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三项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商品流通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初步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开放式的流通新格局。这对推动国有商业企业的改革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百家经商,大量个体和多种形式集体商业发展的激烈竞争环境中,促进了国有商业企业采取多项改革措施争生存求发展。但同时也充分暴露了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2.
<正> 国有商业要振兴要发展,必须实现经营方式的转变。多年来,国有商业的经营基本上是粗放型占主导地位,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商业企业干部队伍建设与集约型经营方式的要求有差距。刍述如下: 1.专业素质差距。集约型经营要求企业干部必须善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优化企业内各生产要素,以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但是一些企业干部商业经营专业素质较差,不懂市场营销学,不明白做好商品销售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既缺乏挖潜意识,也没有开拓经营、开发新优商品的能力。 2.管理素质差距。集约经营要求企  相似文献   

3.
国有商业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示到位,经营管理水平不适应当今市场发展的要求等,因此,国有商业企业要彻底走出困境,必须进行真正的现代企业改造,构建商业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体制基础;重视与研究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及时调整商业营销方式和结构,加快科技进步,增强国有商业竞争力,优化人员结构,提高企业素质。  相似文献   

4.
商业经营管理的发展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经济整体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商业企业的经营管理在不断发展变化.深入研究这种变化,追寻其发展方向,对加强商业企业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服务由优质服务、情感服务、知识服务发展到设计服务服务是商业企业的“产品”,是商业经营管理的载体,因此,商业经营管理的变化首先是服务的变化.在计划经济时代,商品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那时服务只是一句写在墙上的口号.改革开放后,原来的卖方市场日益向买方市场变化,服务成为商家吸引顾客的主要手段,才真正成为商业企业的主题,于是服务也是日益发展.  相似文献   

5.
苏伟  徐宁 《商业研究》1997,(6):10-13
能否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是对国有商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严峻考验。要结合国有商业的现状,正视存在的问题,探索国有商业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崔伟 《商场现代化》1997,(11):14-15
<正>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运行载体,而国有商业企业又构成了商业经济的主体.它的发展对国家商业经济发展起  相似文献   

7.
国有商业从事期货交易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处理初探胡德华近些年来,随着期货交易在我国的兴起,国有商业企业参与商品期货交易活动日臻频繁,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有商业企业的经济发展。然而,也应当看到,目前由于不少国有商业企业盲目入市,过度投机,加之缺乏从事期货...  相似文献   

8.
史居权 《商业研究》2004,(2):101-102
我国国有商业的改革已经到了极为重要的关头。在市场竞争中 ,国有商业企业大多处于劣势地位 ,经营陷入困境。国有商业只有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竞争策略 ,开辟新的商业途径 ,才能争得发展的空间 ,取得理想的效益  相似文献   

9.
<正> 在商业行业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国有商业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不断缩小的情况下,国有商业企业能不能有效地开拓市场、扩大销售,培育新的增长点,对国有商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商业开拓市场、扩大销售,不仅是商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而且对促进工、农业调整产品结构,加速生产部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从多方位、深层次来认识商业开拓市场、扩大销售的问题,增强我们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0.
<正>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商业逐步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统购统销”转向放开经营,从单一的经济成份转向多种经济并存。在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中,经历了培育、成长、兴起的阶段,取得了重大突破,解决了长期困扰商业发展的吃饭难、住宿难、理发难、做衣难等问题。流通领域的改革对全市的改革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深化企业改革,优化资本结构,实现优势重组 国有商业企业要实现企业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商业企业在国有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将经营主体由原来国家委托的企业法人代理国家经营转到由民间经营(俗称“国有民营”),这是商业改革的大势所趋,也是商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客观需要。浙江省象山县国有商业企业近年来在“四放开”改革基础上,顺应改革发展趋势,先后用不同模式,在不同深度上推行了“国有民营”的改革。 为正确分析这一经营机制对发展国有商业的作用,并寻求进一步的深化和完善,笔者最近对我县有关国有商业企业进行多方调查、座谈,就我县国有商业企业推行“国有民营”的状况、收效和问题、对策提出如下探讨意见: 一、“国有民营”的态势和模式 我县国有商业系统15家县属企业中,纯商业占7家、饮服业占2家、商业厂3家、代管的省属企业(医药、石油)3家。从实行“国有民营”的广度上看:已在整个企业内或大多数门点里实行的有5家,占33.3%,在部分柜组门店实行的有6家,占40%,基本上仍是国营的4家,占26.7%。从行业类别上分:竞争激烈,经营困难的饮服、糖酒菜、食品行业实行“国有民营”的为多、为早;百货、五交化等行业停留在小、偏、微、亏的门店和柜组范围内;而原来经营状况较好,带有半专营性质的医药、石油等行业相对缓慢。截至1993年9月底,全系统按职工  相似文献   

12.
杨扬 《商业研究》2000,(8):33-34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商业的严重冲击,国有商业企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在商品经营不景气的市场大环境下,讷河市贸易局坚持紧中求活,内涵拓展,广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探索资本经营之路,创造了企业生存发展的小气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壮大了商业企业实力,提高了商业经济运行质量,加快了国有商业企业扭亏脱困步伐。  相似文献   

13.
1、我国的国有商业企业,随着自主权的扩大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行,已初步呈现出生机,但仍然活力不足,经济效益低,在与非公有制商业的竞争中处境困难,特别是近两年来,营业额、市场占有率和利润额均在下降,许多企业亏损。比之个体、私营商业,国有商业有许多显著优势,为什么在竞争中反而受挫呢?有些文章主要归因于外部环境和政府的政策,而对国有商业企业自身的问题考虑不多。我们认为,原因的确是多方面的,竞争不平等对国有商业很不利,但决不能忽视国有商业企业自身的改革,特别是要强化国有商业企业的经济本性,这又直接涉及到它的性质和职能。所以,本文只探讨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认识国  相似文献   

14.
<正> 经过15年的曲折改革,我国国有商业企业制度改革开始进入实质性、攻坚性阶段,即进一步由传统企业制度转变为现代企业制度。如何如期顺利地完成这次重大转变,既切实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制度创新的进程,也关系到全国商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更关系到千百万商业职工和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因此,要深化国有商业企业的改革,就必须从现在起,明确改革的基本思路,并且化作改革者的行为准则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5.
曹颖 《商业研究》2004,(5):33-34
近年来 ,由于国有医药商业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 ,全国逐渐形成了“百业经药”的局面 ,但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的步伐却越来越慢 ,效益也越来越差。面对国有医药商业目前所处的境遇 ,透析国有医药商业企业所存在的种种问题 ,提出了走出困境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李殿平 《财贸研究》1994,5(6):31-36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国有商业必须深化改革,确立其自身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及措施。从质的规定性来说,国有商业的战略目标应当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建立健全有机统一、运行有序、灵活高效、初步现代化的商业组织体系。战略重点是:以产权明晰为契机,把国有商业企业推向市场,使其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经营者;转换国有商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席;立足本业,开拓进取,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商办工业,同时加强批发市场建设。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采取相应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 充分发挥国合商业企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正成为国合商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方向;也成为近年来大家研究和讨论的中心。 现在国合商业未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主要是销售的商品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大量消费者仍处于持币待购状态;生产厂家产品积压,库房爆满,加大了对国合商业的压  相似文献   

18.
国有商业企业在十五大精神的指引下,已经走到一个新的转折点,正面临着市场瓜分、占领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两方面的挑战和机遇.国有商业企业要抓住机遇,坚定改革信念,加快企业发展,重塑国有商业形象。  相似文献   

19.
加快国有商业企业改革的步伐陶琲十多年来,商业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作为市场主体的国有商业企业改革明显滞后,为此,加快国有商业企业改革步伐,是贯彻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主要内容。国有商业企业改革的本质内容,是要在明晰企业产权关系的基...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有企业问题已成为全国九届人大热门话题之一,对国有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就商业而言,上海有49个国有大商业企业集团以及近2万个各类商业企业.如何客观、公平、公正地评价这些商业企业的经济效益、评价经营者的业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