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铁成 《经济导刊》2003,(12):38-41
从1998年,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逐渐形成高潮。在众多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模式中,净壳收购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重组模式,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各方关注。第一起规范运作的上市公司净壳收购案例是1998年的上海房地集团收购原嘉丰股份(600606)。后来有多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净壳收购和重组。  相似文献   

2.
吕琰 《资本市场》2003,(8):64-67
通常而言,一项完整的境内上市公司收购重组交易行为是上市公司收购、资产重组以及后续融资等多项交易行为的组合……  相似文献   

3.
杠杆收购透析君安证券研究所陈湘永一、引言实现我国企业改革目标的核心问题是产权制度的改革。要推进产权制度的改革,一条有效途径是允许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和产权交易。而在资产重组和产权交易的诸多具体方式中,具有鲜明“杠杆特性”的杠杆收购(LeveragedBa...  相似文献   

4.
这两年信托公司收购上市公司股权的事件频频出现,如金信信托收购长丰通信(000892)股权;重庆国信收购四川美丰(000731)股权;北京国信收购宁城老窖(600159)股权;深圳国信收购延边公路(000776)股权;中泰信托收购轻工机械(600605)等。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至2003年底,共发生了24起信托公司收购上市公司法人股行为。在信托收购中,存在着事实上的两个收购人,一个为信托合同之上的“形式收购人”即信托投资公司,另一个为信托合同之下的“真正收购人”即委托人。由于信托合同的存在,“真正收购人”既达到了收购的目的又隐蔽了身份,“形式收购人”与“…  相似文献   

5.
王伟 《经济世界》2003,(1):66-67
1993年9月3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布延中实业股票停牌,同时深圳宝安集团上海公司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拥有延中发行在外5%的股票。所谓的"宝延风波"就此拉开了中国上市公司收购的序幕。“买壳上市-资产重组”从此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流行概念。在风起云涌的第一轮财务性重组浪潮中,既演绎出脱胎换骨、化腐朽为神奇的经典案例,也有虚假重组、操纵股价的违法行为。2001年下半年,中国并购重组市场开始发生巨大转变。由于大盘的深度调整及监管的严格,原有以资产重组—股价飚升为主要特征的财务性重组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其暴露出来的问题越…  相似文献   

6.
<正> 目前,关于上市公司收购有三个比较关键的法律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争议,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的收购行为,本文拟对这三个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第一个问题:关于协议收购的适用范围目前,我国有案可寻的收购上市公司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方式是场内公开收购,即在证券交易所通过股票二级交易市场公开收购目标公司可流通的股票,以控制目标公司。首个案例是,1993年9月深圳宝安集团公司通过二级市场收购上海延中实业19.8%的股权,达到控制  相似文献   

7.
非市场化重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波 《资本市场》2002,(9):63-66
<正> 近年来,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已成为中国股市最大的热点,许多公司在重组消息的刺激之下,股价或一飞冲天、或上蹿下跳,几起几落,让市场投资者叹为观止。上市公司利用资产重组改善业绩,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本来无可厚非,如果真能通过市场化重组,实现公司内在质量和投资价值的提升,对广大流通股股东也是一大福音,但几年的资产重组大潮过后,人们惊奇地发现,真正通过资产重组使上市公司旧貌换新颜的并不多,更多的是利用重组手段提升公司的投机价值、炒一把就走的过路客和为实现上市公司“保壳”、“保配”目的的“资格”重组。由于中国证券市场固有的制度性缺陷加之长期以来形成的上市公司生存环境,上市公司非市场化重组现象十分普遍,并已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上市公司非市场化资产重组的表现根据资产重组行为是否符合公平公  相似文献   

8.
吴帆 《经济导刊》2000,(1):39-43
1999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证券法》最大的突破之一在于将“要约收购”的概念引入上市公司的收购中。“要约收购”是“公开出价要约收购”(TenderOffer)的简称,也称为“公开收购”或“标购”,在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一直被广为采用。“要约收购”作为并购的一种高级形式,极其富于变化且具有强大的震撼力。一、什么是要约收购我国《证券法》虽然规定“上市公司收购可以采取要约收购或者协议收购的方式”,但并没有对“什么是要约收购”以及“要约收购如何进行”作出界定,而在第81条中“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30%时…  相似文献   

9.
隋艳坤  尚浩东 《经济师》1999,(12):18-19
明确上市公司收购的概念是确立上市公司收购制度的前提。我国《证券法》基本上确立了我国的上市公司收购制度。但对于上市公司收购界定,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现拟对此问题略陈管见,求教于同仁。一、我国法律对上市公司收购制度的规定上市公司收购是公司收购的一种,与一般公司收购的区别仅在于目标公司的不同,上市公司收购的目标公司不是一般性的公司,而是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公开交易的上市股份公司。明确收购的概念是确立收购制度的前提。我国最早对上市公司收购作出规定的是1992年4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布的《深圳市上市公…  相似文献   

10.
<正>资产重组让许多上市公司实现了惊人的蜕变。2009年以来的股市复苏,使得之前中止或暂停的收购重组再度活跃起来。资产重组是市场上经久不衰的炒作题材,许多上市公司重组后脱胎换骨,实现了由"乌鸡"到"凤凰"的蜕变。2009年以来,虽然中国经济还处于恢复阶段,但中国的资本市场已经率先反弹,沪指从年初  相似文献   

11.
资产重组新潮涌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资产重组是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在人们心目中,资产重组是扭亏为盈最有效的资本魔方,同时也是股价炒作最具魅力的题材。但是,用动态的眼光来看资产重组,不难发现,今天的资产重组毕竟具有与过去不同的特点,这种不同是时代变化的结果,是新的发展趋势所决定的。具有明显的质的动态变化的特点。我国加入WTO标志着一个历史性的新阶段的来临,外资并购的曙光初现,内资重组“新”动加快,乃是题中应有之义。外资控股企业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或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国内上市公司经营,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全球化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对于尚处于封闭状况的国内证券市场来说,其积极意义更是非同一般。而内资重组的加快当然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同义反复,也不是对外资并购的对称性反应,更谈不上消极抵抗。由于外资并购并不是阳光普照的四方佛,更不是雨露均沾的及时雨,对于国内上市公司来说,与其烧香求佛,不如积极应变,这是国内企业在市场走向规范化开放化的条件下不断求大求强求新求变的大势所趋。当前上市公司内资重组新潮涌动,表现出几个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正>各种形式的要约收购对于非流通股的市场化,为全流通奠定基础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场外的协议收购,到场内的要约收购,上市公司重组越来越走向市场化,这对促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改善上市公司的内在质地和营运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非流通股的部分要约收购以及由此升级的全面要约收购,  相似文献   

13.
<正> 1997年以来,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资产重组已经成为证券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进行过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的数量越来越多。1998年沪深两市共有389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资产重组。从资产重组方式来看,我们可以把1998年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行为分为五大类:  相似文献   

14.
广东上市公司重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惠 《资本市场》2002,(9):50-53
<正> 由于我国与西方国家具有不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的背景,并购现象也存在很大差异。就概念而言,也有不同的解释和看法,有人认为上市公司重组是指对上市公司的股权和上市公司所拥有的资产以及所承担的债务进行的重组,并和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区别开来。认为资产重组仅指对公司资产进行重组,而不涉及公司的股权和债务,因此资产重组是公司重组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公司重组不仅限于公司资产重组(吴林祥,2001年)。也有人认为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的“资产重组”是指兼并、收购、托管、资产置换、借壳、买壳等行为的总称,实际上,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概念早已超越了资产的范畴,如国有股无偿划拨、无资产注入的公司控制权变化以及债务重组等。可见我国证券市场资产重组的内涵和外延不是一个边界分明的概念,表述一切有关上市公司重大非经营性或非正常性变化的总称(陆国庆,2001年)。本文所述资产重组视同于重组概念,并按照深沪交易所对重组公告的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创新知识基础理论已有的“并购一吸收能力”分析框架内,引入了“吸收动力”因素,藉此研究了收购兼并、异质企业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并基于2004-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倾向性得分法和倍差估计量”技术就理论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并购可以扩展收购公司的知识基础,具有显著的创新效应,在并购后的四年时间窗口内,收购企业的专利授权和创新效率显著高于未收购企业;(2)知识吸收动力而非吸收能力是企业并购创新效应最为重要的决定因素,股权结构适度集中、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以及外部产业竞争程度较低的企业,在知识吸收动力方面较其它企业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并购的创新效应更高,而吸收能力不同的企业其并购的创新效应并无显著不同;(3)国有企业在知识吸收能力方面的优势所引致的并购创新差距缩小效应不能抵补其在知识吸收动力方面的劣势所引致的扩大效应,国有企业并购的专利授权和创新效率显著低于民营企业.本文还根据研究结论就如何提高上市公司的并购创新效应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推动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热潮,而股权协议收购则又是最受追捧的收购方式,成为上市公司收购的主流。那么到底是什么致使协议收购成为了收购的首选方式呢?本文介绍了我国上市公司收购方式和现状,并在对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和协议收购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之后,论述了形成我国上市公司协议收购偏好的制度原因,最后对未来我国上市公司收购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机会主义资产重组与刚性管制   总被引:49,自引:3,他引:49  
本文选择 1 993— 2 0 0 0年间上海证券交易所 1 2 0 2例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事件为研究样本 ,考察了资产重组与政府管制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 ,1 997年我国宏观经济由过热转向软着陆 ,而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配股管制 ,却仍然采用经济过热时期制订的标准 ,由于管制标准偏离了实际经济情况和投资者的机会成本 ,许多上市公司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机会主义资产重组”来规避管制。本文的发现为我国的“替代性管制”提出了新的不利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美国式,英国式和欧洲大陆式等三种最具代表性的上市公司收购的监管体制的评析,剖析了我国现行上市公司收购的监管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三点具体建议-加大证券监管机构、证券交易所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外资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法律监管;加强对上市公司收购的反垄断监管。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美国式、英国式和欧州大陆式等三种最具代表性的上市公司收购的监管体制的评析,剖析了我国现行上市公司收购的监管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三点具体建议——加大证券监管机构、证券交易所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外资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法律监管;加强对上市公司收购的反垄断监管.  相似文献   

20.
管理层收购的中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梅 《经济论坛》2003,(24):16-16,19
一、中外上市公司MBO的特点从目前已实施的MBO案例来看,我国上市公司MBO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其运作模式大部分都是由管理层在外部设立一个收购主体,这个主体都是所谓投资公司、创业投资公司或是科技发展公司,即壳公司。二是收购性质都是协议收购,还没有出现美国MBO通行的要约收购方式。出让方有法人股也有国家股。三是控股权。虽然各公司MBO的规模不等,但MBO后原来的管理层大都取得了对公司的控股权,比如粤美的MBO后由管理层持股的美托投资公司持有公司股份22.19%。四是从股权转让的价格来看,80%以上低于公司最近的每股净资产值,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