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该文在对规模经济理论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对企业购并和企业集群这两种不同的规模经济实现形式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企业购并虽然是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形式,但对一些产品非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并不一定适合。对这些行业来说,通过高度集中于某个地区形成有行业特色的企业集群,也能带来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物业管理行业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在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物业管理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及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据调查发现,当前多数物业服务企业生存困难,主要原因之一是企业规模整体偏小。因此,物业服务企业可以通过连锁经营的方式扩大规模,并促成资源共享,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3.
在区分企业创新参与和创新水平的基础上,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授权专利的微观匹配数据,利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估计了企业规模和市场结构两类竞争因素对企业创新决策和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与市场结构对中国工业企业的创新决策和创新产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出口企业和沿海企业中效果更明显,即大企业和一定程度的垄断可能更有利于创新的两个熊彼特假说在中国工业企业中均成立。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正常市场竞争产生的企业规模扩张和行业市场结构适度集中,不仅可以让更多中国企业参与创新竞赛以提高研发成功概率,还能通过提高企业创新产出冲破技术封锁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创新参与和创新产出的双重提升。  相似文献   

4.
从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趋势来看,物业管理集团化经营将作为物业管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扩大自身优势,实现规模经济,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企业间的联合,不仅可以扩大企业规模。而且可以加强企业间的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发挥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进口品技术提升通过竞争效应、学习效应和依赖效应引致规模异质性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产品创新产生差异性变化,对企业规模均匀分布产生抑制和促进的双重效应。研究就进口品技术对我国制造业企业规模均匀分布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进口品技术提升会抑制我国制造业企业规模的整体均匀分布。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效应主要在中西部地区和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行业及国有企业中体现,但在东部地区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港澳台企业中,进口品技术提升会促进企业规模均匀分布。进口品技术水平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产品创新的提升作用随企业规模增大而增强,这是它抑制制造业企业规模均匀分布的主要原因。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进口品技术水平较全要素生产率对企业产品创新的提升作用更强。我国进口品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加强对中小型企业的支持,尤其是对中西部地区和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及国有企业的支持,有利于促进制造业企业规模均匀分布,优化市场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6.
战略性资源: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和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研究企业成长的理论基础是产品组合理论,这一理论单纯考察产品结构,而企业竞争优势的深层来源是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资源位障碍与行业进入障碍共同决定企业能否进入新行业,企业信誉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关系资源和人力资源等战略性资源是企业成长的根源,应重点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古典企业和公司制企业产权结构的区别与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公司的产权结构特征与公司规模发展的关系,客观地分析了家族公司和经理式公司是如何发展公司规模,以后两种公司在扩张公司规模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行业结构学派认为,企业业绩决定于企业所在行业的盈利潜力,行业结构是企业业绩的主要决定因素。与此相反,战略资源论认为,企业自身拥有的资源与能力才是企业业绩的主要决定因素。实证研究表明,在我国,虽然行业结构对企业业绩具有重要影响,但在一些行业,企业的资源与能力对企业业绩的影响要比行业因素更大。  相似文献   

9.
张晓明 《新智慧》2003,(12B):54-54,53
销售量是企业在一定时期销售各种产品的数量总和。这一指标有两种表达方式,即销售数量和销售收入。以销售数量衡量企业规模,同类企业之间有一定的可比性,但不同类企业之间就不具有可比性。而以一定时期的销售收入衡量同类企业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规模,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这是因为:第一,销售收入是以货币反映的各类产品的销售量,它  相似文献   

10.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中国直销行业总体业绩规模突破1000亿元大关,就业人数超过1000万人,本行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实现直销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就业率、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中国直销行业的市场格局来看,外资直销企业占据着主导地位,与此相对,在直销职业经理人队伍中,外资直销企业职业经理人举足轻重。那么,如何提高其素质?笔者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