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发展思想。改革开放20多年来,西藏县域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地处青藏高原,受自然、交通、气候等因素的制约,加之传统生产方式及特殊文化传统的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仍处于极其落后的状态,其表现为产业形式单一、经营方式粗放、劳动力素质不高、劳动生产率低下。从发展经济学的观点看,西藏经济在中国宏观二元经济的大背景下,出现了城乡差距--西藏的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城乡经济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本文以城乡收入差距为切入点,选取1978年—2011年的相关数据,运用VAR模型,从政府行为和市场化程度两个角度对城乡经济和谐发展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行为、市场化程度与城乡经济和谐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财政收支效率、国内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城乡经济的和谐发展,而财政分权、对外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则不利于城乡经济的和谐发展。因此,可从协调财政收支比例,扩大财政支农规模;改进财政分权体制,优化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推进国内市场化进程,提高农村市场化水平;降低对外依存度,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等途径来推进城乡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西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加快城乡就业一体化进程、推动城镇化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农民增加收入、摆脱贫困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4.
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理顺城乡关系.而"加快城镇化进程"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则是改善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不是毫不相干而是相互联系的,单纯追求城镇化或单纯追求工业化的发展都不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别无它途的选择是必须实行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何坤兰  张剑 《发展》2004,(3):61-62
党的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也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今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要坚持的五条原则之一.而小城镇是城乡经济的结合点和交汇点,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环节.大力发展小城镇,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培育城乡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整合城乡各种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其目的旨在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其中城乡公共品供给差异是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统筹城乡公共品供给.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就成了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题目、总思路、总抓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九亿农民奔小康的核心问题.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机制,解决长期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本文在把握城乡统筹的基本内涵、重大意义的基础上,明确了"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工业化、城镇化为根本途径,市场机制为基本手段,党和政府为统筹主体"的发展思路,提出了构建收入分配、产业发展、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等五大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楠  蒋蕊萍 《发展》2000,(4):14-14
西部欠发达地区今后发展的重点应是:尽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过于突出的现状,缩小城乡差距.形成城乡经济的良性循环。在协调发展城乡经济的基础上,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是促进城乡资源要素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互动发展、增进城乡居民权利均等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由之路,路径是推动城乡资源合理配置,目的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探索建立起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1.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新形势下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供销合作社作为沟通城市与乡村、联系工业与农业、联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应把自身改革发展放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中来思考、规划和落实,主动发挥“供销并举、双向流通”的优势,实施项目、网络“双轮驱动”战略,加快构建运转高效、功能完备、双向流通、城乡并举、工贸并重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在统筹全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风云  张凤兵 《山东经济》2010,26(2):143-149
本文在对山东省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资核算的基础上,采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山东省城乡收入差距与要素投入的关系。结果表明,1980—2006年城乡劳动力投入差距和人力资本投资差距对山东省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要远大于城乡物质资本投资差距。以政府为主导,提高农村普通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当前缩小山东省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城市和农村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经济能否协调发展,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齐齐哈尔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因此,要实现齐齐哈尔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必须找到城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经验,提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杨兵  阴良魁  蒲云 《特区经济》2009,(9):260-26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城乡差距逐渐拉大,社会矛盾凸现,这不仅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而且不利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生活质量、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数据对比分析,揭示出我国当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借助经典经济学理论对城乡经济社会差距的劳动力要素给予分析,进而结合我国实践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5.
发展劳务经济统筹城乡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从长远看,需要通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来解决,但受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这只能是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目前首要问题是为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找到出路,这是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迫切需要,也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进而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相互促进的迫切需要.解决这一问题当前一个很重要做法就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有合理的社会结构做基础,就我国的社会结构而言,必须针对我国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较大,农业人口比重较大等特殊国情,构建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就业结构和代际结构的和谐。必须从全局上统筹城乡经济的发展,通过协调推进农村、农业和工业化,加快城市化进程来解决。为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7.
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格局,推动城乡从分离走向统一,不断增强城镇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镇的促进作用,形成城乡互动共进、融合发展的格局,加快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缩小新疆城乡经济差距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近年来新疆的城乡差距出现了扩大的趋势。本文利用最新统计数据对新疆城乡差距扩大的表现和原因做了分析,认为农业的产业特性为经济发展中城乡差距的扩大提供了可能,新疆城市化发展的滞后使城乡差距的扩大变成了现实,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障碍是导致城乡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而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制度安排是导致城乡差距扩大的关键。最后本文对统筹新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几点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城乡发展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城乡失衡发展的必然选择。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是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实现的途径是城乡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0.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陕西省城乡经济在迅速发展,但城乡差距在扩大,二元结构突出。因之,在继续加快城镇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快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共同发展步伐,才能促进城乡共赢。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