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2 毫秒
1.
王雷 《活力》2011,(8):184-184
随着电视节目的多样化。对电视转播手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电视导播作为电视节目制作中重要的一环决定着节目的最终呈现。一、电视导播专业的缺失导播行业需要专业人才随着电视行业的发展,电视的表现手段呈现多样化。集技术、艺术及电视意识于一体.电视的制作手段也越来越先进,大型活动及现场直播等形式越来越普遍,导播也就成为了电视行业必不可少的一个岗位。可是国内的教育体制中,没有任何一所高校开设了电视导播专业,因此,各地电视台的导播都是从摄像、导演、编辑等等岗位延伸出来的。而专业的导播应该是跨越节目创作艺术与技术双重领域,应该对节目十分了解,同时也精通转播技术。  相似文献   

2.
张秋月 《活力》2012,(4):55-55
导播工作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政策性、思想性、业务性和艺术性。它涉及广播电视的宣传方针、宗旨,节目的设置,报道计划的制订及实施.播出的效果等等。因此,有人把导播工作比作电视节目制作与传播过程中的“心脏”。凡是与节目的设计、布局、指导制作、修改加工、审定播出等相关的环节,都须由导播来进行处理,决定取舍,把握方向。  相似文献   

3.
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和发展中,数字音频及其嵌入技术是当前节目制作中的重要技术,在实际的制作中将数字音频和视频信号结合保证了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质量。针对数字音频及其嵌入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就其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张秋月 《活力》2012,(5):51-51
现场直播是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常用的形式。在这种形式里,现场播出的过程是连续不问断的.导播在节目录制过程中对镜头的每一次切换,对于整台节目来说都将不会有机会更改,正因为如此,导播除了具有熟练处理镜头和对镜头画面迅速反应的能力外.录播前的案头工作对节目的切换也有重要作用,尽管在节目录制过程中导播也有发挥的机会,但相对于整个预先的方案来说只是寥寥一部分.导播必须把拍摄意图交代给摄制群体,同时,通过对场面调度和摄像机位置的选择、定位,同时运用声音来辅助视频完成整台节目录制。所有这一切首先产生于导播的创作思想之中,并做出切换的分镜头方案,然后再由一系列的摄录设备和制作技巧来把这些设想展现到荧屏上去.这就要求导播应该具有丰富的镜头想象力和较强的现场调度能力。  相似文献   

5.
韩瑨崴 《活力》2012,(4):43-43
经常收听广播的听众朋友。对导播以及导播编辑一定不陌生.在每一次节目中,主持人都会经常说:“担任本次节目的导播是料,或导播编辑是料,请导播把听众电话接进直播间……”。其实,导播和导播编辑是广播电台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的工作岗位,在电台没有直播节目前。只有记者、播音员、编辑等,没有导播。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广东省首先创办了珠江经济广播电台,  相似文献   

6.
王冰冰 《活力》2013,(2):82-82
在电视台的各工种及其协作过程中,我们常提到“导播”,其主要责任是指挥调度“摄像师”进行拍摄,并进行现场视频切换。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对于采用固定场地,固定灯光类的节目,比如电视栏目、情景剧,一般用多台摄像机拍摄,这样制作完成后的节目具有多角度、多景别的特点.表现得更全面,  相似文献   

7.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应用于电力领域的电子技术,是一个以功率半导体器件、电路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为支撑的技术平台。现概述性地介绍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各类应用,重点在发电环节中,输电环节中,配电环节中的应用和节能环节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刘文宇 《活力》2014,(7):121-121
一、电视文艺节目导播概述 中国的电视导播主要来源与两个队伍:摄像员和导演,他们各有各自的优势,也各有各自的劣势。摄像员出身的导播通常经历了近10年的摄像工作,熟悉摄像员工作,与摄像员有亲切的个人感情,常常可以激发摄像的潜能,完成高难度的镜头。但他们的劣势是,不熟悉节目的后期剪辑,不熟悉各个部门的组织运作,不能充分领会导演意图,更不熟悉节目流程。导演出身的导播熟悉整个节目流程,能组织音频、灯光、舞美、字幕有效组织协同,缺点是不熟悉摄像员工作,与摄像员的沟通有障碍,无法避免摄像员欺生偷懒。所以导播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局限与不足,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沈字宏 《活力》2011,(6):224-224
交通广播媒体因承载城市交通信息发布,指导人们出行的脚步,对导播在节目上的配合要求有别与一般意思上的广播节目。而交通广播每天的资讯流量的相当巨大决定一天的电话来访数量,要处理和应对好大量的来访电话问询,导播素质如何在团队配合中就体现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和社会的进步,互联网已经充斥了我们人类的各个领域。其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使现代的教育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艺术的结合。本文浅析了CAI多媒体课件在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相应的制作技巧,望对相关的教学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曾灵秀  曲敏 《价值工程》2011,30(27):206-207
目标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进目标教育的关键是构建符合学院实际的科学合理的目标教育方案,本研究将团队合作学习的理念引入目标教育实践中,依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构建不同的团队合作学习小组,以活动为载体,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2.
赵亚军 《价值工程》2010,29(25):226-226
建筑装饰专业在职业教育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的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生产、服务以及管理一线的技能、实用型人才。要提高本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基层人才,本专业需做到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针对培养目标,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革。本文对近年国内外的一些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做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指导性建议来提高本专业的教育质量、改革教育模式及促进我国建筑装饰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独立董事在公司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章对独立董事的意义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指出目前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游学民 《价值工程》2011,30(14):243-244
全人教育的问题涉及对教育的根本认识,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揭示全人教育的思想本质,明确全人教育的当代价值,有助于全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化,也有助于更好地指导我国的教育改革实际。  相似文献   

15.
焦振豹 《价值工程》2014,(9):228-229
从教育成本的构成来看,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成本及其分析将成为高职院校会计管理中重要的内容。本文从教育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构成的角度,分析了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成本和教育成本的重要性,阐述了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和教育成本的现状,认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人力资源成本的单一性和教育成本的多元性、教育成本存在较多的共性费用、教育成本在教育过程中无法获得直接补偿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Current‐day university human resource educational programs had their beginnings in the late 1910s and early 1920s when textbooks and courses in personnel management first appeared, an event that occurred in tandem with the emergence of personnel management/industrial relations as a new functional area of business practice. Over the next eight decades, both the practice of HR management and the university programs that train people for it have evolved and grown in a number of important and interesting way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brief overview of this evolution in university HR education, summarizes the structure and curriculum of contemporary HR degree programs, and briefly describes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HR management as an intellectual subject area. © 1999 John Wiley & Sons, Inc.  相似文献   

17.
张航 《价值工程》2013,32(5):219-220
开放教育是将现有的教学资源开放出来,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和学习者的自由参考和学习。不仅意味着对教育对象的开放,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教育资源和教育过程的开放。开放教育学籍管理具有信息化、规模化、系统化、复杂化的特点。科学、规范、高效的搞好开放教育学籍档案管理有利增强电大系统的服务功能和管理质量,提升电大的办学内涵。  相似文献   

18.
Propensity to firm creation: empirical research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entrepreneur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knowledge of the entrepreneurial profil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have been assuming a growing import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ams directed towards the entrepreneurship and start-up processes. This study aims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that most contribute for the intention to start up a business. The research also tries to identify the profile of a potential entrepreneur student concerning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personal attributes, family, demographic variables and motivations. Research findings include the idea that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the most relevant factor in what concerns the propensity to business creation. On the other sid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have an important role in shaping motivation to start-up a business and perceived hurdles have a negative impact in the intention to start-up. The results may be relevant when developing an adequate educational program directed to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start-up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9.
高海荣 《价值工程》2014,(6):272-273
随着我国职业学校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其教学质量也得到了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数学作为职业学校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其教育的实用性已经成为了诸多数学教师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主要根据我国目前职业学校数学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来对其教育的实用性对策进行探究,以此来为今后职业学校数学教育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A.E. Boardman  A.P. Schinnar 《Socio》1982,16(5):209-215
This paper develops an input-output framework for use in local public finance. A state-wide educational system is described in terms of its school districts and educational programs for which local, state and federal funds are allocated. A distinction is made between earmarked funds and discretionary funds. Educational resource multipliers are developed to show how changes in earmarked funds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affect the total level of educational expenditures in all districts and the total level of educational expenditures on all programs.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are illustrated using data for the State of Pennsylvania. Finally, we show how the input-output approach relates to the standard partial equilibrium approach in the education financ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