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笑一笑     
《光彩》2000,(3)
不得其解一个犯人问狱卒 :“牢房窗户为啥要装铁栅栏?”狱卒答 :“为了安全可靠。”犯人说 :“牢里有舍好偷的。”无题每个人都有他的办事效率。4只乌龟在一起打扑克 ,突然发现啤酒喝光了 ,大家凑了一些钱 ,请年轻的乌龟去买啤酒。两天过去了 ,他还没回来。“他准是带着我们的钱逃跑了。”一只乌龟说。“又说这种话 ,我干脆不去了!”年轻的乌龟在门外叫道。斗牛房客 :“真不像话!昨天夜里我在房间里看到了一群老鼠在打架。”房主 :“这么便宜的房租 ,您还想看什么 ,看斗牛……”(言之荐)不准吸烟在列车上 ,一位旅客对另一位旅客说 :“…  相似文献   

2.
特许趣事     
《连锁与特许》2006,(10):72-73
势力一位税务官走进一家咖啡馆。一个穷苦的老人一见到他就害怕,马上对店老板大声喊:“老板,快给这位先生——我们的税务官来杯咖啡!”旁边一个人听后对他说:“你还不知道吧,他已经不是税务官了。”“是吗?”老人大为惊诧。他马上又大喊了一声:“老板,刚才要的那杯咖啡不要了!”昨日价格托米总是到同一家面包连锁店买面包,这天,他照例拿出两个便士放在柜台上,说:“请拿一块蛋糕。”店员说:“托米,现在这种蛋糕要两个半便士了。”托米说:“什么时候涨价的?”店员说:“今天早上。”托米说:“哦,那就给我拿一块昨天晚上的吧。”秤坏了有一天,一…  相似文献   

3.
笑一笑     
《光彩》2004,(12)
回敬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见一小儿可欺,便说:“喂,小子,我认你做干儿子吧?”小儿漫不经心地回答道:“对不起,你迟到了,去年我就已经被你爷爷认去了。”起床母亲再一次叫儿子起床:“小明,好孩子,该起来了,你听,公鸡都叫了好几遍了。”“公鸡叫与我有什么关系?我又不是母鸡。”醒酒的东西“我想我是喝多了,”老刘对招待说,“给我拿点什么醒酒的东西吧。”“好的,”招待说,“我这就去拿账单。”不打自招一个抢劫犯在纽约法庭受审,法官问他能否说英语,他说只会一点。法官又问:“你能用英语说什么?”“把你的钱交出来。”差使“谁喜欢音乐,向前…  相似文献   

4.
咖啡与名人一位维也纳艺术家说:“我不在家里,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巴尔扎克每天都饮用大量咖啡。他认为咖啡有助于灵感的发挥。他说:“一旦咖啡进入肠胃,全身就开始沸腾起来,思维就摆好阵势,仿佛一支伟大军队的连队,在战场上开始投入了战斗。”萨特和西蒙·波娃当年经常在巴黎花神咖啡馆(CafedeFlore)二楼的一个靠窗的位置约会,他俩每天坐在那里交谈、写作。1689年,巴黎第一家咖啡馆普各伯咖啡馆(CafedeProcope)开业。在普各伯咖啡馆二楼一个靠窗的角落里,至今还保留着一张“海明威之椅”——椅背的铜牌上刻着海明威的名字。18世纪初,普各伯最重视的座上客是作家伏尔泰,这位法国大文豪总像赌徒似的戒不了咖啡瘾,据说他每天都要喝上四十杯咖啡。海明威在巴黎丁香园咖啡馆用两星期的时间写了《旭日依旧东升》(TheSunAlsoRises)。康德,在早年时对咖啡并不太嗜好,但在晚年时,却对咖啡怀有特别强烈的依恋。拿破仑一生喜爱喝咖啡,他形容喝咖啡的感受是:“相当数量的浓咖啡会使我兴奋,同时赋予我温暖和异乎寻常的力量。”1732年,德国作曲家巴赫作“咖啡大合唱”(CoffeeCantata),讲述一个年迈父亲劝说自己女儿戒除饮用咖啡习惯的故事。但巴赫本人却不仅爱喝咖啡,而且也劝别人喝。音乐  相似文献   

5.
作文课上三则消息令人触目惊心。日本人发明了一次性筷子机 ,但却颁令不能砍伐本国的树木 ,只准进口中国等国家的木材 ,虽然他们的森林覆盖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 6 5 % ,而中国只占 1 3%。法国人说“人头马”、“路易十二”,这些酒太贵了 ,我们喝不起 ,让中国人去喝吧。于是 ,这些洋酒流入中国市场。美国人说 ,在吃喝上 ,中国是第一世界。看完后不由得掩卷深思。日本人发明一次性筷子机 ,为什么不砍自己国家的树木 ,却允许中国的树木进口 ?法国人生产了名酒 ,却说买不起名贵的酒 ,让中国人去消费 ?直截了当的美国人干脆说 ,中国人最讲吃喝。谁…  相似文献   

6.
语录     
《浙商》2012,(7):22-22
“三公消费禁止喝茅台?那么我请问你,三公消费应该喝什么洒?我们省委书记也说过了如果三公消费不喝茅台,那么你去喝拉菲吗?”  相似文献   

7.
幽默故事     
《商业时代》2004,(10):46-46
■□晕车交警看到一辆车走z字,便把这车拦下来。司机晕晕忽忽走下来,警察便问:“喝酒了吧?”司机一张嘴刚要说话就吐了,警察皱了皱眉头说:“喝这么多还敢开车,不要命了。”司机好不容易吐完了,对警察说:“我没喝酒,我晕车。”■□额外配件玛丽第一次自己驾驶汽车。路上突然听到  相似文献   

8.
吴瑞卿 《新商刊》2000,(7):42-43
附着在商品上的商标是商品的牌子,它是区别商品来源和服务提供的一种标志,它一头联系产品,一头联系消费,当产品之问的差异缩小趋于同质化时,品牌就取代了产品的本质,而提供消费购买的理由和保证,就像消费买方便面时,不说“买方便面”而说“买康师傅”,喝速溶咖啡时不说“喝咖啡”而说“喝雀巢”。产品与产品的竞争变成了品牌与品牌的竞争。  相似文献   

9.
英雄与门     
<正> 有一位青年人,经过3个月的跋山涉水,在深山里的一间小木屋里,终于找到了日思夜想的智者。青年人走上前去敲门:“我不远万里而来,就是想弄明白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成为正在的英雄?”智者在屋里面说:“现在晚了,你明天再来吧!”第2天一早,年青人又去敲门。智者说:“现在太早了,我还没到起床的时候,你明天再来吧!”第3天一早,年青人又去敲门。智者说:“现在你来得太迟了,我要去晨运,你明天再来吧!”青年人第六次去敲智者的门时,智者又说:“我要休息了,你明天再来吧!”青年人怒从心起,大声说:“每次你都这样推三推四,我何时才能成为真正的英雄?”青年人说着踢开了智者的门,直冲进屋里去。智者笑眯眯地看着怒发冲冠的  相似文献   

10.
“小伙子,我已经把50美元交给您了。”一位中年妇女在一家超级市场的收银柜旁边对一个名叫伍道夫的收银员说。“尊敬的女士,我可没有收到您付的钱呀!”他答道。中年妇女很生气,脸涨得红红的。伍道夫提议说:“我们超市安装了自动监视设备,一道去看看现场录像吧。这样一来,事情不  相似文献   

11.
喜爱运动的白领小孙每周都要去运动场打两小时羽毛球,而每次必备的运动饮料正是一农夫山泉天然水。问他为什么只选择这个牌子的饮料,他说了两个字:“责任”。“责任?”记者以为自己听错了,喝瓶水能体现什么责任?小孙笑笑,然后指着瓶子上的红色标签上的一段话说:“你看,我每喝一瓶天然水,农夫山泉都会为水源地的贫困儿童捐献一分钱。我个人的能力虽然有限,但是通过多买一瓶水就能帮助贫困孩子,这让我很高兴!”  相似文献   

12.
七个电话     
福旺老婆兰香老打比方说村里哪个哪个有钱,福旺一气之下就出去打工了。到了南方,福旺给老婆打来了第一个电话:“老婆,我到广州了。我不信我就混不出个人样来,我哪儿比别人差?我福旺非混个人样给人瞧瞧!”兰香叮嘱说:“带出去的钱你要放好。”半个月后,福旺打来第二个电话:“兰香,这外头真不是人呆的地方!我钱都花光了,工作还没找到,连吃饭的钱都借不到,我想你,这工我不打了!”兰香说:“真找不到工作你就回来,人家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的狗窝。”三天后,福旺又打来第三个电话,说:“兰香,我找到工作了!我说是吧,我就不信我在外混不出一点名堂?…  相似文献   

13.
A 一只狼吃饱了,安逸地躺在草地上睡觉。另一只狼气喘吁吁地从它身边经过,这使它十分惊奇,它问:“你在追赶羚羊吗?”“不是!”“有人在追赶你吗?”“没有!”“那你为什么没命地奔跑呢?”“听说狮子要来了。”听了这话,它放下心来:“狮子是我们的朋友,有什么可怕的呢,你去跑你的吧,我要睡觉了。”后来,狮子真的来了,整个草原上的羚羊的奔跑速度也因此变得极快,这只狼不再那么容易得到食物了,不久便饿死了。 “适者存,怠者亡”。两只狼不同的命运是必然中的必然。生于安乐,就不  相似文献   

14.
古瓶     
厂子不行,父母都下岗了,一家人的生活没着落,父母急。  父亲说,我们也开家饭店,如今饭店的生意还好。  母亲不同意,开饭店至少得上万块钱,我们哪里有那么多钱?  可以去借。  若饭店办砸了,拿什么还?到时一家人喝西北风去?  父亲后来又同母亲商量过几次,母亲仍不同意。  这天吃晚饭时,父母正长吁短叹,祖母来了。祖母手里拿只粗瓷花瓶,说,你们开家饭店吧,没钱先可借钱。饭店万一办砸了,就拿我这古瓶卖,这古瓶市场上卖两、三万块钱。  这古瓶哪来的?真的这么值钱?父亲激动得声音都抖了。  娘家陪嫁的……这古瓶,我先保管。…  相似文献   

15.
幽默与笑话     
一样好在围场中 ,一个年轻美貌的女驯兽师正表演精彩的一幕 ,她把糖果含在唇间 ,狮子从她的嘴里把糖果取出。众人对于这位姑娘的胆识大为惊叹。“啊 !我也能这样做 !”一个年轻人高声叫道。“你” ,女驯兽师得意问 :“你做起来 ,一定做得很巧妙吧 ?”“是的 ,是的 ,我肯定……我能做得像狮子一样的好……” 天天散步我家邻居的一对夫妇 ,年逾七旬 ,依然身强力壮 ,恩爱异常。他们结婚五十周年纪念那天 ,有人问老先生健康的秘诀 ,他说 :“每次太太和我吵架 ,我就出去散步。我今天能这样健康 ,都是因为五十年来 ,大部分时间都在做户外运动。 等候锁门一个竞选议员的人 ,在政见会上发表演说时 ,哩嗦 ,讲个不停 ,听众们不耐烦地渐渐都走了。最后 ,只剩下了一个人。演讲人把话讲完 ,走到唯一的听众面前道谢 :“谢谢你捧场到底。”“请不要客气 ,”那人说 :“我是这里的管理员 ,在等着锁门。” 喝稀有个人听说他的朋友张安很吝啬 ,就专程到张安家去试探。叙谈中 ,张安见佣人端上来的是两蛊香茶 ,就皱着眉头对佣人训斥起来 :“你明知我生来爱喝稀的 ,干吗要放这么多的干茶叶 ,是想噎死我吗 ?”说着起身将茶水倒入自己的盅里 ...  相似文献   

16.
我老婆的老家那个地方有句顺口溜,是描述过好日子人的生活状况的,叫做:“吃不愁,喝不愁,捋着胡子喝香油。”乡亲们觉得香油是好东西,不愁吃不愁喝还能天天喝上香油的日子能差到哪里去?不知怎么回事,每听到这话时我就很不应该地联想到我们的某些垄断行业的好日子,尽管人家肯定不会天天喝香油这种低层次的东西,再说香油也不是保健饮料。我自己也觉得滑稽。  相似文献   

17.
特许趣事     
《连锁与特许》2004,(3):6-7
吃 整 鸡有一天,张先生接到公司的任务到上海出差。张先生到了上海,接待他的是一位女经理姓王。当时,肯德基店很少,请客能在肯德基也算比较有派头。于是王经理提出请张先生去肯德基。走进店里,服务员说:“欢迎光临!请问要点什么?”张先生看看王经理,王经理说:“您要吧。”张先生便向服务员说:“我要只整鸡。”服务员“啊”了一声,想笑又忍着没笑,王经理马上上前说:“吃不了那么多,要一对辣翅、一只汉堡、一包薯条……就可以了”张先生总觉得有点不对,但也没再想当时的情况。过了好几年,肯德基店在全国慢慢多了,张先生去肯德基的机会也多了,…  相似文献   

18.
笑一笑     
《光彩》2002,(8)
恋爱都是这样的镜头一:“今天晚上咱俩吃点什么?”“随便。”“吃火锅吧。”“不行不行,吃火锅脸上要长痘痘。”“那咱们吃川菜。”“昨天才吃的川菜,今天又吃……”“那吃海鲜去。”“海鲜不好,吃了怕拉肚子。”“那你说吃什么?”“随便。”……镜头二:“咱们吃完饭干嘛?”“都行。”“看电影如何?好久没看电影了。”“电影有啥好看的?耽搁时间,看完电影好好的一个晚上就没了。”“那打保龄球,运动运动。”“大热天的,运什么动啊?不嫌累啊你?”“那找个咖啡厅坐坐,喝点水。”“算了,晚上喝咖啡影响睡眠。”“那你说干嘛?…  相似文献   

19.
借钱     
我和先生开了一家制衣公司 ,奔忙多年 ,没挣下几个钱 ,倒落下了不少虚名 ,亲戚朋友见了面就说 :“老板来了。”我们是个大家庭 ,大哥在国有单位工作 ,嫂子总嚷嚷钱少 ,那天我一高兴 ,随口说了句 :“将来小薇上大学的钱我包了。”但从那以后 ,每次见面嫂子总当着我的面教育孩子 :“小薇 ,好好学 ,别让姑姑失望。”我实在弄不清她是在提醒孩子学习 ,还是在提醒我别忘了拿钱。前几天 ,我和先生去婆婆家。饭桌上 ,婆婆给我夹了一只大虾说 :“多吃点 ,这个家就靠你们了。”我说 :“哪能这么说呢?”婆婆皱起了眉头 :“真的 ,你看 ,你妹妹现在又下…  相似文献   

20.
色彩的妙用     
日本东京市三叶咖啡屋老板善于精打细算,他对30多位朋友进行了一项有趣的实验每人都各自喝了4杯完全相同的咖啡,但盛咖啡的杯子颜色则不同,分别为:咖啡色、红色、青色和黄色。试验的结果,居然对完全相同的咖啡得出迥异的评论:对咖啡色杯子里的咖啡,2/的人都说:“太浓了”;对青色杯子均异口同声地说:“太淡了”;对黄色杯子里的咖啡大部分认为:“不浓,刚好”;而对红色杯子的咖啡说“太浓了。”的10人之中占了9人。三叶老板依据这次试验的结果,想出了节省咖啡用料的方法。这方法其实很简单:将咖啡屋里的杯子一律改用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