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老百姓的钱袋子日渐鼓起来的当今时代,如何使手中的血汗钱能够升值,使之"钱能生钱"或"小钱生大钱",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特别注重琢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或者说如何理财已是人们无法回避的必修课之一。 理财中,按传统常规做法可能会赚钱,但逆向思维的巧妙运用也往往会发大财。几年前曾广泛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某证券公司的散户股民几乎人人赔钱,只有门口看自行车的老太太赚了个钵满盆满。于是大家纷纷向她讨教炒股秘方。  相似文献   

2.
上周六在某公园我看到这样一幕:一位年轻的太太,推着一个大约不到一岁的孩子,正往前走着,从旁边走来一位老太太,和这位年轻的妈妈聊了起来,边聊边笑嘻嘻抱起孩子。“这孩子真胖,长得像你,多大了?”老太太问,那位年轻的妈妈边笑边回答。接着老太太把孩子放到小车上,从她随身带的包中拿出两个小背心,说:“唉,我那儿媳妇下岗了,卖点小东西,这两件是断码的,全棉,你看这孩子穿上准好看。”老太太看到那位年轻妈妈不愿意买,又指着她的产品说:“这两件你要是都要了,每件便宜五毛钱,每件四元,你回去打听一下,要是买贵了,我以老太太这把年纪担保,  相似文献   

3.
《商》2015,(23)
<正>剧烈波动的市场并未阻挡许多"85"后年轻人投入牛市怀抱的热情,越来越多的"85"后通过投资基金的方式参与到牛市盛宴中。不过,这其中还隐藏着一群想赚钱但对股票、基金知之甚少的"小白"。"前一天收益为正就买"蒋小姐是标准的文艺女青年,在本轮牛市来临之前,她从没有过任何理财经验。"朋友说我不适合炒股,推荐我买基金,我就买了货币基金和指数基金。"蒋小姐说,她买基金的标准是"前一天收益为正,名字看着顺眼"。在  相似文献   

4.
<正>场景一老太太离开家门,去楼下的市场买水果老太太来到一个小贩的水果摊前,问道:“这李子怎么样?”我的李子又大又甜,特别好吃。“小贩答道老太太摇了摇头,向另外一个小贩走去场景二又向第二个小贩问道:“你的李子怎么样?”“我这里有两种李子,您要什么样的李子?”“我要买酸一点儿的。”“我这篮李了又酸又大,咬一口就流口水……您要多少?”“来一斤吧。”老太太买完水果又继续在市场中逛  相似文献   

5.
笑一笑     
《光彩》2002,(3)
快嘴女人一个卖剪子的老头跟一位老太太讲价钱。卖剪子的说:“大嫂,我这剪子卖给你就是照本钱卖。若是挣你一点钱,我就算是你的儿子。”老太太有个儿媳妇,长得挺漂亮,听见卖剪子的说这话,噗哧一声笑了:“净想好事儿。”头一次看见一个妇人跑到法官那里,愤怒地说:“法官先生,有人骂我,说我像一头犀牛,我能不能控告她?”“当然能。她是什么时候骂的呀?”“一年以前的事儿了。”“那你早该控告她了。”“可是我昨天才第一次看见犀牛呀。”加深印象父亲教儿子,当教到“天”字时,为了加深孩子的印象,他就问:“你头顶上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上周,听朋友说起一件事。“这两年,买股票什么都不用看,只需要关注国家发改委是否又发布了什么区域振兴规划。”朋友小张,当年在学校读书时就开始炒股了。去年《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出台后,小张迅速跟进买入相关上市公司股票,结果,购进的这—批股票获得了非常可观的收益率。小张认为:“现在的K线图根本就不靠谱,国家的区域振兴规划才是风向标”。  相似文献   

7.
“投入”诚可贵“卖出”价不高赵连波“我不靠偷工减料发财,而靠货真价实挣钱;我不想一个早晨就腰缠万贯,只希望顾客天天买我的煎饼。”这是一个个体煎饼摊女主人的生意经。她的煎饼摊设在一个大企业的门口。原来与她“同一战壕的战友”还有三个,几番较量之后,那三个...  相似文献   

8.
<正>有一种现象:人们能看到很远很宽的地方,但对眼皮底下的东西却视而不见。这种不易看见的区域,生理学上称之为“盲区”。其实生意场上也常常会出现这种“盲区”。我的不少朋友时常在我面前做出一副肠子都悔青了的样子说:“我恨不得抽自己两耳光,好生意明明摆在我面前,该我赚的,咋就被别人抢走了?”的确,连我自己都犯过一次傻,要不然我的财富会多增加400多万。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事了。白老太太是我丈母娘的一个好朋友。在成都闹市春熙路服装一条街上,她有一座200多平方米的老房。老伴一去世,白老太太打算到孩子家去住。白老太太的意思是,到哪个孩子家住,房子就归谁。这下可好,几个孩子争得不亦乐乎。由于家庭内部矛盾激化,白老太太经常来我家向丈母娘倒苦水。有一天,她突然对我们说:“不闹了,都老实了。最后大家商量决定,把房子卖了,各家平分,他们挨个养活我。”说罢又特意对我说:“小邱,对外人我们卖15万,咱们不是外人。你要是买,我12万就卖。”我当时并没在意,那房子我倒有点印象,是成都古老的四间临街木结构小四合院,老房里面有个小天井。  相似文献   

9.
王小英 《网际商务》2004,(12):108-109
某日,负责微波炉终端管理的杨卫萍走进一家大型商场准备买面膜,一进门是玉兰油的专柜,她看都没看,因为她认为玉兰油是大众品牌,不太适合自己。她问门口的迎宾小姐:“请问SKⅡ专柜在哪里?”迎宾小姐告诉了她正确的方向。当她正准备离开的时候,玉兰油专柜的促销小姐马上过来拦住了她,很有礼貌地说:“小姐,冒昧打扰一下,请问你为什么不选择玉兰油试试呢?”  相似文献   

10.
从我上高小起,就认识了张桂花。那时,她还是一个扎辫子的少女,每天清晨在县城走街串巷提篮叫卖,每走十来步就吆喝一声“卖早点啊”。哥哥和我都爱吃油条,油条成了我们必备的早点。哥哥比我大5岁,买油条的任务自然是他的,买的日子长了,张桂花便将油条准点送达,生怕误了我们上学。那时,我和哥哥都称呼她“卖油条的”。从哥哥嘴里,我知道她是3公里外的城郊人,家里穷,上初一时就辍学了。从我上初中起,哥哥把买油条的任务交给了我。卖油条的少女也由步行叫卖改为骑自行车叫卖。我发现她口齿伶俐动作利索,来去匆匆,有时同屋内走…  相似文献   

11.
让我们坐下来静心听一个故事:上海某重点中学一侧,有个自行车摊,一位下岗女工靠每天收取自行车费来维持生活。每月末她总是拎着满满的一大布袋钱到保险公司为其女儿交保险费。当她忽啦啦倒出一包一分两分五分一角的硬币时,时常招来别人的嘻笑:你条件不好为何还要给女儿买保险?这位下岗女工笑笑说:“这是我看管自行车赚来的钱,为的是不让我女儿再受我这样的苦。”这是六年前一位保险业务员给我讲的一件真实的事情?至今回味,仍令我心悸!  相似文献   

12.
现实生活中,股票投资者委托理财公司代为炒股的情形相当普遍,对于双方之间的委托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学界和实务界有不同看法,并形成“京派、海派”两种代表性的观点。该文将分析两种观点的差别,辨析该类合同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13.
<正>很多人讲炒股,记住,天下没有人靠炒股发财,没有。要靠投资(才能赚钱),投资和炒股是有巨大差异。投资是你要对(资金负责),我们现在很多人买股票,从来不问别人,连公司做什么生意都不知道,反正听张三说要涨他就去买,那是肯定要死的。投资要研究多少东西啊,对不对?10月25日下午,马云在第三届世界浙商大会第三场论坛"新作为———创客好时代"上做了主旨演讲。马云认为,在经济好的时候,赚钱的企业不叫企业家,就像  相似文献   

14.
对对于经商的人来说,有人采访报道应该是求之不得的。然而,采访北京红墙生物公司总经理志新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每次我给她打电话,她都有些为难地说:“唉呀,谈什么呢?我真的觉得没什么好谈的。”好像接受采访比她去挣几百万元钱还难似的。在我第三次见她的时候,我终于从她嘴里挖出了一些零星的故事。她说:“我觉得,对我来说,无智谋就是最高的智谋。”  相似文献   

15.
马瑞芳 《市场周刊》2009,(2):108-108
《红楼梦》前八十回看下来,众人对贾母称呼什么?“老太太”。只有两人不叫贾母“老太太”,别出心裁另称呼。打秋丰的刘姥姥见贾母时创造个特殊称呼:“老寿星”。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被贾母知道了:说,她正想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儿”,要凤姐请了来她见见。平儿带刘姥姥到贾母的房间时,刘姥姥忙上来陪着笑,福了几福,口里说:“请老寿星安.”  相似文献   

16.
谈起自己的理财方法,在浦东张江高科园区一家电脑公司工作的刘斌总离不开一个“网”字:平时炒股用的是网上银行的银证通;查保单就上泰康在线;给远在江西的父母汇款是用招商银行的一网通;外汇、储蓄、债券、基金、收藏等方面投资理财的知识,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在网上轻松获得……  相似文献   

17.
老外炒股     
杰克是我们公司的外籍员工,一个30多岁的美国人。他看到我们公司人人都在炒股,也心动了,说想炒炒中国的A股。杰克对A股不太熟,想找一个经纪人帮忙,但一时找不到。于是,我问他准备投多少钱到股市,他说要投10万人民币。我笑说:“那你还不是跟我一样是个散户,还得靠自己。”杰克说在美国他也曾自己买卖股票,并  相似文献   

18.
一条街上有三家水果店。一天,有位老太太来到第一家店问:“有李子卖吗?”店主见有生意.马上迎上前说:“您看我这李子又大又甜,还新鲜得很呢!”没想到老太太一听扭头就走。店主纳闷着:奇怪啊.我哪里得罪老太太了?  相似文献   

19.
魏雅华 《商界》2004,(1):20-21
在杭州,有人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2001年,哥俩做生意,挣了30万元,一个分了15万元。哥哥去炒股,弟弟买了栋房。2003年10月,一结账,哥哥的股票还剩下不到6万元,弟弟卖了他的那栋楼,卖了整整56万元,还说卖贱了。  相似文献   

20.
“喂喂,打犹大吗?”我正闲得无聊的时候,片上寥寥可数的那几个家伙突然发来这一条信息。当然义不容辞地一口答应。“好!哪里见?”“2线,银行门口集合。”我风风火火地赶到集合地点的时候,却发现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我有点惊讶地坐在银行门口那个传说中可以问到称号进度的小妮子旁边。我不理她,当然她也不理我。终于,NO12345那家伙懒着脚步拖到了我的视线范围内。“啊……你这么早?他们还在准备料理呢。”我白了他一眼:“坐。”“嘿嘿,看你这么闲的样子,被老婆甩了吧?”“去。”我拿出剑晃了晃,“你兄弟我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