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瓦尔登湖》是梭罗的杰作,也是19世纪超验主义的代表作品。这部作品中自然表露的智慧观与哲学启示影响着现世社会的芸芸众生,并以独特的视角影响至今。论文分析了梭罗对现实社会的叛逆、关注人类的精神世界,以期给这个浮华喧嚣的世界重塑人生精神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亨利·戴维·梭罗是美国最伟大的自然散文作家和环境主义先驱。《瓦尔登湖》是梭罗所著的一本著名的散文集。在该作品中,非人类自然的施事能力和叙事能力得到了充分体现。梭罗在肯定非人类自然与人类具有平等地位的同时,看到了其施事能力带来的影响,读懂了其叙事语言,从而向我们展示了非人类自然通过何种途径显示自身在大自然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激进个人主义是梭罗政治思想的核心。在《瓦尔登湖》一书中,他从自由主义、人本主义出发,对当时的美国社会现实进行了诸多批判。梭罗固守平等自由的政治立场,甚至不惜反抗政府,这一切都是他激进个人主义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陶渊明作为中国隐逸诗人的代表,其高傲风骨和诗文成就一直被后世推崇和称颂。而美国近代文学家梭罗也曾隐居到林间湖畔,写出了名满天下的散文《瓦尔登湖》。二人的归隐行为和文学成就有共通之处,并折射出东西方文化传统的部分异同点。探究比较二人行隐逸为的思想渊源将有利于推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东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事业。  相似文献   

5.
赫尔曼·梅尔维尔,美国小说家、诗人,关心人类命运,相信邪恶的普遍性,怀疑超验主义的乐观主义理论,对社会进步持悲观态度,他给美国文学注入了悲剧色彩。其代表作《巴特尔比:一名抄写员》体现了梅尔维尔作品对人性有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批判,通过对巴特尔比无声抗争的演绎,有力地回应了超验主义过于乐观的世界观。通过分析这部作品与超验主义之间的关系,阐释梅尔维尔对其时美国社会所宣扬的超验主义一种深刻批判,个人根本无力与社会相抗争。  相似文献   

6.
霍桑在《红字》中反驳了富勒的个人主义、自我修养崇拜及独身观念,颠覆了爱默生传统的婚姻观,隐晦地表达出他在女性问题上对超验论者的反驳。  相似文献   

7.
生活如椅子     
王清铭 《新智慧》2005,(12):1-1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说过:“我的屋子里有三张椅子,独坐时用一张,交友时用两张,社交时用三张。”  相似文献   

8.
梭罗的《瓦尔登湖》以其丰富的生态思想内涵,被视为生态文学的经典之作。从生态批评的视角来审视这部作品,对其中所体现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分别进行解读,我们可以体会作者流露在作品中的具有前瞻性的生态人文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9.
梭罗《瓦尔登湖》一书的语言主要有以下特色:清新、形象、生动,富有诗意;既平易自然,简洁有力,又新颖别致,典雅蕴藉;不时还透露出些许幽默,这些幽默在论说性文字中常蕴涵着讥讽意味。  相似文献   

10.
在《瓦尔登湖》中,梭罗从寻求和谐的生存、敬畏自然的生存、降低资源消耗的节制性生存三个层面书写了独特的生存理念,引导人们真正实现从征服自然到善待自然伦理道德观念的转换,也从哲理的高度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11.
个人主义价值观被称为美国文化的核心。探究其形成的根源,对于认识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实质,从而更好地理解美国文化的这一核心所在是十分必要的。相信自我拯救的清教主义是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宗教根源;颂扬个人自尊、自立、自信的美国超验主义构成了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思想基础;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及自由经济体制,为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政治上的保障及经济上个人奋斗成功的可能性;突出人的作用,张扬独立个性,崇尚个人英雄的美国传统文化则在社会行为准则方面对个人主义价值观得到普遍认同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客观描述的方法介绍了"生态与美国文学"文库。以"文学与自然"为主题的文库由自然文学、生态批评、超验主义文学和相关重要学术期刊等构成。文库将在与中国文化的互动中,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索尔·贝娄是美国当代文坛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64年出版的《赫索格》是索尔·贝娄的代表作之一,次年为贝娄赢得了美国全国图书奖。通过文本细读,探寻贝娄文学作品中的主题特征;分析以主人公赫索格为代表的美国知识分子面临的精神危机的原因;赫索格最终探寻到走出精神困境的途径——回归自然;这些与贝娄本人深受美国超验主义的影响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4.
梭罗在其思想形成过程中,通过阅读英译本和法译本的儒家经典及其它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鉴于西方学界过分强调印度文化之于梭罗的重要性而对中国古代文化之于梭罗的启迪有所忽视,中国学人本着高度的文化自觉,在研究中极力强调梭罗深受中国儒家的影响。国内梭罗研究者的这一做法多少有些矫枉过正,在资料掌握并不充分或并没有进行仔细研读的情况下,过于夸大了儒家思想对梭罗产生的积极影响,实际上梭罗对中国的描述具有多元化的色彩。不管赞扬、丑化还是纯粹掉书袋,梭罗描绘的都不是一个完整真实的中国,而是将中国文化加以改头换面,将中国文化打碎后按美国的趣味和利益重新组成的一个容易驾驭的单位。  相似文献   

15.
从《红字》看霍桑的超验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是美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的小说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都独具一格。同时,霍桑也是一位深受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影响的作家,是他们之中的一位杰出代表。1850年出版的小说《红字》是霍桑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代表了他创作中的最高成就。本文从肯定个人的自立、回归精神的家园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三个方面,来探讨《红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与超验主义哲学一致的思想,以期进一步挖掘这部杰作中文字背后的深厚底蕴。  相似文献   

16.
索尔·贝娄是美国战后继海明威和福克纳之后的最著名作家之一。国内外对其人及作品的分析数不胜数,但因其大部分小说均以城市生活为背号,很少有人注意贝娄的自然现。本文试以其作品《雨王汉德森》为例,分析其自然观,并指出贝娄此作品中蕴含着浓厚的超验主义自然观。  相似文献   

17.
译本和译者从边缘走向了中心,译者的主体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散文是现代中国文学形式表现之一,且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句中会出现较大的模糊性,因此散文的翻译尤其可以体现译者的主体性。论文以对比《荷塘月色》的两个英译本为例,探究译者主体性在散文翻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霍桑是个虔诚的清教徒,祖先的清教传统影响着他的一生,也是他大多数作品的主要素材。但他在对祖先宗教狂热的反思中,又表现出对沉闷压抑的清教氛围的强烈不满。在思考人的生存价值这一重大命题时,深受到超验主义的启发。最能表现他这一纠结思想的作品,当然是代表作《红字》。但《红字》又不是清教思想和超验主义的简单糅合,而是游离于两者之间的痛苦挣扎和追寻。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在霍桑思想中不断冲撞,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内在张力。这种张力成就了《红字》既充满"原罪"意识又透射人性关怀的矛盾主题,也构筑了其既低沉苦闷又激情四溢的诗意语境。  相似文献   

19.
王充闾作为当代文坛的散文大家,以自身丰厚的学养和文化积淀为我们提供了众多有价值的文本,并为散文文体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散文泛化的生态语境下出发,通过分析王充闾散文文体意识的确立及散文文体的表现形态,指出他对当下文学性散文文体的贡献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所有的文体中,序跋所涉主体间的关系最丰富,也最复杂.主体保持各自的主体性是非常重要的,换句话说,主体间性是序跋批评的成功所在.林声先生的《散穗夕拾》所集序跋,是他感应对象主体的文化之旅,期待接受主体的欣慰之举,体味创作主体的由衷之语.然而,林声的序跋不是本文的附属性存在,而是镌刻批评主体的生命印记,含蕴自我诗学的素朴之玉.所以,《散穗夕拾》是林声在主体间性中完成的艺术创造,构建新的意义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