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中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础中国与蒙古国建交65年以来,两国关系虽然经历过一些曲折,但是睦邻友好一直是主流。早在1949年10月16日中蒙两国就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1960年签订《中蒙友好互助条约》,1962年签署了《中蒙边界条约》。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中蒙关系也进入低谷。1990年中蒙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后,1994年修订并重新签署了《中蒙友好合作关系条约》。2003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对蒙古国进行国事访问,中蒙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2011年,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3年,中蒙双方签署了《中蒙战略伙伴关系中长期发展纲要》。2014年8月21至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蒙古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习近平与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进行了深入会谈,会后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国关于建立和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把中蒙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2.
王其格 《北方经济》2016,(10):59-61
中蒙两国共有4710公里的陆地边界,是山水相连、人文联系密切的友好邻居、友好伙伴.特别是2014年8月习近平主席对蒙古的历史性访问,使中蒙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动两国各领域的合作、交流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贸》2014,(17):13-14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21日在乌兰巴托签署联合宣言,宣布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其中,两国在经贸领域达成的一系列重要共识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4.
闫竞 《科学决策》2006,(3):17-18
近年来,中印关系不断深入发展,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呈全面展开之势。特别是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印,中印建立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为密切中印关系揭开了新篇章,中印关系正朝着务实、理性、互利、双赢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加强中哈合作共创优质双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最早承认哈萨克斯坦独立的国家之一。1992年1月,中哈签署了《建交联合公报》,这是中哈关系史上第一份标志性文件。从此,双方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两国高层交往密切。2005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了哈萨克斯坦.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连续两次访华,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建立和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拟于2006年在哈萨克斯坦举办“中国文化节”活动,2007年在中国举办“哈萨克斯坦文化节”活动。目前。两国已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两国以“上海合作组织”为平台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其中经贸方面的合作取得重大进展。2005年两国贸易额达51亿美元.增长52.6%。两国合作现已进入一个双边贸易大幅提升、相互投资逐步增加、科技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贸》2014,(13):27-28
蒙古地处亚洲中部,属内陆国家。北与俄罗斯西与哈萨克斯坦接壤,其他均与中国相邻,中蒙两国边境线长达4676公里。随着中蒙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以及中长期发展纲要的签署,中蒙两国的经贸合作在矿产资源、基础设施、双边贸易、金融合作四位一体、统筹推进的思路下迎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蒙古国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之“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国家。蒙古国的生态安全,特别是中蒙跨境地区的生态安全形势比较严峻,对中蒙两国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中蒙两国进行生态环保合作,是维护两国生态安全、保护生存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的需要。因此,对蒙古国的生态安全形势及中蒙生态安全合作进行研究,对中蒙两国发展战略对接,共同治理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赵宇  李斌 《中亚信息》2010,(6):13-13
“胡锦涛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具有重大意义,它为中哈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掀开新的一页”,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周力日前在接受中国驻哈媒体联合采访时强调说。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了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大力加强中越双边经贸合作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进一步维系和发展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物质基础与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贸》2005,(12):78-79
正值中国和加拿大建交35周年之际,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5年9月8-10日对加拿大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8年来首次访问加拿大。胡主席此次访加取得了圆满成功。两国将在能源和贸易领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深化对双方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的经济关系。加拿大总理保罗·马丁也表示,两国关系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要过。  相似文献   

11.
从1997年到2010年,英国工党执掌政权长达13年。中英关系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两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动了双边关系不断向前发展。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英国进一步认识到中英关系的重要性。尽管双方在某些问题上仍存在一些分歧,但双方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友好合作是两国关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2.
<正>为落实中白两国元首共同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发展两国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深化重庆市同白俄罗斯经贸合作,重庆市商务委员会于6月29日至7月1日在白俄罗斯明斯克中白工业园成功举办2023渝贸全球·重庆出口商品(白俄罗斯)展览会。此次展会旨在搭建企业展览展示及对接交流平台,进一步提升重庆与白俄罗斯经贸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非洲有着浓厚的传统友谊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成立了中非合作论坛,构建起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各领域合作取得显著成果。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非关系已经进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四川与非洲在资源上有一定的互补性,促进四川走入非洲、促进巴蜀地区与非洲国家交流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珊娜 《北方经济》2016,(6):79-80
中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
  蒙古国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邻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历史、文化渊源。中国与蒙古国山水相连,边界线长4710公里。在中国17个陆上邻国中,蒙古国是与中国陆地接壤最广的国家。上世纪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一直过度依赖于苏联的蒙古国也与中国的关系走向恶化。直到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中蒙关系开始和解,就此两国翻开了新的一页。蒙古国由于地处中俄之间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冷战后又成为世界主要大国争取的目标。美、日等西方主要大国不断拉近与蒙古国的关系,利用蒙古国特殊的地理位置监视中国、制衡中蒙发展。所以同蒙古国发展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独立、稳定的蒙古国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发展,也可以成为中国北方的一道稳定屏障。  相似文献   

15.
陈旻 《魅力中国》2014,(7):98-98
中韩两国大众文化交流发展快速平稳,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理解,促进了两国关系的友好,但同时也呈现出“韩流”强劲、“汉风”势弱这一不平衡局面。本文拟通过对两国大众音乐文化交流现状的把握,分析这一局面背后的原因,从而为两国文化友好交流和我国音乐文化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战后中日关系中的民间交流:特征、作用与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特殊的中日关系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民间交流(外交)”作为非正式外交渠道在外交中具有特殊的双重意义。但是,民间交流或曰民间外交并不能完全代表中日外交关系的全部过程,它仅仅反映了中日关系发展的一个侧面。对中日关系正常化实现之前,“民间交流”与政府间外交的相互关系如何评价?如何看待“民间交流”在国家关系非正常 时期的地位与作用?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认识的变化曲线,即“民间交流”的涨落轨迹是否与中日两国关系发展的脉络相一致?制约和影响“民间交流”的因素有哪些方面?等等,这都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内贾德执政以来的伊朗与美国关系可分为布什时期与奥巴马时期,两个时期各有特点,但实质还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布什时期,美伊都采取强硬与对抗政策,两国冲突不断;奥巴马上台后,对伊朗实施接触政策,美伊关系有所缓和。本文探讨了伊美关系的特点,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因素,并分析伊美关系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8.
央视新闻曾报道,韩国首位女总统朴槿惠当选就任不久即访问中国。两国领导人对发展中韩关系达成高度共识,并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随后,习近平主席欣然应邀回访韩国,更推进了两国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全球竞争力在金砖国家中排名第三。随着中国与南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建一,两国双边贸易发展迅速,在能源资源、制造业和金融领域等方面的投资合作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20.
中日经贸关系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的30年间,双方的经贸合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尽管也发生过摩擦和纠纷,但笔者认为,两国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经济互补关系和相互依赖关系:中国需要日本的资本、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经验等:日本需要中国的劳动力、土地、市场、能源和原材料等.在经济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的21世纪。两国在经济方面加强相互依赖、发展两国的经贸关系对全面加深两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