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李洁慧 《新智慧》2007,(10):70-71
一、全资控股情况下商誉减值测试的会计处理 例1:假定A公司在2007年1月1日以2500万元收购B公司100%的股份。购买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企业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商誉500万元,年末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3000万元。假定B公司的全部资产是产生未来现金流量的最小资产组组合。2007年末,A公司确定B公司的可收回金额为2000万元。  相似文献   

2.
随着WTO保护期届满、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国有资本的逐步退出,合并不失为企业扩大经营规模、降低投资风险、增强竞争力的便捷之路。而商誉的确认与计量对于合并企业的后续发展影响深远,在新的经济环境中,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外购商誉的确认与计量重新认识。一、传统的商誉观从19世纪末商誉观的形成到亨德里克森三种商誉观的总结,人们普遍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商誉是特殊的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商誉根据来源的不同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在会计实务中出于三方面(稳健主义、确认价值基础的可靠性、以成本为基础的会计)的考虑,一般不确认自创商誉,只确认外购商誉。具体说来,对于如何确认外购商誉,传统的观点有以下几种:1.外购商誉的确认范围。较早的观点认为,外购商誉是并购企业在合并交易日所支付的购买成本超过所获股权相应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然而,由于意识到购买成本与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并非都是不可辨认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首次提出了“核心商誉”的概念。核心商誉包括两部分:一是被并购企业在被并购前已经存在的商誉在继续经营中的公允价值,称为“持续经营商誉”;二是代表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协作能力的公允价值,称为“合并商誉”。这一新...  相似文献   

3.
﹝摘要﹞商誉价值对于以提供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保险公司而言尤为重要。商誉价值不仅体现保险公司服务质量,而且是其获利能力的表现。本文运用管理熵理论分析影响保险公司商誉价值大小的因素,并认为管理熵值的增加必然导致商誉价值减小,而商誉价值减小将导致利润率下降。因此,笔者认为如果并购能够产生协同效应,那么并购就能降低保险公司的管理熵值,从而提高商誉价值,最终提升保险公司的利润率。  相似文献   

4.
据深圳商报报道,格兰仕集团诉北京创想广告公司等充当“黑媒”,索赔商誉损失人民币297万元。该集团法律顾问称,更大的被告是同业某企业,可能在近期被“揪”出来。是同行业通过媒体攻击了格兰仕?还是格兰仕真的有什么?还只是媒体的一个简单的报道?这些为什么的背后,是商业利益?  相似文献   

5.
商誉是企业所拥有的能够获得高于同行业正常投资报酬率以上利润的能力。在企业经营中,哪个企业商誉高,就会兴旺发达;哪个企业商誉低,就会衰落萎缩。商誉体现了生产力的社会属性,是无形的生产力。商誉能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6.
商誉是无形资产的范畴,关于商誉的性质有“好感价值论“、“超额收益论“、“总计价帐户论“之分;关于商誉的确认可以采用“帐面反映法“有三种处理方法;关于商誉的价值可用公式N∑i=1 Si(1 r)-i表示;关于商誉的分摊有直线法、加速法、贴现法三种.  相似文献   

7.
一、负商誉悖论的提出要理解负商誉,首先就必须理解商誉。商誉一般认为是净资产的获取代价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从会计学角度而言,对商誉的理解主要有两种观点:①商誉是人们对企业具有好感的无形价值;②商誉是其未来收益超过不包括商誉在内的投资正常报酬的贴现值。在实务中,商誉就是兼并方支付的价款大于被并方的单项净资产公允价值之和的差额。根据著名的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的观点,如果被并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之和大于被并企业原股东得到的价款,那么被并企业的原股东就会将净资产单项出售,而不会将企业整体出售。这样,在理论上就不可能存在负商誉。而且如果将商誉作为一项资产,它也不可能是负数,这在逻辑上是很难成立的,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负商誉又确实存在着,于是便产生了负商誉悖论。二、负商誉悖论的解读现在人们对负商誉性质的认识及其会计处理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将从会计准则的不完备性和交易费用的角度去解读这一悖论,以便为实务中对负商誉的确认与计量方法的选择提供一个理论基础。1.会计准则的不完备性与负商誉悖论的解读目前,会计学界普遍把负商誉定义为兼并时取得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超过购买成本的差额。在实务中的做法就是在企业合并时,按照会计准则的要...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国的会计制度对自创商誉价值不予确认;对企业自行研究开发成功的无形资产仅仅按照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作为无形资产的实际入账价值。这不仅造成企业账面资产价值被低估,也不符合历史成本原则、真实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本文提出了自创无形资产价值应予揭示的理由、计量方法和相应的账务处理方法。一、自创商誉应予揭示1.自创商誉价值应予揭示的理由。自创商誉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创立和积累起来的各种优越条件和无形资源。诸如企业信誉、社会形象、商品品牌、人才素质、长期形成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特色等。这些资源对企业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使企业能比其他同类企业获得更高收益。然而,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只确认外购商誉,对自创商誉不作为无形资产入账。传统观点认为,与形成自创商誉相关的各种支出,如广告费、培训费、研究与开发支出等,在费用发生时难以预测其经济效果,更难具体确认其成本计算对象,从谨慎性原则考虑,在费用发生时均作为期间费用处理而不当作无形资产入账。但是,就外购商誉与自创商誉的关系来说,自创商誉是外购商誉的基础,外购商誉是自创商誉的转化形式,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外购商誉实质上是被购入企业的自...  相似文献   

9.
一、外购商誉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 涉及外购商誉确认的具体账务处理为:按购买时接收的全部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借记有关资产科目,贷记有关负债科目;按作为合并成本的付出资产或承担债务(如发行债券)的账面价值,贷记有关资产、负债科目;按作为合并成本的付出资产、承担债务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或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按以上借方发生额小于贷方发生额的差额,借记“商誉”科目。如果以上借方发生额大于贷方发生额,则不确认商誉,而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相似文献   

10.
不管对正商誉的价值评估还是对负商誉的价值评估,都可以用超额收益法,其中关键问题是对未来企业年超额收益数或年降低收益数的估计。但是由于该方法默认的前提是:企业年超额收益数或年降低收益数全部是由商誉造成的,所以笔者认为用该方法估计商誉的价值误差会很大。不管对自创商誉还是对外购商誉,都可以用割差法。  相似文献   

11.
不论自创商誉,还是外购商誉都应该及时确认并计量反映,这才符合会计的可比性、相关性、及时性和权责发生制原则.同时,商誉的价值应随着企业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大小进行调整,才能正确反映商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商誉价值的不确定性是商誉确认和计量的重大障碍,而解决商誉摊销问题的关键是通过会计信息反映商誉初始确认和计量后价值的变化。本文认为现有的会计计量观念和会计核算体系已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寻了商誉摊销中不确定性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存在着各种对商誉的错误认识,这些错误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企业存在超额盈利就一定存在正商誉,反之就一定存在负商誉。②并购实践中,买价与被购企业净资产的评估价的差额就是外购商誉的价值(正负商誉)。③品牌资产其实就是商誉资产。④正商誉就是消费者偏好企业产品所带来的利益,负商誉就是消费者对企业产品不够偏好所带来的损失。⑤商誉(正负商誉)的价值是随着时间的递延而减少的。⑥外购商誉其实就是企业的自购商誉。⑦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形成商誉的原因之一。⑧正商誉的形成一定是有资金投入的。本文将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并指出其不合理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现有的商誉会计理论存在种种局限,影响商誉的因素可分为影响净资产整体交换价值的因素和影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因素.商誉本质上是企业净资产整体交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商誉会计处理的困难源于产权市场上信息不充分、竞争不充分以及公允价值会计的不发达.在现有条件下,只能按照稳健原则,主要以表外注释的形式改进商誉会计报告.  相似文献   

15.
自创商誉符合资产的定义,应予以确认,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当企业在连续若干年内总体市价都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时,开始确认自创商誉,并在以后逐年评估,对自创商誉不断再确认。对自创商誉的摊销可采用逐年重估法。  相似文献   

16.
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下的企业合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是两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各有适用范围。两者对合并企业具有影响:按照购买法,合并所产生的商誉采用了分期摊销与减值测试并用的方法;权益法要求按并入净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入账,不确认商誉或负商誉。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商誉会计理论存在种种局限,影响商誉的因素可分为影响净资产整体交换价值的因素和影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因素。商誉本质上是企业资产整体交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成差额。商誉会计处理的困难源于产权市场上信息不充分、竞争不充分以及公允价值会计的不发达,在现有条件下,只能按照稳健原则,主要以表外注释的形式改进商誉会计报告。  相似文献   

18.
目前,随着企业改制、并购、资产重组和股份制合作等经济业务的不断发展,在资产评估中关于企业商誉的确认问题已日益成为实务和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因此,为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对于商誉会计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应该有更深入的探讨;正确理解商誉的特征,依法保护企业的商誉,客观公正地评估商誉的价值,是企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现行会计准则对商誉的性质、外购商誉以及负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存在不足,应予以改进:根据商誉的无形性和不可分割性,对外购和自购商誉都不予以确认;对购并时购买价格高于或低于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分别作为递延资产和递延收益处理;而商誉的价值体现,则通过中介机构定期评估并对外披露来实现。并通过此种对商誉会计理论的“破”与“立”来弥补现行商誉会计理论的缺陷及在实际操作处理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本就会计界争议颇多的负商誉问题提出一些看法,章肯定了负商誉的存在,对负商誉的价值确认提出质疑,并且对目前存在的三种负商誉摊销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