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红霞  武菊 《商业时代》2012,(28):86-87
文章基于企业集团的下游市场存在产量竞争、最终产品的需求函数为不确定的条件,研究了集团的中间产品转移定价决策问题。结果表明,当对中间产品实行歧视定价时,中间产品的最优转移价格可能大于也可能等于或小于中间产品的边际成本,取决于下游公司与竞争公司生产的最终产品之间边际成本的大小关系;当对中间产品实行单一定价时,中间产品的最优转移价格为边际成本加成。通过对两种定价策略的比较可知,中间产品实行歧视定价将增加下游子公司和企业集团的整体利润。  相似文献   

2.
企业集团内外市场结算及内部转移定价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对企业集团内部各利润中心在销售和采购时是采用集团内部结算还是均针对整个外部市场,以及在相互结算时到底是采用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内部转移价格还是采用以总成本或变动成本为基础的内部转移价格的决策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企业集团内部各利润中心在内外部结算的选择和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决策上是一种兼顾整个企业集团以及自身利益的理性选择过程。  相似文献   

3.
李春萍 《商场现代化》2007,(30):397-398
<正>函数的最值是指在某区间内所有函数值中最大或最小的函数值。在经济活动中函数最值有着广泛的应用。一、最大利润与最小成本问题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是每一个生产企业孜孜以求的最高目标。要实现这一最高目标,首先要合理确定产品的产量,除了要考虑市场的需求外,还要考虑到产品的市场价格因素,这就需要研究成本、收益、利润与产量之间的依赖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4.
针对客户需求的价格敏感性、随机性以及服务企业的分阶段定价策略,研究预订服务的能力与定价协调问题,构建优化模型,确定服务能力和市场价格,使期望利润最大。论证了模型是关于价格和能力的凹函数,并推导其最优解。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期初定价持续时间的变化对市场价格、服务能力和期望利润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1)最大期望利润、最佳期初和期末市场价格以及最佳服务能力是关于期初定价持续时间的减函数;(2)随着期初定价持续时间的增加,最大期望利润和最佳期初市场价格开始下降幅度较大,随后趋于平缓,而最佳期末市场价格和最佳服务能力变化幅度较平稳。  相似文献   

5.
杜丹清 《商业研究》2000,(11):142-143
企业实施价格竞争的最佳经济环境是产品产量会随价格下降而增加,产品成本会随产量增加而下降,薄利会带来总利润的最终扩大。实施价格竞争策略的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要足够大,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否则就可能导致企业的利润损失。在我国当前买方市场逐渐形成的经济环境下价格竞争策略要慎重。  相似文献   

6.
针对由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探讨实行期权合约情况下该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决策问题;根据是否使用期权合约,以利润最大为目标,构建了Stackelberg博弈模型,运用逆向归纳法得到了相关均衡解。通过风险变化与数值分析发现,随着期权执行价格的提高,制造商利润逐渐增大,且大于未使用期权合约时的利润;而零售商利润逐渐减小,且当期权价格较大时,零售商利润将小于未使用期权合约时的利润。因此,当期权执行价格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时,实行期权合约能同时增加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  相似文献   

7.
《品牌》2020,(2)
在双寡头市场上,构建消费者效用函数及企业利润函数研究企业关于大规模定制(MC)的决策。为刻画MC对消费者效用及企业利润的影响,引入品牌效应和产品线成本。本文对寡头市场上两企业的两阶段博弈进行研究,讨论目标企业面临不同决策环境时的战略决策(是否进行MC)与优化决策(最优定制程度及相应最优价格)。之后,分析了包括品牌效应、产品线成本、旅行成本在内的诸多参数对企业决策的影响。最后,对上述结果进行仿真模拟。  相似文献   

8.
《港澳价格信息》2014,(11):61-62
最近,广东省价格成本调查队对广东省27个县(区)243个调查户2014年早稻生产成本与收益情况进行了调查,汇总数据显示:广东省2014年早稻产量、价格、产值、成本、收益全部上升,虽然收益增加,但今年每亩早稻生产利润情况仍为亏损49.3元。具体情况如下:一、产量增加2014年早稻平均亩产421.2公斤,比去年增加19.4公斤,增幅4.8%。早稻增产的原因是气候适宜。  相似文献   

9.
<正>一、函数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在经济活动中生产者与消费者通过市场交换商品,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得到它的效用,生产者提供商品为了获取利润,而市场就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我们知道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是商品价格的函数,一般说来将随着价格的上涨而减少,即需求量是  相似文献   

10.
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任何资产都按其取得时的价值入账,这种模式是建立在资产的价值不变的基础上的,其计算的会计利润只能算是账面利润,表面上满足了配比原则,但是实际上,资产的市场价值是不可能一成不变。当资产的价格下降时,传统的会计模式会根据谨慎性原则进行减值测试,但是当资产的市场价格上升时,尤其是企业的消耗性资产价格上升时,传统会计没有进行任何处理,这将导致企业的账面利润中存在一部分非经营利润,这部分利润是企业进行实物保全的留存,不得进行股利分配。为此,主要从实物资本保全角度探讨企业财务人员将如何进行真实利润的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