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建立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基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中国与新西兰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经济合作,并借助贸易强度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分析工具,定量地说明了中国和新西兰之间的经济关系.结果表明,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是建立在双方良好的经贸关系及较强的互补性产业结构基础上,双方进一步开展经贸合作有深厚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贸易在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中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CAFTA的建设又将农业定为重点合作领域之一。本文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利用ECA指数分析双方的农产品贸易情况,以此提出促进双方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疆与俄罗斯贸易互补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妍 《新疆财经》2009,(2):61-65
在2000年-2007年间,中国新疆与俄罗斯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且增长势头强劲,这主要归因于中国新疆与俄罗斯在贸易领域内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利用贸易强度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劣)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等分析工具,定量地说明了中国新疆与俄罗斯之间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和贸易互补性的强弱程度。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美国货物贸易互补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中美贸易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两国之间存在着贸易互补性。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借助贸易强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专业化系数等分析工具,定量地说明了中美之间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互补性的强弱程度及互补性的性质。结果表明,两国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贸易联系和持久的互补关系,这是中美贸易关系的主要方面,也应该是中美双方客观地看待和处理双边贸易竞争与摩擦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GL指数)计算了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结果表明SITC第0类的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SITC第1类、SITC第2类以及SITC第4类产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同时,本文还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规模经济、GDP、外国直接投资等。  相似文献   

6.
中俄贸易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面对中俄之间经贸关系落后于政治关系,中俄贸易严重滞后于中美贸易、中日贸易的现实,有学者质疑中俄贸易的互补性和发展的潜力,部分市场主体也对进军俄罗斯市场心存疑虑。本文通过贸易结合度、RCA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经常市场份额模型等一系列指标和模型,对中俄贸易测算分析,结果显示,中俄间贸易互补性极强,双方贸易发展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7.
“金砖四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RCA指数、CEP指数、ES指数和TO指数等组成的多层次分析框架,分行业分析和探讨了2006至2008年间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的服务贸易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中俄贸易产品结构,并对中俄贸易结合度和双方贸易优势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中国对俄贸易产品结构趋于优化;中国对俄罗斯贸易结合度呈平稳上升趋势,但俄罗斯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则趋于下降;双方产品贸易竞争优势各不相同,互补性趋势越来越强;中俄贸易深入合作潜力极大。  相似文献   

9.
中国保险服务贸易总量增长迅速,但逆差额却逐年递增,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优势并不突出。相比之下,美国保险服务贸易虽然也是处于逆差状态,但其保险服务贸易的发展质量远远高于中国。通过对两国保险服务贸易的国际出口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比较和对美国保险服务发展模式的研究,分析中国保险服务贸易的竞争态势。并从监管机制、产业政策、保险业务创新及扩大产业内贸易等多个方面提出竞争策略,为中国保险服务贸易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0.
韩晓璐 《中国经贸》2012,(10):10-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也成为衡量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分析北京服务贸易现状并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计算北京服务贸易竞争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北京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并对北京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系统考察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环境污染的影响,本文依托中国30个省份2000—2009年的数据测算出考虑坏产出的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对加工贸易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效应展开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加工贸易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倒U形关系,当加工贸易占货物贸易的比重超过0.35时,加工贸易将对中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效应。与此同时,出口和进口在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决定中有着完全相反的作用。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调整外贸模式、完善产业政策、协调区域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环新疆经济圈视角下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潜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远  龚新蜀 《改革与战略》2009,25(2):109-112
文章在对环新疆经济圈和对外贸易发展潜力两个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之上,构建了环新疆经济圈视角下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潜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综合指数的评价方法,探讨了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潜力的趋势,最后提出了将对外贸易发展潜力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邓军  王丽娟 《改革》2012,(7):96-103
利用中国与17个主要贸易伙伴国1995~2008年的投入产出表和分行业双边进出口贸易数据,测算不同时期的双边生产分割程度。然后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综合分析了影响国际经济周期协同的决定性因素。研究发现,贸易在影响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国际经济周期协同中存在两种不同方向的作用机制:以双边生产分割程度度量的互补品贸易对经济周期协同存在正向影响,而以双边贸易强度指标度量的替代品贸易对经济周期协同存在负向影响。同时研究还表明,双边金融整合程度对国际经济周期协同有正向影响,而产业结构相似性对国际经济周期协同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测度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芳 《科学决策》2010,(11):33-43
本文主要运用近年来我国和世界运输服务贸易强国的各类运输服务贸易进出口数据,借助国际市场占有率(MOR)、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等指标,来综合测度和分析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较低,但整体上呈上升趋势,未来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来分析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不高的主要原因,提出必须在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大型企业和大型运输企业的联合,加强综合物流设施的建设,加强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等方面采取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汇率制度、利率水平、国际贸易、投资群体等方面,分析香港股票市场所处的宏观管理运行环境,考察香港和美国的密切经济关系,研究全球一体化不断加深的情形下香港、日本和美国股市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三大市场的动态关系依然存在;但恒指跟上证指并不存在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16.
Summary This note argues that the inadequacy of the GL index to correctly reflect the level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n presence of trade imbalances may partly be due to measuring intra-industry trade between countries with large differences in economic size. Several adjustment procedures have been suggested in the literature but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none of the alternative measures seem capable of eliminating the problem. A new measure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s proposed in which the bilateral level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s divided by the total number of products traded between two countries to yield an average level of intra-industry trade per product. This measure may also be applied at industry level, and in contrast to the GL index, it i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actual level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n studies of intra-industry trade, one should cautiously interpret the GL index since it may give a false picture of the extent and the volume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f the standard GL index is used, it is suggested that also alternative measures of intra-industry trade are employed to complement the GL index in order to correctly observe the true extent of intra-industry trade.  相似文献   

17.
商品质量、市场信心与出口贸易关系是近些年学界及实务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不断增加的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因素,落实"质量强国战略",走提质增效及可持续发展的出口贸易之路,客观上要求构建科学有效的出口评价体系。文章导入绩效评价理念,融合财务、战略、质量、信心等维度,建构出口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这一体系,对2013-2018年广东出口消费品行业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出口商品质量显著正向影响出口绩效,出口市场信心对出口绩效存在正相关,并在前两者关系中产生正向中介效应。同时,异质性检验表明,相较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商品质量与出口绩效相关性更大,超大型企业和微型企业质量与出口绩效相关性更强。由此,追求出口绩效提升,宏观层面应出台导向性对外贸易政策,强化政策的可预期性,以增强企业对出口市场的信心;中观层面应提高出口商品质量标准,加强出口标准服务与质量监管;微观层面应引导出口企业更加注重国际标准的认知和执行,坚持与兑现顾客满意的市场理念。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划分上海和香港两地经济发展阶段,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贸易竞争优势指数等指标,对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沪港两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上海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香港经验对上海服务贸易发展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引入货物贸易开放度、服务贸易开放度、外商直接投资开放度三个开放度指标,而后采用两变量VAR模型分析1984-2003年20年间我国各对外贸易开放度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向交互响应作用,而且二者长期响应作用的程度更显著、更稳定。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下,上海合作组织的经济功能显得日益重要。基于上海合作组织这一强大的平台,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双边贸易日益增强,但竞争力依然有限。本文借助市场占有率指数和贸易竞争力优势指数(trade competitiveness,TC)等分析工具,对1996年以来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贸易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衡量了中国与这三国不同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得出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较强的优势,应进一步加强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开发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