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盈余管理的实质是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博弈行为,本文基于博弈分析视角,提出规范企业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明确对待盈余管理的态度,应该是倡导和保护合理性盈余管理行为,打击和消灭利润操纵而导致信息失真和会计欺诈行为的投机性盈余管理行为,以维护会计诚信和财务秩序。一、企业盈余管理博弈分析  相似文献   

2.
盈余管理在西方的会计理论界是一个有近20年历史的研究话题,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会计学者斯考特(Scott)和凯瑟琳·雪普(KatherineSchipper)的研究。斯考特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的管理当局通过选择会计政策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雪普认为盈余管理是一种“披露管理”,是企业的管理当局有目的干预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相关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不论是斯考特还是雪普都认可了盈余管理的目的性,这一目的性实际上背离了中立性原则,造成了对外财务报告的表达不实。  相似文献   

3.
试论盈余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在我国以又称盈利管理,其含义是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来影响财务报告,以此来获得经营自身效用最大化而进行的一种按露管理,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对它加以认识,首先,从机会主义观的角度看,它是经营为了在报酬合同、借款合同以及政治成本中达到预期自身效益最大化而采取的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其次,从有效契约观的角度来分析,盈余管理能为经营提供一定的缓冲空间,当公司所处环境发生变化或面临突发事件时,它能有效地保护企业的利益,同时,也维护了契约中其他各方的利益,从而有效的降低契约成本,盈余管理最早产生于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但是,人们对它的研究才是近十几年的事,在我国更是刚刚起步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完善,研究盈余管理也势在必行,本就试着对盈余管理的有关问题谈谈认识。  相似文献   

4.
论企业盈余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的管理人员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 ,通过会计政策的调整或操纵当期应计项目等手段 ,对会计信息进行人为的“加工” ,达到经营者自身效用和企业市场价值的最大化 ,从而在证券市场、银行信贷、税务缴纳、报酬激励等方面获取既定利益的行为。盈余管理与通过财务造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不同 ,后者是指会计活动中当事人为达到提高分红数额 ,博取股东信任 ,刺激股票市价 ,表示营业或偿债能力高强 ,或隐瞒营业亏损、或避免股东要求多分红利 ,减低甚至逃避纳税 ,加大秘密公积以保持其稳健性 ,减低股票市价以便回收库藏股票等目的 ,事…  相似文献   

5.
盈余管理,在国外已有近20年的研究发展,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已经初步形成。在我国,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对盈余管理问题的实证研究也陆续出现,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国内的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势头越来越足,这给经济市场和利益相关者带来了危害。美国的安然事件,中国的银广夏事件,由于企业迫于上市信息披露的压力,通过盈余管理来达到使自己满意的会计数据,导致企业的破产,给社会造成了重大影响。本文从盈余管理概念入手分析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原因,然后对企业盈余管理治理所采用的手段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中重点讲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原因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财务会计界致力于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盈余管理就为当代实证会计研究的重点之一。在我国,随着股份制改革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盈余管理问题也浮出水面,亟待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试论治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福 《财会通讯》2006,(4):70-71
盈余管理一直是会计界和政府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下面就如何防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杜军奎  蔡传里 《西部财会》2004,(10):19-20,38
在我国,盈余管理成为上市公司越来越普遍的行为,并受到学者和监管层的日益关注。笔者认为对于盈余管理,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再加上盈余管理本身有一定积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控制和规范盈余管理,而不应一味地打击、压制。  相似文献   

9.
试论盈余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是近20年来西方实证会计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并已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随着我国股份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数量的逐步增加,人们也越来越关注会计盈余(即会计收益)及其产生过程的质量问题.会计盈余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资源能否有效配置和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否有效决策.  相似文献   

10.
11.
试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审计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盈余管理在西方的会计理论界是一个有近20年历史的研究话题,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会计学者斯考特(Scott)和凯瑟琳·雪普(KatherineSchiPper)的研究。斯考特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的管理当局通过选择会计政策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雪普认为盈余管理是一种“披露管理”,是企业的管理当局有目的干预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相关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不论是斯考特还是雪普都认可了盈余管理的目的性,这一目的性实际上背离了中立性原则…  相似文献   

12.
20多年来,盈余管理一直是国外经济学界和会计学界广泛研究的重要课题,其基本理论正日渐成熟、日趋完善。本文试图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动因做出具体分析,以期对解决我国的相关问题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盈余管理已经成为公司金融领域最活跃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针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以及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操纵行为的关注,本文从盈余管理的涵义入手,在全面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会计准则质量、加快监管制度的改革、加大外部审计力度诸方面防范和治理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最后,针对如何防范及治理盈余管理行为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按照西方代理理论,政府、投资者、经营者间由于存在利益冲突,经营者在经营努力无效的情况下,很可能会采取变通手法,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报告等方面内容进行选择,从而改变经营期的利润,对外报出有利于自己的会计信息,这种调节各期净利的方式常被称之为盈余管理,也有人称其为利润操纵。近年来各类报刊、杂志都从反对的角度对其做了阐述,国家也从规范的角度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但我们认为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存在的背景,应该全面地、辨证地看待它。本文试从中性的角度谈一下对盈余管理的看法。  …  相似文献   

15.
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西方国家会计理论界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这一问题也开始出现并日渐成为会计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盈余管理?目前存在不同的表述。本文采用狭义的盈余管理概念,即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人员运用判断以改变财务报告,从而使自己获益的行为。这里值得指出的是,与盈余管理同时并用的还有利润操纵、利润管理等。笔者认为,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并无严格的区分。从手法上来看,会计变更也是利润操纵的主要手段。至于合规合法,盈余管理的手法恐怕很难讲都是合规合法的。  相似文献   

17.
盈余管理有利有弊,但我们不能因为其弊端而对其进行全面的否定,而应该做到扬长避短,即充分发挥其积极意义而通过各种手段削弱其消极影响。如果要做到上述要求就必须对企业盈余管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有一个全面、准确地认识,因此本文从企业盈余管理的概念界定出发,分别阐述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形成原因(存在的必然性)和实践中的处理手段,并对其影响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遏制消极影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贞 《现代企业》2004,(6):21-22
近几年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十分严重。会计信息失真损害了相关利益人的利益以及企业的信誉,破坏了市场运行的秩序。这些会计信息失真当中一部分纯属违背会计法规、会计准则的会计造假,一部分是由于盈余管理所致。本文在对盈余管理的涵义作简单介绍的基础上,着重论述盈余管理长期存在的经济学分析、利弊分析以及如何有效识别防范盈余管理。盈余管理的含义盈余管理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盈余管理是指经营者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为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或公司价值最大化而作出的会计选择。这一观点在西方会计学界得到普遍…  相似文献   

19.
浅论盈余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石本仁 《四川会计》2000,(11):17-19
收益作为一个基本的会计要素,在会计理论和实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关于收益的理论及计量一直是现代财务会计理论和方法的一个核心问题,利特尔顿 (1953, P18)明确指出收益是企业会计的重心 (center of gravity),本世纪 30年代以来,财务会计从偏重资产负债表明显地转向收益表。主要原因是:   ①收益是衡量一个公司经营能力和价值的基本尺度。从投资者的角度看,投资的目的就在于获取既定风险条件下最大投资回报率,关键是对企业获利能力的判断。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里 (弱式及半强式 ),盈利信息具有信息含量,即基于过去经…  相似文献   

20.
盈余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一个重要课题,从那时起,对它的研究便一直活跃于资本市场和学术界。尤其是ST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规定,若上市公司连续亏损两年或出现其他财务问题时,即要被特别处理(ST),甚至是面临被退市的危险处境。因此,ST企业通常会利用盈余管理实现扭亏为盈,从而达到避免退市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