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型员工有效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平  张本祯 《经济纵横》2006,(10):46-48
企业间的竞争更多的表现为核心能力的竞争,而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源泉是由知识型员工的知识和能力以及组织资本所构成的智力资本。知识型员工是企业中重要而特殊的群体,有着独特的心理需求、精神需求及职业特征,对他们的激励要从自身特点出发,针对其激励需求,设计系统科学的激励机制,采取合理有效的激励策略,从而使知识型员工的生产率达到最大、企业的核心能力达到最强,最终把企业潜在的竞争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知识经济浪潮,知识型人才已成为提升组织竞争力的核心人力资源.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激励知识型员工成为组织管理者的重要工作,事业单位更需要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予以重视和探索.本文旨在分析知识型员工特征基础上,结合事业单位的工作实际,提出事业单位知识型员工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企业竞争的重点在知识型的人才,而经济管理中各种要素的管理归根到底是对高素质人员的管理——知识型人才的管理。如何有效地激励知识型人才,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也成为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命题。从知识型人才的特点及内在需求出发,通过对知识型人才的需求剖析以及分析激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国内外企业对知识型人才的激励机制,对中小企业知识型人才的有效激励机制的构建提出一些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知识型员工掌握着企业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主要从事管理与技术工作,是企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独特的心理需求、精神需求及职业特征,对他们的激励要从自身特点出发,针对其激励需求,设计系统科学的激励机制,采取合理有效的激励策略,从而使知识型员工的生产率达到最大、企业的核心能力达到最强,最终把企业潜在的竞争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我们认为要真正激励起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必须明确他们的真正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增强员工的工作热情以及对企业的向心力。  相似文献   

5.
知识型员工就是能够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从某种角度上说,知识型员工就是那些掌握先进或核心技术的,具有创新精神,持续不断地为企业带来利益,并能够提高组织绩效的人员。因此,针对我国各企业的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公司对知识型员工激励不足的状况,为充分调动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提高企业或公司的经济效益,应积极完善对公司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6.
建立知识型人才激励模型必须对其特殊的激励因素和激励特点有所把握,坚持物质与精神相结合、外在与内在相配套等原则。运用知识型人才激励模型应从成就动机、组织目标、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的效应。  相似文献   

7.
随着检验检疫事业的发展与改革,作为知识载体的知识型人才,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对检验检疫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知识型人才来说,能否有效地工作,是否会对检验检疫事业萌生责任感、忠诚心、热情和满足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与人才之间心理契约的实现程度。在分析知识型人才激励现状及传统激励理论局限的基础上,借助心理契约理论,可以提出检验检疫知识型人才管理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于知识型员工心理预期的激励策略探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在知识经济时代,掌握知识尤其是核心知识的员工日益成为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主要资源。如何留住知识型员工并进一步激励其主动共享、创新知识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基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的特征,进一步探讨了知识型员工的心理预期,并针对这些特征和心理预期提出相应的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9.
知识型员工的柔性激励模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知识型员工(Knowledge Worker)所拥有的知识是一个组织得以发展的关键。建立科学的激励模式,挖掘知识型员工的知识潜力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通过对知识型员工心理需求特点进行分析,论述了柔性激励在知识型员工管理中的适用性。指出应实现由操纵型的刚性激励模式向契约型的柔性激励模式转变,并设计了知识型员工的成本契约型和心理契约性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10.
刘凤姣 《经济师》2006,(10):195-195,197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对于知识型员工密集的高等职业院校而言,人才流动更加频繁。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确保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是管理者亟待研究的一个课题。文章从职业院校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出发,提出采用“职业发展计划、工资福利、情感激励”等有效激励措施激发人才的潜能,留住人才,促进职业院校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浅析高校知识型人才效益最大化的激励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识型人才的竞争越演越烈,应根据知识型人才的需求层次和特征,应用现代激励理论,有效激励知识型人才,提高管理的综合效益,实现引进的高层次知识型人才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知识型员工激励策略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炜 《经济与管理》2007,21(3):74-77
知识型员工不同于普通员工的特征导致其需求因素的非同一般,而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策略设计必须建立在对其需求要素的把握之上,即从协助知识型员工成长需要和成就动机的实现、给予知识型员工更多的自主性、为知识型员工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和建构独特合理的薪酬体系等方面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激励。  相似文献   

13.
试论对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莉 《经济师》2012,(9):212-213
文章对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涵义、特征以及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企业知识型员工新的激励模式。指出,企业家只有真正将知识型员工当作人才,当作"第一生产力",给他们提供和营造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专长的和谐环境,才能使其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全部力量。  相似文献   

14.
所谓激励是指在满足个体某些需求的情况下,个体付出很大的努力去实现组织目标的某种意愿。美国哈佛大学詹姆斯教授得出结论: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发挥仅为20~30%;如果施以激励,将使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出80~90%。所以激励问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取代物质资本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掌握知识资本的知识型员工日益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宝贵资源。因此,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就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一、知识型员工的个性特点与工作特点知识型员工这个概念是美国管理学家彼…  相似文献   

15.
从马斯洛需求理论看知识型员工的激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春干 《经济师》2008,(9):215-216
知识型员工是21世纪企业最宝贵资产,是现代企业之问竞争的关键和核心,如何合理使用知识型员工,如何有效地激励知识型员工使其发挥最大作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已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文章从马斯洛需求理论出发分析这些员工的特征和需求,分析其激励因素。  相似文献   

16.
知识型企业组织结构依然存在的等级层次,不同层级的人需要不同而应采取异质激励,同一层级的人也因个体的差异也需要异质激励,而异质激励总的来说都归于物质轨道与精神轨道.据此构建出知识型企业链级双轨激励模型.  相似文献   

17.
浅析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新成 《经济师》2004,(12):157-157
文章从知识型员工的定义、知识型员工在企业中的现状、知识型员工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入手 ,从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等方面提出了如何有效管理知识型员工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医院知识型员工特点和多元化激励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莉  田素莹 《经济师》2007,(9):201-201,212
知识型员工在知识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而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有其独特型和深刻性。文章根据医院知识型员工的内涵和特点,探讨采用多元、差异化等综合激励因素,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运用科学的手段、灵活的制度调动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人才潜能,实现知识的有效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军工科研院所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激励因素,并在这些特点和激励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激励知识型员工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宽带薪酬作为与企业组织扁平化相配合的新型薪酬结构设计方式应运而生,本文研究了宽带薪酬的特征,分别是支持学习型组织建设、促使员工自我提升、方便人员调配和有利于提高工作绩效,并且研究了我国知识型员工获得有效激励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宽带薪酬对我国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