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4 毫秒
1.
在对产业协同集聚进行综合测评的基础上,以长三角城市群3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5—2014年相关数据为例,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对影响产业协同集聚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产业关联、知识溢出、商务成本、中心城市辐射、政府干预、FDI以及市场因素都具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迥异;产业协同集聚具有产业与空间的交互属性,而制度协同则是实现两大维度有效衔接的关键所在。为此,要切实推进城市群产业协同集聚必须综合考虑行业特质、空间诉求及制度导向,实现城市间的整体统筹协调以及城市内细分行业的差别化指导。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具有单中心城市牦最的北京市.土地价格空间分布特征,从理论上分析单中心城市土地价格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提出相应假设,构建土地价格的Hedonic模型,利用北京2005—2013年住宅和办公用地微观交易价格数据进行假设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北京住宅和办公用地的区位属性、物理属性和邻里属性对其价格有显著决定作用,且该决定作用随土地市场的成熟而逐渐增强;(2)北京住宅和办公用地价格与该区位到城市中心的距离负相关,而随时间推移,两类土地价格从城市中心向外的降低速度逐渐变快。  相似文献   

3.
网络空间公民权利的实现是信息社会学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本文简要阐述了公民权利的基本含义,网络空间的定义及其基本属性,并初步分析了网络空间公民权利实现的可能性,认为网络空间的公民权利,是现实空间各项公民权利时空过渡的结果,反映的仍然是现实空间的原像,从本质上来说,并不会超越现实空间所能够达到的限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具有单中心城市特点的北京市土地价格空间分布特征,从理论上分析单中心城市土地价格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提出相应假设,构建土地价格的Hedonic模型,利用北京2005-2013年住宅和办公用地微观交易价格数据进行假设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北京住宅和办公用地的区位属性、物理属性和邻里属性对其价格有显著决定作用,且该决定作用随土地市场的成熟而逐渐增强;(2)北京住宅和办公用地价格与该区位到城市中心的距离负相关,而随时间推移,两类土地价格从城市中心向外的降低速度逐渐变快。  相似文献   

5.
金融开放对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显著的作用。通过测算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6个城市2005—2016年的金融开放水平,利用面板空间计量模型在地理距离、经济距离和邻接空间三种权重矩阵下对金融开放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金融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显著,且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在经济距离权重矩阵下,金融开放水平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关联性,说明城市之间经济的相对发展水平是影响金融开放溢出效应的原因;在邻近关系上,金融开放也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表明本地的经济增长除与本地金融开放水平有关外,也与相邻城市金融开放水平有关;但分析认为,地理距离不是决定金融开放经济效应的主要因素;存在金融发展水平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和营商环境改善等实现机制,且金融开放溢出效应的叠加效应强化了该实现机制。据此,本文认为,以五大都市圈为单元进行金融开放,并与相应的发展政策相结合将是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城市是现代资本运动的主战场。空间生产具有强大的消化资本过度积累的能力,固定资本投资因而成为调控经济的有力手段。从马克思主义视角解读空间的资本属性,意在从城市发展的经济驱动力角度理解这一客观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趋势性的城市问题。城市设计作为公共政策应首先寻求制度建构,继而形成由规制而生的功能体系,发挥引导资本流动、保障物权权益和维护社会公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研究大多数是基于工业文明范式,尚未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生态文明要求,突破以往“收入水平最大化”目标范式,构建空间一般均衡模型,揭示空间品质影响我国城市人才区位的理论机制,并采用2011—2017年CMDS微观数据匹配城市层面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发现:空间品质已成为影响城市人才个体区位的重要因素,其与工资收入协同影响城市人才区位,且空间品质影响城市人才区位受到工资收入的中介机制作用。东部地区工资收入的中介效应大于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的中介效应大于大城市。同时,空间品质和工资收入对人才区位具有非线性耦合作用,当空间品质每跨过一定门槛值时,工资收入对人才区位的正向影响就发生一定幅度的增加。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和现实需要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哈长城市群为研究样本,借助修正引力模型构建医疗卫生资源空间关联矩阵,利用社会网络理论分析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跨域可及性网络整体特征、节点属性、凝聚子群,并基于QAP回归方法,探讨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跨域可及性网络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哈长城市群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资源跨域流动有限,区域医疗卫生合作处于松散状态,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跨域可及性网络呈现“四核—多翼”结构特征;少数核心节点城市链接、延展绝大多数网络关联,边缘节点城市对整体网络结构的稳定协调作用较弱,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资源跨域流动呈现明显两极分化特征,核心城市溢出效应显著,边缘城市受益效应显著;城市派系分散,限制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均衡发展水平;行政隶属关系、资源配置效率、基础设施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跨域可及性网络结构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最后从府际协同、信息化建设、医疗联合、长效型联防联控机制四个层面提出相应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1—2020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剖析数字经济和城市创新的演化格局,并运用多种计量方法揭示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影响的空间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与城市创新发展水平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且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异格局。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创新水平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同时,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差异,在东部地区和中心城市更为显著。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明显的作用边界,在1200公里处达到峰值。通过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可通过提高研发强度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来影响城市创新发展。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对数字经济赋能城市创新的空间效应和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转型新时期上海房权空间分异格局和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上海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居委会空间单元为基础,从房权视角切入研究在经济转型新时期上海市住房空间的分异格局及其影响机制。通过构建房权指数、差异指数和隔离指数,并分别从城市整体、中心城区与郊区三个空间尺度下,系统性掌握城市居住空间的结构性特征。研究发现近十年上海市房权分异程度略有上升,特别是中心城区内环至中环间房权指数较高,其印证了郊区化对于居住空间的重构影响,另外中心城区差异指数低于外围地区,而其隔离指数高于外围地区。在影响机制方面,研究发现城市社会分层结构明显,在中心城区房权分异主要受到制度与市场因素的制约,外围地区由于市场制约性降低,个人选择影响增加,而制度因素影响仍然显著。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经过40余年的迅猛发展,已渗透到人们工作、学习以及娱乐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孕育出其独特的网络文化。然而,其也隐藏着天生的缺陷。随着国家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和法治理念的不断加强,对网络进行法律规范已成为一种共识。文章就互联网中法的定位进行粗略的讨论,从法律的角度对互联网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比商品房空置率分别在投资性住房需求比例不变、上升与下降时的大小,分析了投资性住房需求对商品房空置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比商品房空置率分别在投资性住房需求比例不变、上升与下降时的大小,分析了投资性住房需求对商品房空置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袁杰 《价值工程》2014,(34):20-21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产品的形式、功能日趋一致。企业要获得市场的领先地位,就应该及时掌控市场需求的变化,提供适时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并缩减产品的总成本,做到快速反应和低成本运作,依靠高效益的供应链的一体化运作来保持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比医用电气等7个直接接触人体产品的国家标准中对剩余电压测试的指标要求,提出了修改标准和改进测试方法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徐玉玉 《价值工程》2010,29(19):95-95
对水厂中存在的"冲洗强度越大,反冲洗效果越好"的观点进行了分析,指出这种观点的片面性和实际工作中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查阅文献,论文梳理有关当代老年人数字融入的相关理论,对老年人使用数字技术进行反向社会化的现状、影响因素和解决对策进行探讨。研究发现老年人学习使用数字技术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必然趋势。但是受制于老年人的学习能力、心理差异、数字技术的使用门槛,老年人在数字时代的反向社会化并不是一帆风顺。因此,论文从个体、社会、家庭等多元层面出发,对老年人学习数字技术提出参考意见,以期构建数字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18.
SARS的经济影响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ARS的传播会成为外来灾变冲击一个经济体的正常运行,进而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本文从分析SARS疫情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入手,总结了SARS对各行业运行的影响机理,进而通过建立行业交易周期、行业消费决策周期和行业交易转移指数模型,估计SARS对各行业的伤害深度,最后提出了政府如何扶助受灾企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相比于传统发承包模式的项目,工程总承包项目更需要发包人选择一个值得信任的总承包人。本研究根据CAS理论构建出发包人对工程总承包人信任演化模型,并针对信任演化规律,基于信任维持角度,给出以下工程总承包人选择策略:拓展信息沟通渠道,提升信任传递的有效性;构建Partnering项目管理模式,巩固信任提升与维持的基础;建立奖惩措施并举的激励约束机制,保障信任稳定;"套牢"承包人,消除机会主义行为。本研究为发包人选择可信任的工程总承包项目总承包人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0.
《价值工程》2016,(26):15-17
文章基于案例归纳出PPP项目在运营阶段的风险,从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视角分析运营风险的形成机理,阐述运营风险造成的危害。以国家体育场PPP项目为案例进行运营风险评价分析,探索运营风险在项目各阶段的形成规律,最后提出PPP项目运营风险的分配原则、管理机制和分担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