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金融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本文立足于自贸区银行的风险控制,通过总结国内外关于监管科技的运用和发展文献,以及分析自贸区银行的风险形成与传播机理,得出了自贸区银行风险传播速度快、跨区域、影响大等特点,并对于监管科技在其中风险控制的运用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提出,通过大数据分析,解读自贸区银行交易数据的异动性,并加强监管指标的组合效应分析;通过人工智能的自我优化学习,加快风险预警系统的完善与升级;结合云端与区块链技术,提升数据的共享与存储能力,保证监管信息的透明性。  相似文献   

2.
使用中国36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研究中心构建的省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研究了金融科技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会对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产生影响,但存在异质性,其中处于发展前期的中小型及“规模扩张瓶颈期”的商业银行受到金融科技的冲击影响较大;扩大银行体系规模有利于提升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信息效应在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性中存在中介作用。为有效控制金融科技带来的风险,银行应努力提高风险防控意识,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有效防范信息的负面效应影响。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技术的进步延展到金融领域,促进了金融科技的诞生。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化科技在银行业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正在同商业银行进一步融合,促进了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的转型和升级。金融科技给银行业带来的变化并非都是积极的,在利用先进技术的同时,随之而来还有数据风险和信息风险、技术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新问题。金融科技对银行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完善法律监管框架的同时,传统监管模式需要利用好现代化技术,向智能监管转变。欧盟经验和监管沙盒制度也为我国监管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特点以及国外管理经验的研究,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方面的现状,总结出在信息科技治理、信息安全、业务连续性和业务外包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重点问题。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相对薄弱的原因,从信息科技风险治理、信息系统风险控制机制、加强运维和提升国产信息化产品应用等方面,提出增强我国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科技在银行业经营管理全过程的推广运用,银行对信息科技的依赖程度显著提高,在促进银行改进流程、加快发展的同时,银行业机构信息科技风险防范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信息科技风险事件凸现。加强基层银行业机  相似文献   

6.
金融科技可以有效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提升银行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目前银行借助金融科技手段已形成了基于供应链或贸易链模式、基于小微企业经营成果模式、基于小微企业自身信用积累模式、基于电商平台或社交网络模式等四种金融科技信贷支小模式。但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破解信息不对称所需的外部数据获取难度大、金融科技信贷模式下产生的不良贷款风险分担机制缺乏及金融科技信贷模式下产生的不良贷款风险处置措施滞后等因素影响了银行运用金融科技支小支微。为进一步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本文建议银行机构要提高金融科技发展水平,要加快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不断完善对银行金融科技信贷产品的风险分担机制,并加快建立针对金融科技信贷产品案件的司法处置机制。  相似文献   

7.
随着金融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入,银行业已经成为信息科技成果应用最快、最广的行业之一,同时也是受信息科技风险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一方面,在信息科技的推动下,银行的经营方式、服务手段和服务理念都发生了深刻转变,信息科技成为银行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另一方面,随着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其对信息技术也呈现出高度依赖趋势并不断加深。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稳健发展直接影响到银行稳健经营,关乎银行声誉、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在当前银行信息系统向总部高度集中的态势之下,加强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有效防范信息科技风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朱磊 《银行家》2012,(8):120-123
近年来,因银行业务流程中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日益加大,这使得信息系统的固有风险随着系统的复杂而增加,高度集中化的银行信息化管理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因此,作为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信息系统审计(简称"IT审计")在银行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银行IT审计意义目前,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已经成为银行业务正常运营的最基本条件之一,信息科技在有力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信息科技风险也愈发突出和集中,信息科技风险控制已成为银行  相似文献   

9.
正近几年来,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尤其是地方区域性银行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提高地方融资效率、稳定金融市场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银行监管部门和大型商业银行正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控制战略与具体实施措施。中小商业银行与大型银行相比,由于科技投入、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等各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在信息科技风险的控制中面临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随着金融与科技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金融科技对银行服务和银行风险均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金融科技的技术载体,底层技术会从产品、机构、金融生态、间接影响等不同维度对银行服务产生影响,进而导致银行风险的变化。在金融科技发展背景下,银行风险的演化特征包括操作风险异化、个人业务风险上升、风险关联性增强、直接风险加大等。针对风险的变化,需要厘清银行与其他机构之间的业务和职责边界,加强对中小银行与外部科技公司合作的监管,同时改进对操作风险的资本计量要求。  相似文献   

11.
当前,信息科技为各项业务的运营提供着后台支持保障,对各项业务稳定持续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说,离开了信息科技这个平台的支撑,银行的对外服务和日常内部工作就无法进行,因此控制信息科技风险、保证信息系统稳定运行对商业银行I生命攸关.特别是我国的大型商业银行,都已经不同程度地实现了数据大集中,IT运行风险也...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以非保本理财产品作为影子银行业务的代理变量分析金融科技发展对影子银行业务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发展与影子银行业务具有正相关性;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对不同规模银行影子银行业务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对大型银行影响不明显,对其他银行作用明显;银行金融科技水平的提高虽然一定程度上通过影子银行业务使得表内信息的风险评价指标得到改善,却也可能增加了银行整体风险承担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信息科技外包服务供需双方的角度,对目前商血银行信息科技外包现状进行了分析,全面识别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外包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结合已知风险因子和外包类型,形成了相应的外包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可优化信息科技外包工作的商ik银行外包风险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4.
随着金融信息科技的发展,银行业务对信息科技的依赖逐渐加深,目前已发展到没有信息科技的支持银行将无法开展业务、信息系统一旦发生大面积瘫痪甚至会导致银行无法正常营业的风险,因此,对于信息科技风险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成了商业银行内生的强大动力。事实上,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信息科技风险是银行操作风险中"系统、人员、流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银监会更是将信息科技风险作为单独的风险予以监督和  相似文献   

15.
现代商业银行运营高度依赖信息技术,流程银行、电子银行、供应链金融、电子商务等业务模式创新更是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结合的产物。信息技术在银行应用的越广泛、越深入,如影随形的信息科技风险也就越大,而且随着信息系统规模和复杂度的增加,信息科技风险的扩大和积聚有呈指数性增长之势,银行信息科技风险不再是星星点点的局部问题,而是涉及信息科技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6.
我国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在当前乃至今后都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无论是银行还是监管部门都应高度关注信息科技治理这一薄弱环节,积极借鉴先进金融机构的良好做法和国际标准,参照监管要求,进一步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控和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构金融科技指数与银行市场竞争指数,以中国59家商业银行2013年至2017年的年度数据,探究金融科技发展和市场竞争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获致结论:金融科技发展与市场竞争对银行风险承担都有正向影响;就金融科技指数的子指数而言,支付结算指数与风险管理指数对银行风险承担都有正向影响。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商业银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灾备建设越来越重要。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将信息科技导致的风险列为银行业四大风险之一,要求各银行尽快树立并强化信息科技安全风险意识,着力研究和防范信息科技的各类风险。  相似文献   

19.
信息科技的运用,一方面大大降低了银行的管理成本和交易费用,提高了业务交易的速度和对客户服务的效率,使其成为银行稳健运营和提高竞争力的基础和保障;另一方面,银行对信息科技的依赖以及由此产生的风险却日益加剧,一旦信息科技发生风险,将会直接影响银行业务的连续性,甚至会影响银行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信息科技的发展,为银行的业务产品创新、服务管理水平提升带来了机遇,而与此同时,新的信息科技风险特征不断出现,也为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控带来了挑战。信息科技风险监管要紧跟信息科技和银行业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在明确"风险为本"的基本指导思想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形成既符合信息科技风险特点、又契合银监会整体监管框架的信息科技风险监管制度和工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