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改革的十六字方针:“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是国有企业改革走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因此,抓住机遇,在国有外经贸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外经贸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以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核心内容的企业组织形式。这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具有产权关系明晰,法人制度健全,政企职责分开,经营机制灵活,管理科学规范…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国有专业外贸流通企业基本完成了公司制改革工作,许多省级外贸公司实施了第二轮深化改革,从原来的全资国有改制为国有控股或相对控股甚至国有股基本退出的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体制变化、产权明析、法人治理结构初步完善,但真正能用足、用活体制优势,创新科学管理机制,使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持续发展基础坚实、后勤充足的公司屈指可数,笔者意在通过展示浙江省级专业外贸改革的轨迹,探讨一些"用活体制、创新机制"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3.
一、公有制企业推行公司制是改革战略的最佳选择 1.推行公司制的含义。公有制企业推行公司制是把原来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造成公司法人企业,即各种形式的股份制企业,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制企业的基本特征是:①是独立法人、自负盈亏、依法纳税;②拥有独立产权;③采用规范的国际会计核算制度;④公司有完整的组织领导体制;⑤按股份数额分配和按劳分配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正> 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加速外经贸企业的机制转换是外贸企业改革的方向。我天津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积极按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和《公司法》的规定,从理顺产权关系入手,着力实行制度创新,已按国有独资形式进行了公司制改造,并有幸成为外经贸部首家内部职工持股试点单位。于1996年1月17日被正式批准成立天津食品进出口股份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正试图通过外贸体制的改革,提高企业竞争力,以迎接进入“世贸组织”后国外竞争者的挑战。以公有制为主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国有外贸企业改革的方向。只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真正把国有外贸企业办成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国有外贸企见的经营机制,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对现有外贸企业进行变革就必须从产权入手,正确界定国有外贸企业的存量资产权属,理清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和国家终极所有权。通过两权分离建立外经贸行政管理部门与…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20外年来,我国的外经贸企业有了很大的变化,成绩是巨大的。但国有外经贸企业的现状仍不心尽人意。本文认为,加强产权制度改革是解决国有外经贸企业深层矛盾的必然选择。外经贸企业改制应注意吸收内部职工持股、与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相结合、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7.
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仅是报刊业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对他们来说,下一步最重要的是选择发展方向,进行股份制改造、公司制改革,加强公司内部治理,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并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实现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形成合理的股权结构,从而不断解决报刊出版业在领导体制、用人体制、激励机制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  相似文献   

9.
<正> 集约化经营要求企业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挖掘潜能,增强活力,提高效益。这是国有外经贸企业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紧迫要求由粗放型经营转向集约化经营 国有外经贸企业粗放型经营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外经贸企业经营以完成国家下达的指令性进出口计划为目标,长期实行由国家统收统支、统负盈亏的财务体制,权责利不统一,“吃大锅饭”,  相似文献   

10.
<正>按照《关于加快推进国有文化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文改发〔2017〕12号)精神,各级国有文化资产监管机构监管的国有文化企业2018年底前要基本完成公司制改制,这其中国有文化企业中大部分是出版企业。我国的出版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具有十分浓厚的计划经济和行政色彩,在2010年按要求出版社全面完成转制工作。2017年,全国出版新版图书255106种,总印数22.74亿册(张),总印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有林权改革,森林经营主体开始分化,挑战原有的管理制度和经营机制,使得多年来国有林经营主体单一格局得以打破.林权改革,是一个明晰产权的过程,林权改革的实质就是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转让、分化的过程.协调林改后相关主体利益关系,应进一步明确个人产权主体的权利,分化国有森工企业职能,理顺林业企业和林业经营个人的管理机构,建立适应林业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论国有外贸企业产权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产权明晰化既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又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首要和中心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发育的微观基础。基于这一认识,外贸产权改革的直接目的应该是正确界定国有外贸企业的存量资产权属,理清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和国家终极所有权,通过两权分离建立外经贸行政管理部门与外贸企业的管理“隔层”,从根本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外经贸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外经贸企业经营的条件和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机遇和挑战,从加强财务管理入手,是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和实现两个转变的有效途径。一、创造良好的企业理财环境(一)加强财务管理,必须有企业领导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国有外经贸企业实施公司制的实践,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公司设立中的缴纳出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强调必须严格执法,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  相似文献   

15.
国有独资公司是《公司法》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革而设计的一种公司组织形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有限责任公司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国有独资公司在我国传统国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简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国有独资公司建立的法律依据,从理清国有独资公司产权关系、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人本管理等几个方面对国有企业进一步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在各项改革以至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具有突出重要的地位。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它的提出,标志着我国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指的是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而建立健全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又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正面临着一场企业制度创新浪潮。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作为公司组织与管理制度的核心—公司领导体制又直接关系到公司各方实现其最终目标。本文试图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司领导体制。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年来,广东国有外经贸企业从广东的实际情况出发,锲而不舍地深化改革,以改革求发展,推动了对外经济贸易的较好增长。 1999年以前,广东国有外经贸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成绩表现在: 一、大企业集团组建和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广东国有外经贸企业的改革是从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19.
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进一步明确国家和企业的权利和责任。国家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  相似文献   

20.
<正> 笔者针对湖南省对外经贸业务管理的现状,提出以下建立湖南省外经贸财经支持体系的具体建议: 一、加大对国有外经贸企业改革的支持力度,积极实施湖南省外经贸主体多元化战略国有外经贸企业一直是且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是湖南省外经贸的主力军。鉴于国有外经贸企业历史包袱沉重、业务日趋萎缩、人才面临流失的现状,有必要用更多的财经政策支持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