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市公司会计寻租动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寻租是运用稀缺资源去追求人为地创造财富转移的费用",会计作为一种工具通过资本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使得会计寻租具有了经济后果。由于会计管制的存在、会计领域产权不清晰、会计信息不对称以及上市公司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导致了上市公司会通过会计寻租来达到其自身利益目的不良行为。根据组织行为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上市公司会计寻租的动因进行分析,不仅能在深层次了解会计寻租产生的根源,而是对治理和消除寻租行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会计寻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只要市场经济和政府管制存在,会计寻租就不可避免。会计寻租会导致财务信息失真,造成社会资源浪费,扭曲资源优化配置,严重破坏市场的正常运行环境,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立足于会计寻租的概念和特征,重点分析了会计寻租的动因,并提出了应对会计寻租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4.
5.
6.
会计寻租的危害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寻租导致财务信息严重失真,造成社会资源浪费,扭曲资源优化配置。从政府职能、会计准则制定机制、公司治理机构、反寻租道德规范的建立等方面对抑制会计寻租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会计寻租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控制上市公司会计寻租行为应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政府行为,完善法律法规,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加大惩处力度引入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8.
完善会计准则的制定机制是控制我国会计寻租的一个有效途径,我国现在对会计准则的寻租还表现在针对会计准则的具体规定进行寻租,而不是在准则制定过程中寻租,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增加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针对我国会计寻租应采取适度控制的策略,公开准则制定程序,加强监督监察机制,健全激励约束措施,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利益相关人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9.
10.
11.
白丹 《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0,(19)
本文阐述了会计客观环境、主观环境及其对会计职能的直接影响,并且简要论述了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对目前会计工作存在的困惑、难点谈了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2.
会计集中核算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红英 《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0,(12)
论文摘要:会计集中核算也就是通过考核计算,集中反映和对比分析各预算单位资金运动的成果.目前承载会计集中核算职能的会计核算中心对各预算单位的资金运动只进行计算而不进行分析,不能称其为真正的核算,充其量是一个记账员而已.搞好会计核算,对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是财政部门和各预算单位一致的要求,需要共同配合才能完成,而非会计集中核算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13.
李慧君 《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0,(16)
本文从区域贸易协定或安排("RTAs")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入手,结合NAFTA,阐述RTAs对WTO等多边贸易体制乃至国际贸易自由化根基的最惠国待遇原则的冲击.笔者分析该冲击对多边贸易体制以及国际贸易自由化可能带来的破坏性作用和影响,并从建设国际经济贸易新秩序的高度提出一些原则性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4.
王敏 《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0,(19)
信息真实、完善的会计报表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并为企业的债权人提供可靠的信息,还有助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最重要的是为企业的经营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因粉饰而出现的财务报袁失真现象,完善会计报表的有效性和价值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新出口退税政策有两大特点:第一是全国出口产品退税率平均下调了3个百分点,第二是自2004年1月1日起,中央财政负担的退税额度,以2003年应退税额度为基数,超基数部分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75:25的比例共同分担。此政策的推出对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及具体出口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利弊兼有。一、对中央财政的影响(一)此次出口退税新政策的出台,对消除中央财政的巨大隐患将产生重要作用。自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以来,就出口退税一项累计应退未退税额已达到3000亿元,这样巨大的负债是中… 相似文献
16.
试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茗 《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1,(14)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明确和规范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行为,对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对提高管理效率和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对规范会计秩序,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王文汉 《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1,(4)
对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探讨在我国已进行了多年,国家也对<会计法>作了及时修订与完善,以期改善会计造假现状,但效果并不明显,会计信息质量低下仍具有普遍性,会计造假在金额、参与主体等方面日益严重,会计信息的失真已到了愈演愈烈不可不治的地步.本文主要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对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探讨在我国已进行了多年,国家也对<会计法>作了及时修订与完善,以期改善会计造假现状,但效果并不明显,会计信息质量低下仍具有普遍性,会计造假在金额、参与主体等方面日益严重,会计信息的失真已到了愈演愈烈不可不治的地步.本文主要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