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旅游的本质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的本质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随着旅游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的日益凸显,进一步明确旅游的本质已成为旅游学界与业界共同致力的课题。综合当下有关旅游的本质的研究基础,遵循认识事物本质的一般规律,对旅游的本质进行再探讨就显得非常有意义。在前述分析探讨的基础上,提出旅游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出于愉悦需要的满足而暂时到异地进行现场审美体验的特殊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通过行为学、心理学及马克思唯物哲学等学科分析认为,人类旅游的动力机制基于人类超区域的休闲需要和区域间休闲资源的差异性和互补性的共同作用.人类的休闲需要是旅游产生的根本动力,区域间体闲资源差异性和互补性的存在是外在动力.在此基础上得出,旅游的本质是人类通过跨地域移动的方式以满足自身超地域休闲需要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休闲是人的存在方式和自由生命状态,它充分体现着人的本质,是对人性的一种回归.旅游更是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人性的发展,并逐渐成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随着休闲时代的临近,休闲与旅游的关系日益紧密,旅游也愈加成为人们休闲的重要方式.而就旅游的本质而言,休闲旅游是人类旅游活动达到最高境界的途径,休闲充分彰显着旅游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试论旅游的本质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旅游词源学意义出发,对旅游的本质与特征进行了解释。认识与理解旅游的本质属性应该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旅游者的出游动机与旅游之后的最终感受。旅游的本质是体验,是一种在异地进行的短暂休闲体验活动。分析和探讨旅游的特征,应该遵循从旅游者视角出发的原则和体现旅游整体的原则。旅游主要有暂时性、异地性、休闲性、消费性、社会性、综合性特点。对旅游的本质与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体验的质量和旅游业的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5.
旅游研究方法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直以来,旅游学科缺乏完整的研究方法体系,制约了旅游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和发展。旅游研究方法体系的提出,既是旅游实践和理论研究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旅游研究方法体系创新的要求。从旅游现象的综合性特征出发,借鉴相关学科研究方法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在对前人研究方法成果作系统归纳、总结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和构建符合旅游理论研究和分析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6.
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事件及事件旅游(Event&EventTourism,简称E&ET)已经成为西方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西方主要国家事件及事件旅游的相关研究方法进行了整理介绍,归纳出社会学、影响研究、决策研究IPA方法、统计和抽样、三角剖分研究及互联网运用等6大类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旅游本质认识的旅游教育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当前旅游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旅游是一种精神层次的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具有愉悦目的的旅行,基于此认识,认为旅游管理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刨造性的工作,使得旅行者获得高品质的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8.
旅游学研究的核心是对旅游这一社会文化活动的科学阐释和理性引导。通过逻辑分析确认了旅游愉悦体验的本质,明确了旅游的概念与范畴;并应用泛系分析理论重新构建了由吸引系统、体验系统和生产系统三大模块构成的旅游学学科体系;然后结合社会需求构建旅游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组合模式。修正了学术界关于旅游范畴、学科体系、专业设置模式等方面的某些观点,认为旅游学作为二级学科应放在一级学科社会学类下面,并提出不同学科按照逻辑关系与现实需求灵活组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旅游市场需求和旅游活动类型的多样化,一种兼具旅游属性与公益属性的特殊旅游活动类型即公益旅游成为时尚,且日渐得到旅游市场的认可与青睐。所谓公益旅游,即通过参加带有公益元素或以公益为主的旅游活动,使旅游者在得到旅游体验的同时,增长见识,丰富阅历,接受户外教育,提高综合素质,是一种特殊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特殊旅游形式。其旅游动机是通过旅游满足自身参与公益的需求,最终实现自我发展;其参与主体必须具备人文关怀、积极的"三观"和非功利性等特质;其目的地指向为边缘社区、弱势群体及一切需要帮助的地区;其体验的实质是通过面对面的人际交流,达到参与主体精神与内心自省;其价值涵盖了多个维度,包括和谐社会的构建、旅游者的自我发展、目的地社区困境的改善及旅游企业形象的塑造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商誉具有无形性和带来超额收益的不确定性。自创商誉应当评估确认并以资产入账;对于购并企业在购并被购并企业时所支付的超过公允市价的部分,应作为递延资产处理,而不是确认为商誉。  相似文献   

11.
在系统总结国内外自然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指出在自然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认识上存在的争议,对自然旅游资源的价值体系构成进行了划分,对旅行成本法和条件价值法等核算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并简要回顾了自然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研究历程.最后强调了自然旅游资源经济价值核算研究的重要性并对自然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理论、核算方法及实践应用3个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旅游田野调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旅游活动和旅游产业的发展,田野调查研究方法也逐渐开始应用于旅游研究领域。旅游田野调查就是田野调查方法在旅游研究中,尤其是旅游实地调查研究的全面应用。旅游田野调查的开展.应在吸收传统田野调查的优势和经验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坚持理论指导、平等客观原则、“旅游”特色内容和创新发展,处理好传统田野调查与旅游田野调查、借鉴西方旅游研究的成果与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旅游田野调查方法的两大关系。  相似文献   

13.
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讨论作为社会科学一个门类的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以及认证这个研究对象和范围时的困难,以旅游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为重点,论证了它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特征与内涵,提出了旅游现象起源的探索是旅游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切入点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乡村旅游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标准化的背景。针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具体情况和乡村旅游的特点,在乡村旅游的法制法规、旅游服务标准化、服务管理、服务质量、服务资质、旅游服务设施、卫生安全、生态环境、消费者权益维护和旅游标准的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乡村旅游标准化内容和实施乡村旅游标准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旅游转型研究综述及我国旅游转型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转型升级发展是实现从旅游资源与市场大国(省、市、县)到旅游产业强国(省、市、县)转变的基本路径。主要通过文献分析和理论研究对国内外有关旅游转型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并进一步提出了有关我国旅游转型的概念、动力、主体、方向、焦点与本质及其区域性,总结了我国旅游转型发展的一般路径模式。  相似文献   

16.
论反向旅游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旅游目的地选择是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双方互动的过程,必须从旅游目的地属性与旅游者属性两个方面予以分析。已有的旅游需求模型用来激发或改变消费者旅行行为策略不敏感,不能满意解释旅游流的时空特性。为此提出“反向旅游”概念,并就其内涵、现实意义及产品开发和营销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反向旅游的表面是追求景观差异的极大化,实质是追求利益极大化,也是一种跨文化旅蝣行为。和一般旅蝣相比,反向旅蝣的求知求奇效益更大。但“反向旅游”广泛而不普遍,有时只停留在表面。可以从时间、空间、文化等多方面开发反向旅游产品,锁定消费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内的旅游文化研究已出现与旅游研究合流的趋势,旅游文化学徒有其名。旅游文化学不应是文化学视角的旅游学,而应是关于旅游文化系统及旅游文化研究的学问;旅游文化学不应混同于相关学科,它应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对象也不应是旅游,而应是旅游文化系统及旅游文化研究。循此方向.旅游文化学别有天地。  相似文献   

18.
旅游资源创新问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依据一般的创新理论,研究了旅游资源创新的必要性,对旅游资源创新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旅游资源创新的内涵及其组织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9.
旅游地理学是一门新兴、尚不成熟的学科,它应是旅游学的一个分支。它以旅游资源、旅游行为、旅游地建设、旅游环境、可持续发展等范畴为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