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易发久 《广告导报》2007,(11):15-15
影响力拿过很多“第一品牌”的美誉,比如“中国企业管理市场客户满意第一品牌”、“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影响力第一品牌”、“中国培训咨询行业最受欢迎第一品牌”等等,于是,有很多人问我。拿到这么多的“第一”有什么秘诀吗?  相似文献   

2.
谈起中国的知名品牌,哪怕是不识字的人也能说上几十个:“电器有海尔、TCL、皮鞋有奥康、康奈,饮料有娃哈哈、汇源.西服有庄吉、报喜乌、雅戈尔、夏蒙、法派,厨具有华帝、方太、帅康”。在人们的心目中,可能觉得中国已经有很多赫赫有名的品牌了。但目前中国绝大部分的品牌即便是一些“大品牌”、“强势品牌”都是肤浅品牌,以战略的眼光来看只是属于阶段性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李传屏 《广告大观》2006,(9S):29-30
从中国市场的“形”与“势”,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过去几年,发生了很多很多的大事,我们从营销的组织制度来说,做营销最重要的意义是这个品牌制度和品牌的负责人,有能力聆听消费者的呼声,有势力迅速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4.
李光斗 《糖烟酒周刊》2004,(35):B007-B009
蒙牛品牌的成功是21世纪中国企业品牌建设的典范。蒙牛成功的价值不但在于它创造了“七项冠军”、“成长奇迹”、“百万富翁团队”等令人眩目的光环。更在于它表明我们中国的企业有能力创造出自己的强势品牌。这在目前中国整体品牌竞争力相对较弱的态势下,显得尤为可贵。  相似文献   

5.
一、国内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企业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品牌化将成为国内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企业在不进则退的激烈竞争中创造了一批批在国内、国际有一定影响的产品品牌,在家电行业,以海尔品牌为首,“康佳”、“长虹”、“TCL”等国产名牌已崭露头角,但同“索尼”、“松下”、“三星”等名牌相比,仍然存在竞争劣势;在IT行业,联想、方正、四通、长城等品牌的竞争力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2004年第四届中国纺织服装展览会开幕当天,“步森”就接到了两笔订单,成交额在50万美元左右,成交产品是“步森”品牌的衬衫和西装。签约的一家客商是澳大利亚四大服装品牌的拥有者,他们除了经营自己的品牌外,也经营其他一些服装品牌。通过接触和了解,他们提出,希望做“步森”产品在澳大利亚市场的长期代理。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欣喜地指出,这显示着中国的纺织服装已经不仅仅是以加工订单出口,而且有了品牌的出口。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国输澳纺织服装具备了从出口贴牌加工产品向出口设计和品牌产品升华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品牌的当务之急,是要补上“诚信形象”和“技术形象”这两课,只有这两个形象真正建立并丰满起来了,中国品牌的形象才是完整的,中国产品才能被发达国家的消费所认可,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才能享有相应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8.
中国汽车行业一句流行的话是“2004是品牌年”。且不去深究这个结论的严谨与否,仅从“品牌”作为主题这点上看,便已反映出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进步,因为不久以前业内最流行的字眼还是“价格”或“销量”。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中国汽车企业的品牌战略仍然是“说不清,道不明”,“朝辞夕改”,甚至“自相矛盾”,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新兴的汽车产业的不成熟。以下笔者想就汽车行业的品牌及品牌管理说说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9.
韩志锋 《品牌》2006,(2):44-46
坦率地讲,在品牌作为一个名词已经流行于企业的今天,我们许多企业对品牌营销却还仅是一知半解,做得好的也无非那些已争取了“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或者有较高品牌价值的企业,这些企业表面辉煌,实际上却往往有着“隐”伤隐藏“体内”不被觉察,常令貌似“体格强壮”的品牌不是“阴天腿疼”就是一夜轰然倒下。  相似文献   

10.
涂山青 《广告大观》2011,(11):57-58
2011年9月6日媒体报道,雀巢收购银鹭案一锤定音,民族品牌“靓女长成嫁外郎”的戏码再次上演,这无疑将再次刺痛无数国人的神经。但凡看到这类新闻,社会总会有两种声音:一是外资品牌“狼子野心说”,斥其吞并民族品牌以达到独占中国市场的目的;二是谴责中国当事企业是“卖国贼”。我们到底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看待民族品牌频频“外嫁”呢?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我们不为民族品牌外嫁叫好,但也不必哭天抢地。  相似文献   

11.
朱荟 《大经贸》2006,(8):32-33
从“联邦家具”到“联邦家私”再到“联邦家居”,世界上早已形成“瑞典有宜家,中国有联邦”的品牌影响力。22年来,联邦六位创始人风雨同舟、不离不弃,以“追求原创设计”的精神共同打造自主品牌的企业成长之道。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出牌是转变的关键,品牌能否获得认可,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功与否。目前.专业品牌规划的缺乏,导致一些企业在业务扩张之后出现品牌扭曲.陷入市场困境。  相似文献   

13.
王能元 《商界》2010,(10):88-88
乐购(TESCO)是英国非常知名的超市。单从品牌上辨别,我们几乎没有在TESCO里发现中国的品牌。但只要留心一下商品的生产地,许多商品标注有“MadeinChina”字样,而品牌则是TESCO自己的品牌。  相似文献   

14.
法国香水、德国汽车、日本家电等消费品名扬于世,世上有许多人是因为这些产品才知道这些国家,瑞士手表更是如此,国际公认的十大手表品牌无一不来自瑞士。从市场占有率指标来看,进口品牌的手表几乎一统中国市场,尤其瑞士表更是稳坐“第一把交椅”,是手表市场的绝对“优势群体”。那么,瑞士表作为”精密机械表”的代言,其制胜中国市场成功基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曹勇 《商界领袖》2004,(6):86-87
万德莱不是一个人的名字,他是总部位于深圳的一家曾经鼎鼎大名的国内电话机品牌,是中国第一代“无绳电话大王”,产品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60%以上,这个成绩数据几乎可以用“垄断”来形容。我们看到,万德莱品牌名称,“德”于其中,无论是“万德”还是“德来”都有一种企业“诚信”、“德才兼备”的品牌张力和内涵,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步入市场经济时代,中国品牌企业不断涌现,为中国品牌走出国门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市场乱象也开始出现,山寨产品凭借低廉的价格和相似的“外貌”鱼目混珠于市场,一时间充斥于中国市场的“半壁江山”。这使得依靠产品自主创新、研发的老字号品牌,不断受到冲击,引发各界热议和关注。有专家指出,  相似文献   

17.
《商界名家》2005,(12):64-66
“中国制造”已经不再是一个值得骄傲的字眼,而“中国创造”正在成为主流话语。在十一五规划中,自主创新成为新的国家战略,自主创新将对中国企业品牌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中国企业的品牌主义时代是否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产品融入世界品牌贵在六大自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营销学家莱特指出:“未来营销是品牌互争长短的竞争,唯一拥有市场的途径是先拥有市场优势的品牌”。在全球化市场竞争中,品牌互争高低愈演愈烈。中国企业面临众多“洋品牌”挤压的严峻挑战,如何在市场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树创品牌战略,叫响中国产品世界品牌已是当务之急。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企业缺乏品  相似文献   

19.
有人形容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之初,生存与发展靠的是一种野蛮生长的力量。但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改变,中国企业正在逐渐从争取生存的权利向为行业创富和为社会创造价值方向转变。由于企业与品牌的“共生”关系,使得消费者对市场上的“优质品牌”、“知名品牌”期盼殷切,也让企业认识到理性生长已经成为品牌发展的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品牌》2006,(8):26-28
本次商务部“品牌万里行”活动的开展,是我国品牌建设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特别是对于推进我国自主品牌建设进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006年可以称为“中国自主品牌建设元年”[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