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关村 《中关村》2010,(2):104-105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教授,倾注50年的心血,“目标始终如一”,皓首穷经,由一个人独立完成了60余万字的“中国版”《马克思传》,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史填补了一项空白。2008年10月《马克思传》付梓以来,成为纪念革命导师马克思190周年诞辰的最好行动。《马克思传》博得业界的好评和读者的青睐,被誉为“马克思生平事业研究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2.
萧惑之 《中关村》2009,(3):108-111
牛年春节前夕,《中关村》杂志卫汉青社长送来萧灼基教授新作——中国版的《马克思传》。翻开扉页,有萧老的题词,望着那熟悉的笔迹,蓦然生发无限的感慨。去年曾听汉青先生说,萧老近一年来身体欠安,在病榻上还坚持工作,这部60余万字中国版的《马克思传》就是辛勤劳作伏案笔耕的丰硕成果,用萧老“自序”中的话说——“是我近50年来的最大心愿”。  相似文献   

3.
萧惑之 《中关村》2009,(4):114-117
权当序言 《中关村》杂志开出“名家专栏”近一半年多时间,令人高兴的是“中国最富的教师”——俞敏洪先生谈人生感悟的“论语”,颇得读者青睐。一位已退休不愿意上网的中学老教师对我说,“‘玉米糊’(对老俞的昵称)既会教书,又会育人,更会赚钱。他在《中关村》发表的励志灵性小品,我每期必读,受益匪浅。”毫无疑问,俞敏洪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名人,他“从草根到精英的完美奋斗历程”,给我们启迪鼓舞,催人奋进,感人肺腑。  相似文献   

4.
周瑟瑟 《中关村》2014,(7):114-115
朱家雄是70后作家。与我同来自湖南,我们在中关村认识大概有七、八年了。朱家雄最初给我的印象是他主编了一系列以北大为题材的文化畅销书《北大情诗》《北大文章》《北大情书》之类,那几年我也在北大,对他所关心的这些内容也熟悉。但真正引起我关注的是他的小说。  相似文献   

5.
周薇  曾颖 《中关村》2004,(4):117-118
大部分人最早知道叶小纲是从《人约黄昏》、《半生缘》等影视歌曲开始的,那时他已经从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留学归来两年了,接受了世界各地的委约,创作了大量作品:交响乐《冬》,《迦叶无语》、《最后的乐园》、《地平线》……在后来的几年里,叶小纲一直不断坚持着在音乐上的探索,交响乐和影视音乐成为他挥洒激情和才华的两块自由园地。《春天的故事》、《长城交响曲》、《西藏之光》;电影《刮痧》、《惊涛骇浪》等的配曲……旋律如泉般涌出他的笔尖。这位出身音乐世家,当年和谭盾、翟小松和郭文景并称为中央音乐学院78届四大才子的音乐家,现在…  相似文献   

6.
陈朝阳 《中关村》2004,(8):120-121
初闻《商道》,是在好友家里。该书是一部韩国作家描述古代朝鲜商界历史人物的传记型小说。其时友人正着迷于观看从网上下载的同名小说改编电视连续剧(该剧前不久在凤凰卫视又进行了热播)。后得知《商道》是当代国学与佛学巨匠南怀瑾先生大力推荐的一部作品,也是许多优秀的国内外企业家案头的必读书。后来我于忙碌中终于抽出时间,从购书到爱不释手地阅读,前后只用了一周多时间。这部小说描写了200多年前在古代号称“天下第一商”的朝鲜商人林尚沃传奇的一生,充分展现了主人公超越常人的人生和他的商业智慧、非凡的气魄与勇于实践的精神。书中…  相似文献   

7.
关纯 《中关村》2006,(8):101-103
大约是在2002年的仲夏,经老朋友作家哲愚先生的介绍,我结识了海淀文联主席卫汉青同志,他正忙着创办《中关村》杂志。汉青是个热情洋溢、精力充沛的诗人作家,又是一位思想开阔、极具事业心的领导干部。汉青当即送我几本新书,多是他近年创作的诗歌和散文作品的结集;其中还有一部军旅作家王宏甲的《智慧风暴》。王宏甲这个名字我十分熟悉,早在10年前,我读过他的长篇报告文学《无极之路》,被深深的感动,还生发了一段难以忘怀的故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是河南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说过的话。我在一次讲党课时,用《无极之路》中的河北无…  相似文献   

8.
周树鑫 《中关村》2009,(3):114-115
电影频道在《女王》公映的第三个年头,播出了中文版的电影。我虽说错过电影院的放映,幸好赶上了电影频道的播出。从海伦·米伦获得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开始,我有了看这部电影的期待。2007年奥斯卡颁奖仪式也是由电影频道直播的,我被片花里女王神形兼备的优雅气质深深地吸引。期待,从那时开始了。  相似文献   

9.
魏峰 《中关村》2004,(5):80-82
很偶然的一次,我翻开了手边的一期《中国新闻周刊》,在期刊览要那一栏,有一条是关于英文版《亚洲新闻周刊》的。该刊提出了影响中国21世纪的12个人。其中就有社会学家李银河。虽然这是《亚洲新闻周刊》的一家之言,但不能不说人家还是眼光独具的。李银河最出名的,当然是她一系列的、有自己独到观点和学人良知的社会学研究。不了解她的人,可能认为她“术业有专攻”——这样说,也只能算对了一半。因为学历史的她,改行学社会学纯属半路出家。  相似文献   

10.
稻香湖畔     
冯新生 《中关村》2016,(4):114-115
我在思索稻香湖畔客流如潮的成因时,脑际掠过纳兰性德的佳句:"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初识北京稻香湖,是在1981年金秋时节。那时,我年方弱冠,是北京海淀区文化馆诗歌创作组经常在报纸上发表"豆腐块儿"的文学青年。记得一个花好月圆的秋夜,我捧着由著名杂文家廖沫沙先生题字、由数十位北京知名作家撰写的《北京风物散记》静读。其中  相似文献   

11.
关村 《中关村》2010,(2):108-109
读刘合心先生的文章,初始于《中关村》杂志,缘于卫汉青社长的推荐。这部历史大散文《源头集》,亦是汉青先生放诸我的案头的,因为他知道我对山西情有独钟。在昔日的计划经济年代里,我曾是一个“军工战士”,与太原、大同、太谷、阳泉、侯马、运城、永济等地的兵工企业,常来常往。元旦假日,窗外飘落着大雪,漫天皆白,“寒冬时节好读书”,我终于静下心来,对《源头集》浏览一过。  相似文献   

12.
关村   《中关村》2010,(8):108-110
岁月如梭,光阴荏苒,掐指算起来我在《中关村》杂志"打工"已有七个年头了。虽然不曾与"土鳖"出身的老"海归"夏颖奇博士谋面,他不认识我,可我却十分熟悉他,这正如"明星"不识"粉丝"、可"粉丝"却了然于"明星",同出一辙。初识夏颖奇先生,正是缘于《中关村》杂志创始人卫汉青社长。  相似文献   

13.
刘卓军 《中关村》2022,(10):74-75
<正>任何人和事在谢幕和结束时,如能像花开花落后仍芳香绵延一样,将是非常令人怀念和羡慕的。刘源张院士做到了,他是我非常尊重的前辈,是务实的大家、是造福社会的学者,被誉为推动中国全面质量管理事业的第一人。印象中,第一次正面认识刘先生是在1990年,那时,我留在系统所工作时间不长,是他两年的同事。这一年的8月刘先生托我在去日本参加学术会议期间帮他办点事,由于我是头一次出国不免有些忐忑。刘先生就很细致地传授我一些经验,让我如释重负。从那以后,我和刘先生的交往一直保持着。  相似文献   

14.
王伟 《中关村》2004,(9):116-117
既没有钱请别人喝酒,又没有权让别人请自己喝酒,三伏的天气只得在家里闷坐。窗外的蝉鸣此起彼伏,叫得自己的心里一片空虚。于是,弄弄孩子,看看闲书,藉此消磨这长长的一日。时间一天天过去,读书也终于有了一点心得,这心得来自周亮工所著的《因树屋书影》。其中有二则十分有趣的文字给我以启发,略去可惜,本着奇文共赏的想法抄在下面:樊宗师文诘屈聱牙,古今所骇,今世仅传其《岳王楼序》、《绛守居园池记》一二篇而已。韩愈之为其墓志,称其有文三百余卷。生平之著述亦多矣,乃卒不传。句曲张菊人大令,尝于河北逆旅人家败簏中,见有樊宗师文一册,是…  相似文献   

15.
关邨  李春晓 《中关村》2007,(11):59-59
我在《民营经济内参》上读过南存辉先生《商人在温州很幸福》的文章,为他那淡定又充满激情的心态所感动。想起他讲过的一句话:"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热心公益。"  相似文献   

16.
孔庆东 《中关村》2004,(7):109-109
这本书的第一印象是,名字取得不好。一看《鲁迅报告》,有点不知所云。不知是鲁迅主动向教育部报告他收了多少卢布,还是有人调查了鲁迅收了多少卢布向教育部报告。翻开书才知道,原来是把鲁迅的讲演稿编成一本集子,那我想,不如就名之曰《鲁迅演讲》,岂不爽朗而痛快?但是我这番责备似乎有点站着说话不  相似文献   

17.
虱子与文化     
方成 《中关村》2009,(3):113-113
看这标题,有人就会想,虱子和文化,这两者好象不怎么沾边的。可是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却有一段话好说。查《辞海》,就有几行提到《晋书,王猛传》:“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桓温是东晋明帝的女婿,是有权势的驸马爷。那王猛居然敢随便身穿简陋的衣服去见他,还一边捏虱子一边谈话,态度这么失礼,傲慢,  相似文献   

18.
段柄仁 《中关村》2012,(4):98-99
给张宝章的著作写序,对我来说是件艰难而又愉快的事。说愉快,首先是他的著作,大多是写作难度较高,需要在山野瓦砾中寻寻觅觅,从故纸堆中披沙拣金,长年累月辛苦劳作才能完成的较高品味的文化产品,其中不少是填补北京地域文化空白的首创的佳作。比如他和雷章宝、张威合作编写的《建筑世家样式雷》以及之后他又专著《雷动星流》,发掘出了长期被历史掩埋的在人类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的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的辉煌业绩。  相似文献   

19.
在创业的过程中,能活5年的初创企业基本上不会超过10%,活到7年以上就是1%—2%,我们现在活了7年了,很不容易。成为牛人才能和牛人做朋友2 0 0 6年1 0月份,我在北大读EMBA,那时跟一百个同学们坐在一起突然发现怎么大家都比我有钱啊!这帮人一个个不是身价几千万就是几个亿。我是做IT的,我们班还有一个做IT的,就是纽曼的老板,他也比我有钱,他是我北邮的师弟。在2005-2006年的时候,我之所以敢出来创业,就因为我的师弟都比我厉害了,让我备感压力。那时候和身边的朋友们一比,我混的不是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  相似文献   

20.
勒川 《中关村》2008,(12):74-75
于利身上有着典型的北方性格:豪爽、真诚,说话快言快语。他喜欢笑,他说公司销售团队在他的带动下,自信且充满活力。作为北京赛波特如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副总裁,于利见证了公司从成立至今所经历的每一个时刻:“那时,如烟研发成功后,决定将总部设在北京,从公司注册到组建团队我都参与其中。”那年是2004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