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的法理依据研究应着重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适应国有资本扩大化的要求,保证我国经济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建构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构成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的经济法理依据;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填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出现的管理真空,满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政治诉求,构成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的政治法理依据;扩大统一的社会主义阵线,整合异质文化,建构一个稳态的社会主义社会,构成国家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的文化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网络社会中,生存的虚拟化进一步彰显了人的个性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的彰显既是人的本质力量获得确证的事实表现,也是人的本质力量获得理性确认的知性前提。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角看,虚拟生存具有实践的特性,仍然是人为实现"意义性"生存而进行的对象性的文化实践,它理应建构的是现代人现实的"意义性"生活世界;这样才有可能真正规避现代人虚拟生存的异化现象,进而确证现代人的一种新的"类"文化生存。  相似文献   

3.
在网络社会中,生存的虚拟化进一步彰显了人的个性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的彰显既是人的本质力量获得确证的事实表现,也是人的本质力量获得理性确认的知性前提。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角看,虚拟生存具有实践的特性,仍然是人为实现"意义性"生存而进行的对象性的文化实践,它理应建构的是现代人现实的"意义性"生活世界;这样才有可能真正规避现代人虚拟生存的异化现象,进而确证现代人的一种新的"类"文化生存。  相似文献   

4.
黄彬 《魅力中国》2010,(7X):30-30
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和合"思想及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人际关系与群己关系、身心关系及个人与文化关系、辩证法的方法论四个方面。其丰富的思想、高超的智慧、宝贵的价值,对于我们今天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和合"思想及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人际关系与群己关系、身心关系及个人与文化关系、辩证法的方法论四个方面。其丰富的思想、高超的智慧、宝贵的价值,对于我们今天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科技论的文化哲学贡献●姚万禄(中共白银市委党校白银,730900)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邓小平突破了我国文化哲学建构中的诸多历史局限,确立起科学技术在中国文化哲学中的主导地位,使建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成为可能,有利于把中国文化哲学...  相似文献   

7.
谢坤 《特区经济》2011,(1):188-190
本文将武汉城市圈中九个城市主体的关系放在帕森斯的AG-IL模型中进行分析,提出影响武汉城市圈"秩序整合"和协调发展的"四因素"。认为"政治因素"是影响武汉城市圈"秩序整合"和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建构因素",直接关系着其发展目标的实现方式和实现程度,"其它三因素"是"反建构因素",对"政治因素"形成"反建构性","反建构性"的方式也关系着整合实现的实际状况。然后分析"建构性"因素与"反建构性"因素的相互作用,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政治文化转型,一个重要的维度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过程中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西方政治文化的关系。两者中都包含精华和糟粕的成分,在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扬弃。"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在对两种政治文化进行取舍和扬弃的过程中具有最终的标准性意义,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采取一系列举措积极推进我国政治文化转型是当代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正>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七·一讲话中指出:"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进程的不断加快,对文化领域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组织文化是企业的经营、管理、品牌文化的总和,渗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植于社会文化,又反作用于社会文化。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发展企业组织文化、建设和谐企业,对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提出背景、内涵、考察方位等方面。二者的相同点表现在:都属于狭义"文化"的范畴;二者的指导思想一致;同时,二者都将为社会建设事业提供强大的动力,而且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下,大力建设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1.
在华文文学的语境里,建构在象形文字、节庆风俗等基础上的文化中国,既成为华人文化乡愁的指南针,又凭借其宏观的视野,以及超越了国家、民族主义的特殊文化属性,成为凝聚华人族群意识和文化心理的乌托邦。强调"中国"作为一个文化体的特征,更容易从更高的层面来整合华人文化,从而以"对话”的模式,参与到世界文化的建构中。  相似文献   

12.
张洋 《魅力中国》2010,(9X):206-206
<正>在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体系建构的过程中,建构者们无论在民族特性还是科学特性的强调中,都十分关注"身段"(后称"身韵")的重要性。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程建设,是中国古典舞学科文化建设的划时代飞跃--它使得中国古典舞超越了"芭蕾框架+戏曲构件"的做法,确立了中国古典舞的"舞  相似文献   

13.
"以人成文,以文化人"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原则,"文以载道,道以文传"是文化发展的基本内涵.文化的主体性建构凸显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对生命价值内涵的主体性把握,表露的是对人的价值内涵的文化生命力的持久影响.文化自信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反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对民族兴亡的责任担当,是文化自信生成的历史逻辑起点;中国社会主义伟大建设是文化自信生成的理论逻辑主线.  相似文献   

14.
文化城市理论作为我国"人文城市建设"的核心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念,既是内蒙古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大背景,也是重建草原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政治型城市化进程中,内蒙古和草原文化的重要价值主要体现为政治、军事和阶级斗争等内涵。在经济型城市化进程中,内蒙古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出对国家经济建设的资源和消费价值。开展文化特色的现代性研究,明确草原文化特色的内涵,建构一套适应现代化需要的传承创新体系,在发展中求自新。开展文化精神的本体性研究,明确草原文化精神的内涵,建构一套符合城市化进程的传播教育体系,在融合中求坚守,在开放中实现振兴。研究民族文化传承与中华文化复兴的深层节点,正面阐释武备文化在中华人文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探索草原文化在中国和世界的时代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道德的重新建构,厘清了道德方面的许多模糊认识,对当前存在的腐败悖论文化也是一次新的考量和纠正.  相似文献   

16.
政治文化在政治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独特的作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政治文化是现阶段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其基本思路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大力弘扬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的先进政治文化;健全政治参与机制;正确对待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与外来的政治文化,从而创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7.
赵渊 《北方经济》2012,(4):50-51
本文在分析当前文化中小企业"招工难"的现状及其内在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小文化企业"招工难"的破解策略。即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关系;加强中小文化企业的自我品牌建构与营销;提升文化中小企业综合实力;加强配套社会保障等政策制度建设等。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背景下,本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或域外文化的碰撞冲突在所难免,并使二者之间形成了矛盾关系。尤其是面对文化霸权和西方强势文化的挑战,本土文化若不想成为西方文化"摹本"时,研讨文化创新的必要性、重要性日益凸显。文化创新既包括了形式,也涵盖了内容;既应是批判继承与吸纳先进文化,更应体现出一种文化建构。因此,文化创新之路应表现为文化建构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第一个特点: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文化建设表述的标题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十八大报告关于文化发展表述的标题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由"推进"到"扎实推进",更明确具体,更有现实感了,这表明中央对推进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更有决心和信心,更注重实际的效果,更强调文化建设过程中政策制定的确实性和在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到"文化强国建设",表明对  相似文献   

20.
张蓉 《西部大开发》2011,(11):92-93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国九条,其内涵是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文化产业只是文化改革中的一部分,在文化曲江理念的带动下形成"曲江模式",在文化兴国的大背景下,"曲江模式"能否全国推广?这种模式能否拷贝?值得我们共同去研究、去探讨。站在国家文化兴国昭示的层面上,扛好文化大旗,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挑战。下面的讨论希望能给文化曲江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