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国际商务财会》2013,(3):74-75
<正>提高个税起征点◆全国政协委员、星牌体育用品集团董事长甘连舫建议,把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至5000元,提高个税起征点主要是为中等收入群体考虑的,他们是消费的主力,如果他们没有钱,对扩大内需来说是个损失。◆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的3个提案,建议再次上调个税起征点。建议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各省市自治区可根据本辖区财政实际情况最多上下浮动1000  相似文献   

2.
石红红 《商场现代化》2010,(20):155-156
在现阶段,个人所得税免征额问题受到我国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文从区别起征点与免征额的概念入手,针对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存在的未考虑地区差异、未考虑家庭差异、工薪阶层个税负担沉重等缺陷,提出了适当调整税率、选择合理的税制模式、设置能自动调节的公式化免征额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个人所得税自2006年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就会适度地调整起征点,今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不仅被提上”两会”,而且现今呼之欲出。针对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问题,一些专家表示,早征比晚征好,起征点高比低好。  相似文献   

4.
速递     
《光彩》2008,(3):4-5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调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今年3月1日起,我国居民个人所得税起征标准,即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将由原来的每月1600元提高到2000元。  相似文献   

5.
曾有经济学家称,"中国富人的税收负担在世界上是最轻的"。由此可见,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变革势在必行。在2011年,我国虽然对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标准进行上调,但是提高起征点只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对于个人所得税的变革而言仍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6.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确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如何通过改革现行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以达到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目的。主要探讨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在确定的过程中应考虑的各种因素,分析当前国民收入形势,借鉴国外个税立法经验,进而使我国个税起征点的确定能够更多的考虑地区收入差距、家庭生活负担以及高低收入阶层差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2011年,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为3500元,沿用至今。对于个人所得税有分类征收制、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相结合以及源泉扣缴与个人申报相结合三种征收方式。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存在着个人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总额的比重偏低、工薪阶层成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主体、存在"一刀切"等问题。税制改革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可以带来积极与消极的影响。在改革中需要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应该对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进行指数化管理,对不同的收入群体设置不同的起征点,要将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与起征点的设置结合起来,起征点的设置应该考虑到家庭因素,等,来完善个人所得税中起征点的设置。  相似文献   

8.
《四川物价》2010,(8):31-32
正在制定中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令个人所得税调整再次成为关注的热点。不久前,北京市政协即建议。应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广东省地税局也表示.2000元起征点对广东来说明显偏低,广东将向中央申请建立与地区物价水平、通胀系数相挂钩的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浮动机制,提高广东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影响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人均GDP增长率、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之间存在相同的变化趋势,并且均与个人所得税增长率有着较好的线性关系,运用滑动增长模型[1]对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与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最终建立个人所得税弹性起征点模型,制定一个动态的个人所得税弹性起征点调整方案。并预测了2014年、2015年个税应分别调整在4400元和4800元。  相似文献   

10.
按照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自2008年3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俗称“个税起征点”)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这是自2006年1月1日起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原来的800元提高到1600元后的再一次调整。两年时间,两次调整,引发热议:在经济形势日新月异的环境下;如何建立个税起征点与经济发展挂钩的联动机制。本文作者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的影响因素入手,对《个人所得税法》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现行个人所得税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俊强 《商业研究》2004,(24):98-100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城乡居民的个人收入增长迅速 ,个人所得税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暴露出诸多问题。所得税制度不合理 ,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过低 ,边际税率过高 ,审报制度不规范 ,配套措施不健全 ,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作用失灵 ,为适应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的需要 ,针对以上问题 ,必须尽快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2.
财产性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财产性收入如何体现公平入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现行个人所得税所存在的缺憾,并借鉴其他国家调节财产性收入的经验,提出相关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建议。建议合理设计工资性收入的累进税率体系,对财产性收入调整征税范围,加强税收征管,矫正工资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的"税率倒挂"现象。  相似文献   

13.
税收累进性是评价税制公平性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对税收累进性测量方法梳理和述评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1995-2006年间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累进性,得到以下结论:除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户和最高收入户某些年份出现累退情况外,其余收入阶层都是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制是累进的,且除2001-2002年外,累进性变动轨迹是唯一的。不过,总体累进性呈下降趋势。随后,进一步进行成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个人所得税是现代政府组织财政收入、公平社会财富和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但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快速发展,个税在征管问题以及分类所得税体制上的弊端逐渐凸显,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与发展逐渐被人们重视。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发展应在改现行分类所得税制为分类综合所得税制;取消财产转让所得;降低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减少税率档次;开征遗产税筹配套性税种等方面加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本文构建了个人所得税、转移支付以及个人所得税-转移支付系统对于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实际、最优和最大效应指标。运用中国省份数据分析,发现中国个人所得税正在加速恶化居民收入不平等,并且在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中发挥主要作用;转移支付对收入不平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力量较弱,而且离最优指标"要求"越来越远;个人所得税-转移支付系统加剧了收入不平等,并且加剧程度越来越严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瑜 《财经界(学术)》2011,(22):253-254
税收是国家调节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我国持续扩大的个人收入差距,是体制性和制度性发展模式导致酌.现行的税收制度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个人收入的税收调节机制,使税收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从经济效率型税收调控模式逐渐过渡到公平正义型税收调控模式,运用税收政策促进收入公平分配.实现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个人所得税收入能力事关政府增收与居民减负之间的矛盾。个人所得税收入能力分为现实收入能力和潜在收入能力两个层面。中国个人所得税现实收入能力远远低于国际水平,而潜在收入能力逐年激增,其中地上经济提供的个人所得税收入能力约占9/10,地下经济提供的收入能力约占1/10。但个人所得税的流失率也从2000年的28.77%增加到2007年的52.0%。究其根源,信息不对称、征管权和收入归属权不匹配、税制的低效和纳税人遵从率低等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微观模拟模型.利用全国范围内的抽样调查数据对我国2008年和2011年两次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对女性收入分配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我国2008年和2011年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对缩小女性职工单位间收入差距具有一定的作用;2011年个税改革较2008年的个税改革更具收入调节作用;2011年个税制度对女性低收入阶层不利,对高收入阶层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十分有限。因此,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是个税发展的必然。建议在条件成熟时对个人所得税实行家庭联合申报制度.并且根据不同群体就业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税收政策及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19.
孟红 《商业研究》2003,(24):134-136
我国推行个人所得税 2 0来年 ,个人所得税收入增长迅猛 ,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年增高。然而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 ,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已经与时代的发展越来越不协调 ,贫富差距拉大 ,偷漏税行为严重 ,工薪阶层成为纳税主体 ,这与个人所得税法制定的目标是相悖的。因此 ,有必要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2005~2008年中国293个地级市各主体税种税负结构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数据,运用面板回归和截面回归等方法,实证分析了税负结构对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和对不同收入阶层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除个人所得税税收负担对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较不显著外,增值税、营业税以及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对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都有很显著的负向影响;(2)我国的税负结构并没有发挥应有的调节收入分配,减缓社会阶层分化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本文的政策含义是:税负结构合理的关键是责权利的一致性或成本与受益的对称性,应当结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税收制度进行相应调整,同时加强对非工薪收入的缴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