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技支撑江淮生态大走廊水环境治理的问题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环境治理是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的重要内容,其落实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作用。通过实地调研,剖析科技支撑江淮生态大走廊水环境治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继而针对所发现问题,探讨提升该支撑作用的路径。提出在提升江淮生态大走廊水环境治理中的科技支撑作用时,应积极推进科技类重点工程并加大经费投入,完善行政及科研方面的机构及人员投入,加强科技创新与平台建设,促进科技交流合作及宣传培训,夯实信息化建设,完善制度建设等。研究结果可为江淮生态大走廊水环境治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淮河流域水环境污染面临挑战,2018年淮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达到64.61亿t,比2010年增长25.9%,2019年Ⅳ、Ⅴ和劣Ⅴ类水质仍占36.4%,这就需要推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促进流域绿色发展。针对淮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存在的管理体制尚未理顺、执法不到位、管制手段单调、省际跨界水污染治理措施不力、治理主体投入不足等主要问题,提出淮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的相应对策建议,包括完善流域水环境治理规划体系、加大水功能区水质保护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推进流域上下游和省际间协调联治、加强流域水环境监测预警、建立流域水环境治理投融资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位于金山区金山卫镇的金卫村和卫城村是典型的"城中村"。自2019年以来,两个村以"美丽庭院"微治理为主线,探索微更新、微改造,逐步激发村民参与新活力、村庄发展新动能。"微治理"释放新能量,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治理成效,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得以满足,获得感、满意度也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4.
水环境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盐城的水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近年来盐城市积极对水环境开展治理,水质情况逐年好转,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年下降,但由于开展水环境全面治理的时间较短,实践中还存在着治理模式和措施较为传统、科技助力和支撑不多、资金和人才保障水平不高、生态修复能力不足、治理成效不稳固等问题,因此本研究结合盐城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基于生态文明思想的水环境治理对策与建议,具体包括动员多元主体参与、创新流域治理模式、强化科技信息支撑、加强资金人才保障、合理确定水体整治方案、推进河湖生态保护修复、完善环境基础设施、深入贯彻落实河长制等,旨在为新时代盐城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开展水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十年治理,西部的水土流失不减仍增,而其他地区已略有成效。如此巨大的差别再次告诉人们一个事实:西部生态环境治理重要环节中的植树造林技术瓶颈必须有新的解决途径和方法,才可能真正有所成效。西部生态和林业的瓶颈可简单表示为“多种恶劣环境下植物的有效存活能力”问题。  相似文献   

6.
赤峰市沙化土地面积广、危害重、治理难度大。造成土地沙化是长期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现经半个多世纪的治理,在生态环境改善和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力等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文章指出,防沙治沙工作任重道远,当前在治理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不利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总结以往经验,提出了沙地治理的有效途径,建立以人为本实现沙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潘海英  陆敏 《水利经济》2019,37(3):49-54
选取2002—2015年我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应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环境分权的水环境治理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环境分权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工业废水氨氮排放量及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三类水污染指标呈现显著且稳定的正向关系,这意味着赋予地方政府过高的环境管理自主权将不利于改善水环境治理效果;财政分权对水环境治理效果产生负向效应,随着财政分权程度的提升,环境分权对水环境治理效果的不利影响得以强化。分组检验结果表明,中央政策干预和环境管理体制改革促使财政分权对水环境治理效果的负面作用逐渐趋于不明显,且有效削弱了财政分权对环境分权与水环境治理效果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在东部沿海地区,环境分权可一定程度上降低水污染排放,其治理效应总体上优于中西部内陆地区,而财政分权对水环境治理效果的负向作用及其调节效应在中西部内陆地区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几年来,寿宁县通过建立国家农业区域开发治理实验区,实施花菇层架栽培立体种植项目,使花菇成为该县支柱产业.介绍了实验区建立后取得的成效和采取的措施,对今后花菇产业化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黔南州乡村旅游发展与石漠化治理、乡村振兴成效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对该地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在构建发展水平指标的基础上,采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评价2005—2019年三者系统的发展状况,通过耦合模型计算乡村旅游发展与石漠化治理,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度。结果 (1)黔南州石漠化治理、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成效的综合发展水平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三者系统发展均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强。(2)黔南州乡村旅游发展和石漠化治理的耦合大致由低水平高速率发展阶段向高水平低速率发展阶段演化。两者系统耦合协调等级由严重失调逐步发展为中间协调。(3)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成效的耦合度大致分为低水平低速率发展阶段、低水平高速率发展阶段和高水平低速率发展阶段。两者系统协调等级由中度失调逐步发展为中间协调,尚存在一定提升空间。结论 高质量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是助推黔南州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选之路。  相似文献   

10.
2005年9月,《奉贤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方案》正式出台。通过三年综合治理使区内水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该方案涉及全区河道治理、给排水建设、长效管理等方面,资金预算达50多亿元.由奉贤区水务局作为区水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办公室(简称水治办),主持区水环境综合治理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11.
新疆农垦科学院自2002年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以来,经过10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大成效,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新了科技特派员工作模式.本文重点介绍了新疆农垦科学院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张红 《水利经济》2017,35(3):48-52
从公共物品理论角度,对农村地区在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水源水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城乡二元化的环境治理政策、农村水环境治理主体缺失、水环境污染治理资金投入不足以及农村水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等是造成农村地区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最后,从构建城乡一体化水环境治理体系、加强水环境治理主体建设、保障水环境污染治理资金投入、加强农村水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村水环境问题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已开展7年,并初显成效。工程区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依托工程建设新兴生态旅游业、种植业、养殖业得到发展;农牧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方式得到改善。工程建设成果主要是坚持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坚持机制创新多方参与;坚决治理与保护并举,生态与产业并重;坚持落实责任制、分工协作。目前,工程中存在:生态治理难、成果巩固难、后续产业难、资金保障难、综合评价难等问题。对加快工程建设提出了要保证工程建设连续性和稳定性,建立工程建设长效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长江流域河长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锋  顾睿哲 《水利经济》2021,39(4):41-45
为进一步推进长江流域河长制的实施,提升长江流域水环境治理的效用水平,总结整体性理论框架,探究整体性理论与河长制的契合性,梳理长江流域河长制推行的概况,从整体性理论治理视角下分析长江流域推行河长制过程中出现的参与治理主体单一化、公共利益部门分割化、同一层级整合碎片化、治理信息碎片化的问题,并提出应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同层级整合机制、开发网络化政府信息管理系统推动长江流域河长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成立于2004年12月,于2007年5月完成了全省数据大集中,实现了信息化建设历史性的跨越。近年来,省联社在加快信息科技产品研发,提升信息科技服务水平的同时,一直致力于IT治理工作,不断学习探索行业先进管理经验,IT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并于2009年12月25日通过了ISO20000-1:2005服务管理体系认证。  相似文献   

16.
乡村治理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乡村治理效能提升可以优化和改善“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使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近十年来,我国乡村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取得明显进展、乡村治理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城乡融合和协同治理趋势逐步形成。然而我国乡村治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治理主体单一和治理观念落后、集体经济支撑作用不充分、治理制度缺失和社会保障较为滞后等。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路径包括:持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以集体经济振兴推动乡村治理效能提升,创新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的理念和方法,夯实乡村治理自治、德治和法治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7.
自2002年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来,工程建设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涉及工程补助标准与年限、林粮间作、生态林与经济林比例、管理与保护等。为保障工程持续健康发展,建议调整工程造林投资标准与退耕还林相关政策,制定完善发展规划,建立林业风险基金,加快森林分类经营步伐,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放开商品林采伐限额。  相似文献   

18.
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进一步深化治理能力的要求,也是内部控制建设的必然要义。在全面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如何更好构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能力,是提升事业单位拒腐防变和履职能力的有力抓手。本文结合H单位的实际,对培训类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针对培训类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以期为该类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从科技支撑水环境治理的需求、条件与路径三方面,对科技支撑作用机制展开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水环境治理需要科技从基础理论与认知、关键技术方法、系统解决方案三方面予以支撑;该支撑作用的发挥,所应具备的前提条件是发展生态科技,同时还应满足企业规模、知识、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内在条件,以及市场、社会文化、科研、金融、政策与法律等方面外在条件;科技通过硬实力层面的改进水安全保障技术和监测技术,以及软实力层面的夯实制度基础、推进治理工作、加强宣传教育等路径,发挥其对水环境治理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绿色城镇化建设加快的背景下,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对于稳投资、补短板、惠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针对当前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准公益性强、治理技术集成难度大、治理效果考核复杂、项目统筹协调困难等特点导致社会资本方参与风险较高的问题,基于文献阅读法,整理归纳出融资风险、财务风险、项目技术与管理风险、政府规制风险和环境风险5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利用Fuzzy-DEMATEL方法对社会资本方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借助MATLAB软件计算相关参数,确定了水环境治理PPP项目中的关键因素,并建立风险因素原因结果图。最后提出了创新项目回报支付机制、改革政府财税体制、明确考核标准变更处理原则、建立约束惩戒机制、提升政府公信力等建议以降低项目风险,为推动我国水环境治理PPP项目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