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叶  于水 《农村经济》2008,(5):12-16
乡村治理的传统模式--"乡政村治"在二十多年的运行中出现了诸多问题,理论界与实践操作才均已在创新乡村治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积极的探索.但是,乡村治理水平始终难得到本质上的提升,本文选取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具体乡村治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全面分析和重新认识乡村治理中的"人"对于把握我国乡村治理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并于理论与实际操作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政府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当代,腾讯"为村"利用互联网助力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精准脱贫、乡村振兴,逐渐成为一款针对乡村基层治理、助农扶贫的智慧平台.本文基于广东省河源市埔前镇腾讯"为村"平台治理的实况,探究"为村"平台在乡村治理的路径创新,为推动我国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邢勤锋 《南方农村》2014,(12):62-67
"美好型"乡村治理是安徽省结合农业大省的独特情况,对新农村建设进行的有益探索。乡村建设离不开乡村治理,亦离不开乡村治理主体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更离不开在传统结构上探索科学合理的主体治理模式。本文联系当前"美好型"乡村治理的大背景,并对安徽乡村建设历史、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围绕安徽乡村治理主体展开探讨,并分析其生成逻辑。最终,提出安徽"美好型"乡村治理主体的具体构建。  相似文献   

4.
正乡村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中国5000多年的治乱历史经验昭示我们,基层治,则国家稳、百姓安;反之,就会国家动乱、民不聊生。乡村治理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决定着乡村社会的发展、繁荣和稳定,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是巩固和完善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压舱"工作。党的十九大将"治理有效"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  相似文献   

5.
正乡村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乡村治理的好坏不仅关系着乡村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更是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在乡村治理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因为实际情况不同,每个地方的乡村在治理上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刊开设"乡村治理"栏目,将陆续推出一批在乡村治理方面的典型经验,以期各地在推进乡村有效治理工作中有所借鉴与启迪。  相似文献   

6.
乡村治理结构镶嵌于"乡政村治"的制度框架中,融合了乡村治理的实践面向,表现为以"乡""片""村""组"为基础的治理单元配置模式。文章通过考察转型期乡村治理结构的调控机制,发现乡村治理单元的配置逻辑兼有政治属性与行政属性,二者共同塑造了乡村治理结构,赋予其"虚实相生"的实践形态。其中,政治逻辑立足村庄治理单元,突出"块块"为主的政治动员,彰显了乡村治理的群众基础。行政逻辑立足乡镇治理单元,突出"条条"主导的行政控制,彰显了"事务主义"的治理取向。政治逻辑与行政逻辑的辩证统一赋予乡村治理结构以弹性。当前的乡村体制改革需着眼于乡村治理的整体结构,审慎推进乡村治理结构的行政化,维系政治逻辑与行政逻辑的均衡,以优化乡村治理结构,提高其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治理模式日趋完善,农村参与主体也由"单一模式"发展为复合式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因此,安徽"美好型"乡村治理要进行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实现"1+12"的协同效应。一、安徽"美好型"乡村治理的提出背景和现实价值"美好型"乡村治理是安徽省在积极响应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号召下,走发展安徽特色新型农村建设道路的重大举措。(一)安徽"美好型"乡村治理的科学内涵什么是"美好型"乡村?其科学内涵在《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中阐述为"三美"  相似文献   

8.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重要内容,在目前乡村治理中还面临着乡村生态环境极度恶化、乡村风俗习惯趋于畸形、乡村治理热情普遍不高、乡村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困境,实现有效治理,必须采取整饬生态环境、移风易俗、重塑乡村新秩序、鼓励人才回流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乡村治理模式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虽然是近30年来乡村治理的制度性框架,但乡村实际的治理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乡村治理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除了存在"1+N"的治理体系与"横向"的权力分割外,新的社会力量也在发展,主要体现为村民小组的作用凸显、宗族复兴及各种民间组织兴起,这促使着乡村治理模式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一些地区的农村,原来的村级治理单元被突破或重构,村民小组自治、片区治理等一些新乡村治理模式出现,使得乡村治理模式更加多样化。这使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权利及主体地位凸显,促进了乡村治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历史的视角,以乡村治理机制及其内在逻辑的变迁为核心,分析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乡村治理的发展路径及其依赖性特征,探讨中国乡村治理的发展趋向。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乡村治理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四个阶段",即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点划分为两个时期,按照乡村治理机制的变迁,可以划分为乡镇自治、人民公社制、乡政村治和乡村共治四个阶段。70年来中国乡村治理发展路径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性,表现为乡村治理体制结构的行政化和集权化、乡村治理思维的城乡分治、乡村治理主体的精英化和乡村治理方式的技术化。未来乡村治理现代化将以构建党领导下的"三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和开放的多元化治理格局为主要方向,实现乡村善治。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浙江省平湖市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途径,创新推广"股份分红+善治积分"乡村治理模式,采用积分制推动乡村善治,有效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加快从"事"到"制"和"治"的转变,以"小积分"撬动社会"大治理",该做法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积分制八大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2.
正浙江省建德市作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单位,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数字化实践,与阿里集团合作,在全国首先全面推行乡村钉(简称"建村钉"),搭建乡村数字治理大平台,并敞开大门让农民群众人人参与乡村治理。"建村钉"是集宣传发布、在线沟通、协同办公、便民服务、功能集成和农村干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数字平台。目前,  相似文献   

13.
正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治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党的十九大将"治理有效"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对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部署,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等,都对乡村治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要求,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相呼应。当前,社会治理的薄弱环节在乡村,本文回顾了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历史变迁,从宏观脉络综述和解析乡村治理的变革轨迹。从对历史的梳理中,回应当下乡村治理中仍然存有的问题,通过治理主体、治理结构与治理文化的分类探讨,建构乡村治理的"问题器"。最后,文章将探讨解决当下乡村治理主要问题的路径选择,以起到解决问题的反思作用。  相似文献   

15.
崔娟  李鹏 《农业经济》2018,(4):32-34
当前对乡村治理的研究主要分为宏观、微观层面,这种分类方法使得乡村治理研究走向一个极端,即乡村与国家被割裂成完全不联系的部分,无法真正理解中国乡村社会与国家的复杂关系,同时,该分类也导致了乡村治理不能从理论上有太多的建树。村长作为国家政权在乡村的代理人,是当前乡村治理研究的重要切入点。结合"权威类型"和"差序格局"的研究,说明村长以个人的道德性来影响村落公共领域,进而突出其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更为当前国家的基层治理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实现乡村"治理有效",是国家有效治理的基石,也是我国社会建设的基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的要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乡村治理的方法和路径,涌现了一批实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先进村镇乡村"三治融合"治理经验为实现乡村善治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意义。依法自治,把村民自治严格纳入法治框架。强化法治,突出乡村治理的法治思维和制度性供给。弘扬德治,与自治、法治形成刚柔并进的治理格局。从河南省先进村镇乡村"三治融合"经验可以得出,党建引领为乡村有效治理提供政治保障,乡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有效治理提供物质保障,"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为乡村有效治理提供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善治是关键。那么,乡村谁来治理?怎么治理?治理什么?治理效果如何检验?近年来,作为乡村善治之路践行者的浙江省,自2003年开始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在打造出近3万个如诗如画的美丽乡村的同时,也为乡村治理体系的创新贡献了独特的改革智慧。  相似文献   

19.
<正>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对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央这一系列部署,对于加强乡村治理、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发展、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在振兴乡村的过程中,我们要构建与农村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三治合一"强调自治、法治、德治的有机结合,强调构建多元化的乡村治理模式。鉴于当前我国乡村治理中面临的乡村治理单一化自治组织行政化严重,乡村治理与农民矛盾日益激化等问题,应借助乡村振兴的契机,通过构建"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形成多方共同参与的合作共治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