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5年1月20日,国家发改委联合中编办、国土、财政、建设、农业、水利、环保、林业、旅游、文物及法制办等12个部门联合发布《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酝酿已久的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终于正式启动.本文拟对《方案》进行解读,并就其可能对遗产旅游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自然保护地生态资源向生态资本转化过程中,生态信用买卖双方主体确认、交易步骤、额度分配等一直是实践难题。本文在借鉴国外生态银行机制模式与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尝试从组织结构、信用标准、交易方式3个方面,构建基于生态资源评估的发起者、开发者与第三方监管参与的生态银行运作模式。以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为实证案例,参考已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当量因子修正等研究成果,对2005、2010、2015及2018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发现,河渠、滩涂、林地的生态信用最高,水田、旱地、建设用地生态信用最低,以此提出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的生态信用下限,以期为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和其他自然保护地构建生态银行机制和确定生态信用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中国建立国家公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用制度保障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并把建立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作为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关于中国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问题的研究成为热点,中国为什么要建设国家公园、哪些才是中国的国家公园、应该怎样建设国家公园等问题被提出并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待自然空间有两种模式:保护区模式和旅游地模式,这两种模式代表了我们对待自然空间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方式.国家公园既不是传统保护区模式的重复,也不是旅游地模式的扩张,它是一种全新的自然空间体系,国家公园试图协调人类游憩利用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平衡,以达到国家公园的自然空间正义和空间生态文明.生态伦理观作为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体系,是国家公园构建这种平衡的指导.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我国要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探索基于中国特色生态伦理观念的国家公园空间体系模式是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平武县白马王朗藏族乡为例,分析了国家公园试点前后白马藏族乡的旅游发展状况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推动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7.
张玉钧;余翩翩;洪静萱 《旅游学刊》2024,(7):10-12
<正>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以来,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发展稳步推进、成效显著。通过组织试点、总结经验、加强顶层设计、整合优化和制定相关标准,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公园体制机制,初步构建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具有起点高、后发优势明显、建设规模和难度大等特点,大量社区广泛分布在国家公园内部及周边,社区人地关系成为其治理过程中不可回避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国家公园的解说与教育服务研究——以西奥多·罗斯福国家公园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说与教育服务是美国国家公园与游客之间的重要联系方式,是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美国国家公园的成长和发展,解说与教育服务也日臻完善.文章通过大量资料和中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对美国国家公园解说与教育服务的意义、内容做了进一步剖析和阐述;将其发展历程分为4个阶段:萌芽阶段、实施阶段、建设阶段和完善阶段.以西奥多·罗斯福国家公园的具体解说与教育项目为例,透视出美国国家公园解说与教育服务的坚强后盾:专业的规划机构、严格的人员要求、健全的解说与教育项目和公园各种系列的定期评估.纵观美国国家公园解说与教育服务的成功发展,其专业的规划机构和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支持缺一不可.在我国推行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之际,解读美国国家公园的解说与教育服务,其诸多方面可为我国国家公园体制的建立与推行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9.
起源于美国的国家公园、Disney主题乐园,英国的工业遗产旅游、田园城市,意大利的慢城运动等都具有理念和发展方式上的创新意义.虽然这些范例,其起源有着特定的地方标签,但对于相对类似的国家/地区而言,它们具有一定的世界推广意义.本文借鉴Livingstone“将进步置于地方”的观点①,阐释国家公园作为一种“发明物”,抑或“进步”的“地方”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家公园已经成为全球自然保护和科学利用的规范语言和普适理念,除了承担保护自然资源责任以外,也为满足人类对自然美学、环境教育、户外休闲等多方面的诉求提供了可能.在新常态下,国家公园亦已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安排,通过围绕国家公园体制改革,推动我国一直以自然保护区为主的各类保护区体系向国家公园统一体系转型,为我国国家公园系统化、科学化、规模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巨大,但实践的泛化造成生态旅游发展陷入困境,生态旅游形象受损。如何利用国家公园建设契机塑造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品牌,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在梳理中外生态旅游实践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基于文化观念、生态资源与实践环境等差异,中国国家公园开展生态旅游需立足国情,建议重点从5个方面探索本土化路径:一是明确开展生态旅游的现实目标是生态资源的安全,价值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二是明晰生态旅游的内涵与外延,以此严格界定生态旅游实践内容与形式;三是重点从良性互动的社区参与和科学的自然解说系统两个方面,加强生态旅游科学实践,重塑生态旅游形象;四是利用研学旅行和自然教育等生态产品消费契机,提升公众生态文明素养;五是加强生态旅游制度建设,推动国家公园成为生态旅游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2.
青海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体制下的具体实践,其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文章结合相关资料,从生态环境修复、当地居民参与度、旅游产业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三江源国家公园所取得的生态旅游发展成效,并概括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15.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期在《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国家公园作为拥有最高自然资源价值和生态保护要求的重要区域,目前正面临着转型期社区生计与旅游活动之间的突出矛盾。这一矛盾不仅阻碍了生态社会系统福祉的有效转化与流动,也对自然保护地制度建设核心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从利用的角度开展游憩空间管控是国家公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基于加拿大国家公园实地考察和期刊文献资料梳理,分析了加拿大实施游憩空间管控的体系架构和重点内容,探讨国家公园游憩空间治理主线和适应策略。研究发现:(1)加拿大国家公园游憩空间管控体系可以划分为区域、公园、场地3个尺度,反映了国家公园在促进国土空间保护领域的系统性思维;(2)国家公园游憩治理机制在不同层面进行了多重响应,包括宏观平衡机制、分类优选机制、用途管制机制和游憩利用机制,并在不同尺度空间上匹配相适应的政策管控措施;(3)从政策层面需要维持自然保护和游憩空间利用的平衡关系,在独特性方面体现出有别于绝对保护和完全开发的中性思维。中国国家公园游憩空间治理可汲取利用加拿大的上述发展经验,在多个层面设置前期评估和弹性措施进行改良优化,注重动态调控,避免游憩发展体制僵化。 相似文献
17.
英美国家公园体制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是当前政界、业界与学界关注的热点.世界各国国家公园的设立背景、目的、程序、任务、土地、资金、机构等不尽相同,但均适应并体现了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特征.本文通过英美国家公园体制的比较,旨在促进我国国家公园的体制建设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国家公园作为我国生态文明成就体现的重要场域之一,促进其投射与感知形象的契合是提高国民认同度的关键点。本研究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收集武夷山国家公园官方宣传文本与携程旅行网站游客评论文本,基于旅游凝视理论,利用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DA)主题模型方法,对武夷山国家公园官方投射形象与游客感知形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网络语境下国家公园形象可归纳为自然资源、文化资源、旅游体验、设施服务、价值地位5个维度;(2)“投射—感知”形象的核心高频词重合率仅为1/3,官方宣传内容的广泛性与游客感知体验的具体性有较大差别;(3)分维比较显示,自然资源维度的“投射—感知”形象契合度高,其他维度均存在错位现象。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运用二维象限法,构建了国家公园形象的维持区域、优势区域和改进区域,并针对各区域特点提出了基于国家公园管理组织主导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正加快推进国家公园建设。2023年首批5个国家公园的总体规划发布实施,明确了各国家公园的建设目标任务。在科研平台建设、国际合作广度以及社会参与程度等关键指标上,首批国家公园展现出显著优势。这反映了强调人地关系的协调是中国国家公园与美国国家公园模式的重大区别。中国的国家公园普遍涉及居民等人的因素,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特定的人地关系,产生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根本性理念和地方性知识。 相似文献
20.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是当前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其对国家公园的影响也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公园管理人员和学者的关注.2009年,落基山气候组织(The Rocky Mountain Climate Organization,RMCO)及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NRDC)共同发布了一份《困境中的国家公园》报告(National Parks in Peril:The Threats of Climate Disruption),对全球气候变化对美国国家公园的冲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