心产业——航空业领域——扩张的步伐并没有减速。2012年8月17日,海航集团与福州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宣布将共同组建"属地化"航空公司福州航空;9月21日,  相似文献   

18.
靠"投资"为生的"海航",会是下一个"德隆"吗?事与愿违,海南航空(600221.SH)虽然在2011年上市公司年报中给出了每10股1.2元的高额分红标准,但质疑声并未因此消退。3月底刚刚公布的海航年报显示,  相似文献   

19.
我们讲的是海南航空如何与金融行业多年思筹、浅尝辄止、另谋产融结合新格局的故事,也可以说,这是海航两位实业家(陈峰和王健)的心路历程。 从某种意义上,海航领导人眼下的选择,正是当前实业家对金融所持态度的一种代表。  相似文献   

20.
读者信箱     
《英才》2013,(6):10-10
《陈峰:海航借势》锦衣夜行之-夜战八方陈峰董事长本人也是应势而起,37岁即受命组建海航,对借势应该有更深的体会吧。(5月10日10:41)参谋长所谓势,即为群体无意识!(5月10日8: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