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显得十分紧迫,而明确原告资格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各国在环境立法中不断扩大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范围,基于实践中公民个人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很多国家已在环境立法中明确了公民个人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主体资格.但在我国,公民个人要取得原告资格在环境公益诉讼实践中还存在着诸多困境,从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的相关内容来看,我国立法仍然将公民个人排除在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之外,这使得许多环境公益诉讼因原告资格不适而无法正常启动,制约了环境公益诉讼的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2.
虽然近几年我国出现的一些重大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公益诉讼领域的立法完善和司法进步,但是相应配套措施的缺失仍然使我国的公益诉讼制度面临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2005年11月4日,最新亮相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修改建议稿(以下简称修改稿)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了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试图将公益诉讼制度写进立法这在我国尚属首次。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行政诉讼(即私益诉讼),如果有些主体侵犯了公共利益,公然违反普通法律或宪法时,公民或是法定主体是否可以侵害公共利益为由提起公益诉讼,这关系到宪政社会的建设和法治的完善。因此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高公民及社会对法律的监督的参与程度,落实和完善法律监督制度有重要意义。公益诉讼虽然在国外已经得到实践,但在我国将其写进立法还是首次。本文就以这次行政诉讼法修改为背景,讨论我国的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4.
新民诉法第五十五条首次在立法层面上对环境公益诉讼进行了规定,以往的诉讼要求原告与被告以及诉讼请求存在一定的利害关系,而此项新规定将公益诉讼的理念正式的以条文的方式规定下来,这是中国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在新民诉法关于环境公益诉讼的规定出台后,关于环境公益诉讼主体不明确、 诉讼过程操作性差、 条文不够具体等问题不断涌现,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严重阻碍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公益诉讼由于传统诉权理论约束、立法缺失、诉讼结果不具有普适性,民众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陷入了困境,在实践中难以有效地开展。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了公益诉讼陷入困境的状况及原因,并对完善公益诉讼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谢思远 《现代企业》2020,(2):122-123
现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大气污染、水污染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社会公众的生存和发展。2012年《民事诉讼法》的修订正式确立了我国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随着相关立法、司法解释的陆续修订和出台,我国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得到了较快发展,大量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涌现。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并没有建立公益诉讼制度,但是各种有关公益诉讼的案件可谓层出不穷,特别是行政公益诉讼。虽然有关环境、国有资产保护等一些特定的公益诉讼种类在部分地区得到受理,但是这种变通并没有改变我国公益诉讼法律的缺失与实践中的矛盾。我国目前亟待确定一套符合国情的公益诉讼制度。特别是在行政公益诉讼中,原告资格的确定存在很多问题,对比国外已经相对成熟的模式,提出放宽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以及检察院介入行政公益诉讼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翔 《企业导报》2009,(3):141-143
环境公益诉讼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环境权作为一种新的,正在被人们逐渐认识的权利是环境公益诉讼的法理基石。我国并不缺乏建立环境公益诉讼的现实土壤和法律依据,只需对具体制度加以修改,如对诉讼资格的放宽、对诉讼途径的拓展、降低诉讼成本以及合理地安排环保工作中的司法权与行政权,完全可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9.
在2012年进行的 《民事诉讼法》 修改中,将公益诉讼制度纳入了其中.新法颁布以后,不少人认为我国确立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但是实际上新 《民事诉讼法》 对其只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并非可直接适用.随后修改的 《环境保护法》 对环境公益诉讼的相关问题进行细化,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公共利益"的难以确定导致司法审判中适用的混乱.故不仅应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对象进行界定,还应当对其立法逻辑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环境公益诉讼本质上属于公益诉讼,我国传统诉讼制度中限制原告资格存在局限性,探讨了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当事人适格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环境公益诉讼作为一种主要调整环境问题凸现引起的法律关系而设立的专项诉讼制度,因环境公益诉讼有其明确的价值目标、理论支撑和现实土壤而具有可行性。因此,笔者拟在本文中浅析我国构建环境公益诉讼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刘峰铭 《上海房地》2022,(12):13-18
住房保障事业的公益属性以及目前住房保障领域存在的公益损害乱象、住房保障部门监管不力等问题使构建住房保障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成为现实需要。而我国公益诉讼受案范围不断拓展的趋势、域外公益诉讼立法与司法实践,以及本土已有的住房保障公益诉讼探索实践,为这一制度的构建奠定了可行基础。住房保障领域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应从受案范围、案件来源、诉前程序等方面进行具体构建。  相似文献   

13.
新《民事诉讼法》确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针对污染环境的行为提起诉讼。在实践中,环境公益诉讼遭遇重重障碍,步履维艰。在我国,行政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更具优越性,可以提高司法效率,有效保障环境公益。文章运用经济学分析行政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合理性以及面临的困境。行政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对于推动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物质财富获得极大丰富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环境侵权也随之应运而生。环境侵权不仅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而且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害。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以维护环境公益为目的,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还存在不容忽视的弊端。因此,了解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运行状况、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对公益诉讼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竞争公益诉讼的研究更是鲜有涉及。本文试对竞争公益诉讼的概念、特征、竞争公益诉讼提起的必要性和竞争公益诉讼制度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环境侵权案件的大肆发生将环境方面的诉讼案推上风口浪尖,环境公益诉讼的价值和作用也就日益体现出来,重要性与日俱增。在以往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中,环境侵权案件以两种"直接相对人"为研究核心的方式严重阻碍了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在日益严重的环境侵权问题中无法应对现实社会带来的挑战。因此,应该建立一种符合环境诉讼实质内容的原告制度,这样能够更加有效地应对日益增多的环境纠纷。  相似文献   

17.
王志敏 《价值工程》2010,29(21):256-256
国务院2006年发布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扩大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范围是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检察机关基于法律赋予的公权能够充分保障公民公益诉权的实现。本文针对我国的立法现状,提出了检察机关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向玲玲 《河北企业》2023,(5):146-149
关于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情况下使用惩罚性赔偿的规定,《民法典》1232条属于首次,此前法律、法规中并无环境侵权的惩罚性赔偿,《民法典》明确环境侵权中适用惩罚性赔偿,然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适用惩罚性赔偿尚存在立法和制度上的不足。从惩罚性赔偿的规范解释出发,结合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特点,分析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适用惩罚性赔偿的困境以及规则,探析惩罚性赔偿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适用条件以及惩罚性赔偿金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公益诉讼这个名词在我国并不陌生,众所周知的中国公益诉讼第一案邱建东诉公用电话亭案,使得公民对公益诉讼逐渐有了了解. 但由于公益诉讼在我国起步较晚,立法尚存在很多缺陷,导致公益诉讼案件的处理千差万别.本文通过翻阅大量的文献,借鉴别国经验,对我国民事诉讼公益事业的完善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谢慧敏 《企业导报》2015,(6):167+169
环境公益诉讼弥补了传统诉讼模式对环境侵权救济的不足,针对武汉市餐饮油烟的污染现状,结合公共利益的保护、国外立法例及地方司法实践,在武汉地区应以地方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赋予公民、人民检察院、环保NGO和政府及相关部门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