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的银行资本监管由“三驾马车”作为监管当局行使监管权,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监管规则主导银行资本监管。在较为严格的监管下,美国的金融体系呈现平稳的运行态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农行实际,以提高银行资本价值的回报率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银行,是社会公众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部门单位。银行业,属于国有类型企业,具有其自身特殊性。对银行而言,经济资本与银行资本又是关系其生存命脉的两大资本金部分。鉴于此,本文特以银行为视角,探讨了目前我国银行资本与经济资本的当前状况,希望对银行业资本研究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刘鹏  辛华 《中国金融》2013,(2):33-35
《指导意见》为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提供了政策依据,并拓宽了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渠道2012年12月,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作为《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资本办法》)的配套性政策文件,《指导意见》提出了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基本原则,明确了合格  相似文献   

5.
王胜邦  俞靓 《银行家》2012,(7):24-28
正资本监管改革是后危机时期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2010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新的资本和流动性的国际规则(巴塞尔协议Ⅲ)。在2011年11月召开的G20领导人戛纳峰会上,各国领导人承诺于2013年1月1日前实施新资本监管标准,并于2019年前全面达标。近期,欧盟、澳大利亚、瑞士、瑞典、新加坡、印度、日本、香港地区、美国等相继公布了新资本监管标准。目前,巴塞尔委员会正在对欧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经济复苏进程迂回曲折、监管环境日趋严格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经历着经济下行、利润增速放缓、风险上升的严峻考验,银行资本补充问题再次显现。但当前我国资本补充工具存在风险缓释作用不强、发行渠道有限、创新法律依据不足等问题。2016年将是银行业整体面临较大经营压力的一年,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资本补充工具将有助于银行渡过转型艰难期,这不仅符合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大趋势,也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我国银行业抗风险能力,促进商业银行转变发展方式,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巴塞尔Ⅲ对资本工具的新要求,总结国际经验,分析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方向。巴塞尔Ⅲ推出后,国际大型银行资本工具创新主要集中于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减记"和"转股"条款设计是创新的主要方向,永续性和派息非累积是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创新的重点。中国商业银行可创新发行优先股、可减记永续资本债、可转换一级资本工具、可减记次级债券、可减记二级混合资本债券、新可转换债券、二级可转换或有资本债券等新型资本工具,优先选择二级资本工具创新发行,积极探索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创新发行。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逆周期信贷调节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环境下,银行面临的竞争压力明显加剧,资本管理要求将相应提升。股份行要进一步加大核心一级资本补充力度,着力优化资本结构,合理控制有息负债规模。但要有效补充核心一级资本,需要依靠股份行自身、监管政策和市场三方的共同努力。文章结合股份行资本与资本补充途径的现状,提出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资本监管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实施,资本充足率成为影响银行信贷行为的一个重要约束条件。次贷危机后,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考虑,巴塞尔协议提高了银行监管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并主张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通过建立监管资本约束下的银行信贷最优选择行为的比较静态分析表明,银行资本金下降或资本充足率要求提高,那么在宏观经济波动时,银行信贷的波动幅度会更大。银行的实际资本充足率与资本监管标准和银行信贷供给对经济波动的敏感性紧密相关,而银行的资本缓冲是信贷顺周期波动幅度的决定性影响因素。该分析表明巴塞尔协议Ⅲ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会增强银行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效应;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经济扩张时期要求银行提高资本缓冲数额,是比提高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更为审慎和稳健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资本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的核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是指以资本为对象和工具所进行的一系列计划、计量、配置、营运、监测、评价等控制活动,包括监管资本管理、经济资本管理、账面资本管理。监管资本管  相似文献   

11.
监管工具改革对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管工具改革将对我国银行业扩展资本补充渠道、完善资本结构、提升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产生重要影响资本充足率水平是评价商业银行稳健性最重要的指标,但资本结构却经常被忽略。相同的资本充足  相似文献   

12.
蔡亮 《云南金融》2009,(12):17-18
据中国新华社2009年9月5日消息,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在“第三届中国银行家高峰论坛”上表示,目前银监会正在制订一个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意见。对银行资本充足率应该会有比较高的要求,以提高银行业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此前的8月25日。银监会下发了《关于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要求商业银行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应从所计附属资本的次级债以及混合资本债券中。全额扣减本行持有的其他银行次级债以及混合资本债券。监管当局试图通过对次级债发行予以“收闸”来提升监管标准,进而夯实国内银行业应对金融风险的根基的迹象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3.
西方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创新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自云 《新金融》2000,(1):32-35
资本是商业银行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基础,是银行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资本的数量和结构同时还影响到银行的安全程度,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因此,资本也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进行严格监管的重点。如何以较低的成本增加资本的数量、改善资本的结构,是西方商业银行不断创新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可资借鉴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巴塞尔资本协议Ⅲ》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相继推出,对银行业资本的定义进行了重新划分,对商业银行资本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面对日趋严格的监管要求,为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持续提升资本补充能力,加快资本补充工具的创新。借鉴国际大型银行的经验,反式可转债这一同时拥有债券和股票双重特征的金融衍生产品正符合我们对资本补充工具的创新需求。本文首先强调了加快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发展的必要性,而后对新型资本补充工具——反式可转债的基本概念进行梳理,并简单介绍其基本的理论定价模型及方法,最后总结并建议我国商业银行可考虑推出反式可转债,以补充银行资本,提升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一、银行业资本质量提升2013年,《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将正式实施。为推动《管理办法》平稳实施,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12年12月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笔者认为,该指导意见的发布,有利于加速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进程,更有助于提升银行业资本质量。  相似文献   

16.
《巴塞尔资本协议Ⅲ》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相继推出,对银行业资本的定义进行了重新划分,对商业银行资本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面对日趋严格的监管要求,为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持续提升资本补充能力,加快资本补充工具的创新.借鉴国际大型银行的经验,反式可转债这一同时拥有债券和股票双重特征的金融衍生产品正符合我们对资本补充工具的创新需求.本文首先强调了加快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发展的必要性,而后对新型资本补充工具——反式可转债的基本概念进行梳理,并简单介绍其基本的理论定价模型及方法,最后总结并建议我国商业银行可考虑推出反式可转债,以补充银行资本,提升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7.
张旭艳 《新理财》2012,(10):44-45
近年来,随着银行金融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金融监管逐步与国际接轨,中国银行业正面临着对资本约束的考验和风险文化的冲击。尽管目前多家银行虽然实行了经济资本管理,但是由于理解深度不够,操作不规范,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关注表内贷款管理,管理幅度不能涵盖银行全部风险;与财务和资产风险的管理衔接性不够;对风险资产经济资本的事后定量计量,没有形成对风险资产和资本回报的有效约束机制等。今年6月,银监会推出《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对银行资本管理提  相似文献   

18.
随着金融监管形势趋严趋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面临的监管压力加大。银行永续债是当下商业银行补充一级资本的最优选择,在未来也终将成为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重要手段。永续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大行其道的最近10年,其主体以银行为主,而我国引进永续债之初其发行主体则主要是企业,银行永续债才刚刚起步。本文介绍银行永续债的概念及其特征,分析我国银行永续债发展现状及障碍,梳理和阐释银行永续债的国外发展经验对我国发展银行永续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易诚 《中国金融》2012,(21):46-47
推动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同时建立和完善相关市场制度,是完善融资体系、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缓解银行资本压力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今年5月22日,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重新启动沉寂了四年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9月7日,国家开发银行成功发售101.66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成为资产证券化试点重启后的第一单交易。再次启动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并扩大试点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也是金融改革、发展和创新的大势所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雷薇 《中国金融》2012,(12):51-53
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前,中国银行业监管当局就开始推进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中国银行业的实施,并制定了相应的过渡期。然而就在这期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新的银行监管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