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传统村落保护的动态监控体系建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村落作为一种最为原始的人类聚落,积淀了农耕时代的生活方式、民风习俗,融含了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价值,其监控工作影响着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建立传统村落动态监控体系对其长期保护、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了我国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结合当前我国有关工作现状,提出了传统村落保护动态监控理念,建构了传统村落保护动态监控体系,希望能够对当前传统村落保护与建设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传统村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作为具有生命力的活态遗产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当前随着快速的城市化进展,我国大量的传统村落正在逐年消失,除传统村落空心化以及显性保护要素被破坏等原因外,其隐性保护要素内核的崩塌则是更为重要的原因。而“活态遗产保护方法”是一种通过延续遗产价值和使用功能来稳固遗产隐性保护要素并指导显性保护要素保护的工作方法,基于这一理论对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要素的构成及分类进行探讨,研究传统村落遗产的有形实体与无形文化双重保护与共时呈现。通过大数据采集中搜索引擎优化的方法判断近年来传统村落保护要素的侧重趋势,进一步通过建立“灰色关联度”数学分析模型来对其进行分类、分级,凸显传统村落的核心价值并加以保护。最终形成以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保护要素分级分类体系,将活态遗产保护方法具体映射到传统村落的保护要素中,以期为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3.
在推进现代化伟业和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显示出更大的价值.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鄂州山村时明确指出:建设美丽乡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2015年他在云南大理考察时再次要求,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的建设路子,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2012年以来,按照国务院四部门联合通知要求,我国全面开展了传统村落调查认定.截至2020年底,已有6819个传统村落纳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什么是传统村落保护的本质意涵?如何保护传统村落留住乡愁?怎样解决传统村落的"空心化"问题?以及防止过度开发,避免"千村一面"?这是攸关能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传统村落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生活形态的一个物质体现,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更多人的选择,而传统村落无疑又成为了一个热门目的地.但是如何合理利用传统村落文化、物质资源发展旅游,达到传统村落遗产保护与活化共赢的目的,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分析研究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  相似文献   

5.
6.
历史性城镇景观,作为一种认知城镇遗产的新视角和协调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引入其解决现阶段传统村落保护中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难以协调的困境,是必要且可行的.首先,厘清了历史性城镇景观的概念及其双重内涵;同时,阐释了历史性城镇景观方法中的核心理念——层积认知和整体保护,并分析了其在传统村落保护领域的适宜性;最后,提出了"基于历史性城镇景观方法的传统村落层积认知与整体保护"的理论框架:从层积和可持续性两个核心概念出发,以层积认知和整体保护为切入焦点,在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和价值层积进行充分认知的基础上,探索其形成的背景机制,并据此从管理变化、民生改善与社区发展、保护与发展良性循环的建立三个方面提出整体保护策略及其实施的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7.
余维君 《城市发展研究》2023,(10):90-96+133
传统村落保护既是响应历史文化传承的紧迫需求,也是践行乡村振兴理念的一大举措。尝试从“社会—空间”视角认知传统村落的内涵,探索“社会—空间”的整体性保护路线。研究将社会形态作为一种认识传统村落的方法,通过对“社会—空间”领域性、秩序性、标识性的认识,提出三种社会空间关联:一为“社会—空间”表现形态,即村落内部的社会体系所依存的空间范畴。二为“社会—空间”的结构格局,即社会群体塑造的聚落形式与功能。三为“社会—空间”的建构单位,即以居住空间和公共空间为标志的社会共同体组织。通过分析传统村落“社会—空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认为对传统村落的理解和保护应该立足于“物质空间”和“社会结构”的关联性,一方面侧重物质空间对于社会结构的承托;一方面关注社会形态对于物质空间的反应。思考传统村落的本质特征,希冀实现传统村落的“社会结构”与“物质空间”的关联保护。  相似文献   

8.
王静  吴展彪  周振玉 《价值工程》2019,38(24):109-110
文章以邛崃市平乐镇花楸村为例,研究了花楸村传统村落保护的现状及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发展对策,旨在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一些思路,以达到保护与发展的共赢。  相似文献   

9.
传统村落作为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稳定的社会关系和人口结构既是村落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村落文化不断更新的条件。旅游开发使现代性快速介入,加快了传统村落的脱域进程,使传统村落中日常生活层次被迅速瓦解,并催化他们的社会角色和生活方式产生根本性的变化。传统村落文化被标签化或者符号化,丧失了维持自身更新的可能性。针对这些问题,解决的策略在于恢复村落自我更新的社区活力,增加村落业态的多样化,使其成为适居的空间,使村落村民能够在现代化影响下用新的生活方式传承当地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0.
推进城镇化应促进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现实系统研究了传统村落的存续特征和现状,论述了我国城镇化的成因、特色及其与农耕文明、传统村落的内在联系,运用大量事实和数据揭示了传统村落危在旦夕的严峻性,并分析了导致这种状况的症结所在,呼吁全社会抢救和保护传统村落.并就如何按照传统村落的存续特征,促进保护与发展的途径和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何韶颖  杨钰琪  汤众  陈佳琪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11):中插16-中插21
随着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型传统村落风貌的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预防性保护理念的发展和数字化技术的成熟,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以潮州市狮峰村为例,结合乡村低成本、低技术门槛的需求,从基于地理和文化特征的风险识别,到村落整体风貌和建筑遗产的风险评估与日常维护,探索一套适用于传统村落的预防性保护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6,(3):41-43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文化的保护格外关注。就历史文化村镇而言,想要让文化得以延续,能够保护其发展,就应该针对历史文化村镇做好保护规划,能够懂得保护规划的内涵与定位,才能够实施规划管理。然后,本文通过实证的分析,对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规划进行具体的探讨,希望能够对今后的保护规划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目的不仅在于保护其历史建成环境,保护其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民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原真性,更在于改善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保持地区发展活力,以及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文中分析了现有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模式和途径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将传统城市规划和社区规划有效结合,建议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应采用基于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和自助的参与式社区规划新途径,并详细阐述了参与式社区规划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中的适用性、工作过程和路线以及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价值工程》2018,(16):283-285
近年来,传统村落濒危和衰败现象日益凸显,造成传统文化的巨大损失。本文首先论述国内外乡村活化的内涵及其相关实践,进而分析云南省当下的传统村落建设模式的利弊,最后通过雷响田村落的实践,从五个方面得出具体的乡村活化途径,旨在为我国特别是云南地区传统村落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基于“认知-情感-行为”理论,构建传统村落游客感知价值、地方认同与公民行为关系模型,从游客认知、情感的视角探讨公民行为的生成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传统村落游客公民行为不仅取决于游客对传统村落旅游价值的感知判断,还受自身对传统村落地方认同的影响;感知价值通过地方认同对公民行为产生显著影响,但不同维度的感知价值影响有所不同。基于此,建议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应将游客纳入其中,构建和谐文化生态,提升游客多元化感知价值,培育和引导游客自发采取有利于传统村落保护与传承的公民行为。  相似文献   

16.
吴琳  余建忠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3):中插32-中插39
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发展趋势已从单一关注村落本体,转变为区域尺度及村落群体的视角.浙江传统村落的内涵与范围涵盖了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与传统村落以及省级历史文化村落,分为五大文化地理分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为凝聚(集聚)型,从空间集聚、山水关联、道路关联、城市关联进行多维度空间分析,评估传统村落空间影响力;通过自然文化资...  相似文献   

17.
传统村落是农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近年来,传统村落因为多种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导致了传统村落的宝贵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的破坏。从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的视角说明传统村落建档的必要性和急迫性,阐述对传统村落档案实体管理的思考,为达到以档案之力,保护传统村落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村落历史记忆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