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结合我国货币政策实践,以2007年的货币政策效果为分析切入点,分析并评价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之一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整的效果。笔者认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个货币政策工具之所以没有像理论上所阐述的那样具有明显的效果,主要在于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不合理,外汇占款抵消了政策效果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一、1992年以来中国的货币政策效果 骆:1992年7月起,我国实施了间接的宏观调控政策,货币政策的重要性由此得到全国上下的认同,您作为经济学家,对几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绩效有何评价?……  相似文献   

3.
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差强人意,传导路径不畅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完善与否不但关系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而且关系到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式和有效性。目前已有研究多从利率、信贷、资产价格以及汇率等方面探讨对货币政策传导路径的疏通,但对货币政策传导路径终端———企业环节的研究却仍寥寥无几。企业是各个渠道传送的货币政策能否对经济总量起作用的最终结点,是转轨时期改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键所在。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从企业角度对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1990-200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杰  孙亮 《山东经济》2011,27(2):101-106
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之一,其有效性一直是经济学当中争论的焦点。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在不同的经济时期实行了不同的货币政策。那么,货币政策到底有没有对宏观经济调节起到有效的作用?文章通过对我国1990-2009年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验证了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修正关系。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协整关系,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且在长期比在短期内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一般而言,货币政策传导是中央银行采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变动来实现某一货币政策目标的过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畅通与否直接决定货币政策的效果。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货币政策的传导受制于多种因素,也遇到多重障碍,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从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货币“迷失”与我国货币、汇率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1985~2003年我国货币资金的“迷失”现象,可发现这种货币的迷失本身是由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导致的,尤其是由于很大一部分迷失的货币没有进入实体经济部门、没有形成有效的货币供给导致的。我国大量存在的货币资金迷失现象动摇了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我国货币政策关于货币供给外生性的假设前提,这一方面使得蒙代尔不可能三角不再绝对成立,另一方面也削弱了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货币政策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有必要对此有所关注。  相似文献   

7.
王东 《西部论丛》2010,(1):52-53
2009年12月5日至7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一方面对我国一年来实施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估;另一方面,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同时,强调要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货币政策的取向看,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正在或将发生细微的变化,其背后的“玄机”寓意深长。  相似文献   

8.
邓毅 《特区经济》2009,(10):95-97
次贷危机对我国造成巨大影响,为保增长促内需,我国开始执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有必要研究货币政策的目标取向,措施的选择,分析产生的效果及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使货币政策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货币政策效果受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实体经济对货币的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 ,受上述因素制约 ,我国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付通货紧缩的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中国货币政策数量效果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运用了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利用1994年到2004年的季度数据,对货币供应量、利率这两个重要货币政策变量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利率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显著;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都能对经济产生影响,但它们对GDP的作用效果是有差异的.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效果,实现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蕙显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1):73-76
股票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重要,股市传导货币政策是其中的表现之一。文章从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终结目标的两个角度入手,从理论上解析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机制,继而通过逐一分析我国股市对货币供应量、信贷传导、投资和消费的作用关系,全方位剖析我国股市传导货币政策的效果,得出当前股市传导货币政策效果较低的结论,并就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货币政策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出现了多次紧缩和扩张之间的交替,形成了显著的货币政策周期。下行经济周期往往都是发生在货币紧缩政策结束之后。为了度量货币政策作用效果,我们需要建立货币政策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并从众多的反映宏观经济状态的指标从中选取合适的预测指标来反映其内在机制。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我国自1996年以来共出现了3次产出增长率的下降,而这3次产出降低都发生在紧缩性货币政策结束之后。这说明我国货币政策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货币政策操作也存在相机选择的内生属性,并且M1同比增速和金融机构新增短期贷款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实施之后是否会出现下行经济周期。  相似文献   

13.
货币政策调控房价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房价的持续上涨问题倍受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阐述了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房价的主要途径,对货币政策调控房价效果有限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房价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货币政策措施最终能否产生预期的效果,取决于货币政策传导是否顺畅。因此,货币政策传导历来是货币政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选择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负债表渠道作为研究的主题。结合中国的情况,本文从银行、公司角度分析了资产负债表渠道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解释力,找出目前影响我国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渠道发挥作用的一些阻碍因素,随后提出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资产负债表渠道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应对内需不足的内部环境和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我国货币政策仍将保持低利率状态,然而低利率环境下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究竟如何是政策制定者的核心关切。现有对于低利率环境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大多集中于发达国家,缺少对于当前中国情景下的深入探讨,而且局部投影模型尚未应用于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研究。本文首先构建理论框架系统性分析了我国高、低利率时期货币政策的作用机理,然后基于状态依存局部投影模型定量分析了我国高、低利率时期货币政策的时变效应。研究发现:(1)我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冲击无论在高、低利率时期均能有效提升产出,从而实现预期的调控效果。(2)我国暂未陷入“流动性陷阱”,低利率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投资和消费的效应会增强,货币政策确实能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常规货币政策尚能有效刺激消费和投资意愿,进而拉动总需求。(3)高杠杆会增强低利率时期产出和投资对扩张性货币政策冲击的响应,但会削弱消费的响应,这是因为高杠杆促使企业减少用于缓解日常运转的资金,增加用于长期投资的资金,高杠杆还会增加居民房地产投资,增强流动性约束,从而挤占居民消费。文章结论为优化货币政策有效性,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效果提...  相似文献   

16.
周洁 《特区经济》2010,(9):78-79
近几年来,我国货币宏观调控力度加大,但对经济增长的刺激效应并不明显,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本文针对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的因素进行分析,认为货币政策效果不仅取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自身的构成和规范程度,也取决于货币政策传导中各环节经济主体的行为及所处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7.
闵梓耕 《中国经贸》2014,(17):160-161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是各国货币当局为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选择的作为调节对象的目标,其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传导渠道作用,中间目标选取的适当与否影响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效果。本文首先介绍了关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一系列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简单说明了国内外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历史演变;然后,针对我国现行货币供应量中间目标,从正反方两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货币政策面临的选择问题;最后,从中总结出对我国今后制定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有借鉴意义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应对本轮全球性金融危机,我国政府从2008年底实施了连续"双率"大幅下调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使用IS-LM模型分析上述货币政策效果,结果表明:因当前通货膨胀的预期、近期货币政策的反复性导致了公众预期的错判及地方政府投资拉动意愿强烈三种因素的影响,这种货币政策在短期内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但因我国的IS、LM曲线总体上都较陡峭,要想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的政策效应,需不断深化各项改革。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的货币政策也在发生不断的变化,以此来应对2008年之后的经济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近几年来美联储加息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的工具,我国经济市场化的不断深入,使得货币政策每年都会有一些新的变化,人们感受最为明显的就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4万亿政策,十年之后的2018年,房地产价格的不断提升正是货币政策之后的效应。在新形势条件下,我国的货币政策应当紧紧盯住全球货币政策的一系列变化,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入手,逐步提升货币政策的现实效应。  相似文献   

20.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在多年的宏观调控实践中,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及市场化程度不高,在宏观调控政策的搭配中,财政政策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货币政策的作用相对较小。然而,自上世纪后期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化程度的逐步提高,货币政策在调控经济运行的作用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