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环渤海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与港口的分工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渤海地区有三太城市群,十几个重要的港口,港口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反过来也给该区域港口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经济全球化和港口集群式分布必然使港口问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环渤海地区港口应整合资源,联手发展,发挥优势,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2.
推进区域产业分工和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要从实现国家战略部署以及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高度,构建协同、共生、共赢的区域发展机制,有效整合区域内资源,加快区域内部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临港产业与其腹地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从区域经济学角度研究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河北省临港产业与腹地之间的关系对于京、津、冀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和障碍因素,然后在充分分析河北省临港腹地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论述该区临港产业与腹地区域经济合作的可能性,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5.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区域的竞争已不单是产品竞争、行业竞争,而是区域板块经济、规模经济、产业链的竞争。而市场与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取决于资源、条件的禀赋优势,而且取决于产业规模、比较成本、产业关联和相对价格.取决于一个地区具有相对持续优势的企业群落。  相似文献   

6.
产业区际转移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依赖。要实现产业的区际转移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二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在我国具备这两个条件,并开始出现产业转移现象的主要在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像浙江这样市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产业区域转移和梯度推进作为一种产业经济现象已初见端倪,并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利 《北方经济》2017,(4):50-53
对于任何国家或者地区,只有经济活动活跃,其他社会活动才能充满活力.物流作为社会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流通的全过程,已然成为促进生产和消费发展的重要成分.现代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共同繁荣的关系.就包头市而言,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如何与经济社会更好地衔接,促进在一定区域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长期繁荣,目前的研究还过多地停留在宏观理论和中观论证阶段,因此,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加强与区域经济的融合,对比国内外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物流发展现状和经验,找到制约包头市物流产业发展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建议,对今后包头市完善城市经济发展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迈向开放型经济的成功转变,我国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机遇,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参与国际分工,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因此也被热捧为世界工厂,更有人将这一发展认为是我国经济在未来赶超美国的转折点,为此,我们需要对世界工厂的时代性特征与我国产业发展的结构性特征保有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近年来区域产业分工出现了由传统的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再到产品价值链分工不断深化的历程。在我国,经济区内产业间、产业内和产品价值链的分工同时存在。文章测算了首都圈和长三角产业间分工水平,部分证实了首都圈产业分工较为落后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理论与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通过介绍西方的有关区域经济理论 ,首先指出了政府以及区域合作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进而从“两个大局”思想到西部大开发战略 ,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过程 ,最后从政府支持和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分析了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一、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概述建国初始,我国产业分布主要集中在沿海省份,沿海与内地比重为71.5%、28.5%。工业类型集中在能源、轻纺工业,轻重工业比重7426。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加快内地的经济发展,同时考虑到国防安全的需要,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国家一边恢复沿海老工业基地,一边将部分工业迁往内地。“一五”期间,国家重点项目中68%投往内地,并其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陕西、甘肃、湖北、四川等地。大跃进、三线建设时期,投资进一步向内地倾斜,内地与沿海所占比重相差11.6个百分点,且投资布点分散,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四五”、“五五”时期,…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金融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敏 《新疆财经》2007,(1):29-32
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最明显的表征就是东、中、西三大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这种差距的扩大是地理区位、历史、政府政策、金融支持、产业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试图从区域金融的角度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化问题进行探讨,进而提出加快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中,以集群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在促进国别或区域经济发展中逐渐显示出其重要性。一、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特点综述产业集群是近两年来经济学里的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对它的研究最早从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开始的,其主要研究了外部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5.
16.
刘静 《重庆与世界》2014,31(10):33-35
运用区域经经济协调发展理论,解读2009年我国先后发布的9个区域经济规划,考量发布实施一系列经济计划的深层次原因,分析以前我国区域经济规划的缺陷以及县域经济发展的缺陷,论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探讨为了保证我国区域经济规划能够得以顺利实施需要防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下我国越来越重视区域产业规划工作,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区域产业规划工作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各地区经济的发展,还严重影响了我国的产业转型。本文主要以区域经济差异为基础,对区域产业规划工作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以此为我国区域产业规划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政策的三大理论基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19.
《调查研究报告》2006,(139):1-20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制造业空间集中度明显提高;在主要集中分布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同时,制造业北移的趋势有所加强;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中部缺乏具有明显优势的制造业;空间分布趋于分散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基础性产业以及汽车、医药、烟酒等制造业领域;地区间经济联系不断增强,区域合作关系日益紧密,范围不断扩大,政府主导的跨区域规划成为推动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发展的捷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育谋 《开放潮》2002,(11):33-34
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在近两年媒体的经济报道中,最受宠的大概就是浙江模式,或简言之温台模式了。连续数年GDP增长速度位居全国前列,2001年外贸顺差位居全国之首,年销售额超亿元的民营企业数目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最富的100个县中的1/3……在造就浙江辉煌的种种因素中,有两点是最为关键的:一是民营企业的活力,二是产业集聚所带来的效应。 浙江省目前已形成年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聚区300多个,其中年产值100亿元以上的有4个,50~100亿元的有13个,10~50亿元的有91个。经济增长速度比全省平均水平快3~5个百分点,总产值占全省的60%,产业集聚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