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爽劲 《新经济》2013,(24):30-31
9月3日,微软所发布的一则并购消息引来全世界的关注。在苦苦挣扎了两年后,诺基亚最终决定抛售手机制造、设备和服务业务,以及Lumia和Asha品牌。这是诺基亚历史上所进行的第二次业务重组,其希望通过业务转型来重获新生。如今,诺基亚这个迟暮的老牌手机公司已正式告别了手机市场。自1983年,摩托罗拉发布首款手机以来,迄今为止,依旧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厂商打破诺基亚1110的销量纪录。  相似文献   

2.
王建国 《时代经贸》2012,(11):83-86
最近,多家全球市场调查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苹果公司在今年第二季度以5.6%的全球手机市场份额,赚得全球手机市场利润总额的近三分之二。这让诺基亚等手机制造商们羡慕不已。从市场份额上来看,诺基亚目前仍然位居手机老大地位,但细心的手机用户发现,诺基亚手机正在逐渐失去它的终端优势。究其原因是自身定位的功能单一。诺基亚一直将  相似文献   

3.
张蓓 《经济前沿》2002,(8):46-48
在全球市场低迷的形势下,唯有中国新兴的手机市场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蕴藏着无限的商机。据最新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移动电话用户已突破1.2亿大关,平均每月递增150万用户,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移动通讯市场。 然而,在我国高速增长的手机市场中,国外手机品牌始终是中国消费者的首选。在各地的手机专卖店中,洋品牌手机的人气最旺,诺基亚、摩托罗拉、西门子、爱立信等品牌仍牢牢占据着9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近20家国产  相似文献   

4.
手机新三国     
杜惠清 《经济月刊》2008,(11):40-41
未来手机市场中老牌的手机厂商还会继续发挥作甩但更多的竞争好戏或将在上述新秀们之间上演,苹果、谷歌和黑莓在智能化手机方面将上演精彩的新三国游戏。而多年前老三国(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即索爱前身)中的后两个已经倒下了。  相似文献   

5.
当新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 ,手机———这种曾被视为拥有者身份和社会地位象征的现代通讯工具正日渐走进我们的生活。然而 ,在享受着手机带来的方便的同时 ,我们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现实 :目前中国的手机市场仍是“洋”品牌一统天下 :从“飞越无限”的摩托罗拉、“科技以人为本”的诺基亚、“一切尽在掌握”的爱立信到西门子、飞利浦、松下、阿尔卡特 ,这些跻身于全球企业500强的跨国大公司 ,抓住中国电信市场发展的良好机遇 ,捷足先登 ,在推动中国通信产业革命的同时 ,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令自尊自强的中国人汗颜。因此 ,有识…  相似文献   

6.
张东红 《经贸实践》2011,(10):56-57
在本世纪初,“波导,手机中的战斗机”这句颇为经典的广告语曾经红极一时。到2003年,波导连续四年夺得国产品牌手机销量第一,并首次超过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所有洋品牌夺得国内手机市场销量第一。  相似文献   

7.
业界聚焦     
发烧车友关注的下一代车载PC;三菱另类操作双屏翻盖手机;电视手机+GPS导航!诺基亚6110/N77;欧盟将制订企业和政策使用RFID技术的准则;IBM最新研究:跨国公司在华应注重开发大众市场。  相似文献   

8.
山寨手机目前畅销国内市场.针对“山寨热”,笔者对山寨手机的受众及对手机市场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对山寨手机的前景发展做出了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9.
关崇威 《新经济》2013,(10):68-69
诺基亚短时间内推出两款低价的功能手机,赚尽了消费者的美誉却没能够为公司赚取更多的利润,现在的诺基亚已经成了第二手机生产厂了吗?诺基亚以"反潮流"的姿态,重回公众视线。2013年4月24日,诺基亚1050正式公开发售,与国外上市的版本相同,1050有黑色和蓝色可选,在国内的售价为162元人民币,这与国外税前15欧元的售价相差无几。在2013年初西班牙举行的MWC 2013上,诺基亚推出的低端入门手机1050(国外地区型号命名为105)就已经获得众多用户的青睐。在今年的3月初,诺基亚1050也正式通过了国家工信部电信设备认证。业内人士表示,作为诺基亚1280的续作,诺基亚1050简约实用,不支持3G网络,没有蓝牙和WiFi功能的Nokia 1050甚至只有一块1.4英寸128 x 128像素的彩色屏幕,但FM调频收音机、超长待机、防泼溅键盘和手电筒等实用功能,也让诺基亚1050更加亲民。简单的功能让诺基亚1050能够以更为低廉的价格  相似文献   

10.
2013年9月3日,微软宣布收购诺基亚,一代手机王国——诺基亚宣告退出手机市场。本文通过回顾诺基亚被微软收购的事件,分析手机王国由盛而衰的教训。  相似文献   

11.
朱小群 《新经济》2013,(26):8-9
9月3日上午,微软和诺基亚正式联合宣布,微软以71.7亿美元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部门,并获得相关的专利授权.这意味着,诺基亚失去了其昔日最为耀眼的明珠,只剩下了地图和网络通信两块非核心业务.在经历了近5年来以安卓和苹果为代表的智能手机的反复冲击之后,曾经的手机业老大诺基亚终于为这段无望的挣扎画下休止符.  相似文献   

12.
胡可 《经济纵横》2010,(12):20-22
曾经多次成功自我救赎的诺基亚仍然具备一些优势,而且已经主动做出了改变。诺基亚能否凭借着这些特质,再次踏上自我救赎之路,从而再现王者之风?11月12日,全球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世界手机老大诺基亚在全球的市场份额降到了28.2%,这一数字也创下自1999年以来诺基亚市场份额的新低。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全球最有潜力的电信市场.近年来中国市场一直保持着迅猛的发展。并且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随着GPRS和CDMAIX技术的开通。彩屏、彩信和K-Java等个性化应用的日益普及,可以肯定.彩屏手机必将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同时也将有更多支持彩信、K-Java等先进个性应用的手机上市。  相似文献   

14.
手机行业三级市场是指相对于省会、地市这些发达市场的县城以及乡镇类的农村市场。随着手机从奢侈品到生活必需品的转化,三级市场的容量飞速增长,现市场份额已经达到行业整体容量的40%以上,巨大的容量与广阔的开发潜力,使三级市场骤然成为手机厂商的必争之地,三级市场也逐步从鸡肋市场转化为战略要地。以黑龙江省为例:目前年度手机销量为300万部,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三级市场按40%的占比,容量为120万部,按均价800元保守计算,产值为96亿元人民币。通过数据分析,我们感受到蓬勃发展的手机行业三级市场,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市场。  相似文献   

15.
周丽娜  鲁夏 《经济论坛》1999,(17):26-26
自1987年中国第一部手机亮相以来,手机在中国已走过了12个年,中国的手机用户在1998年也增长到2300万以上,位居世界第三,预计今年底手机用户将达到3970万户,2000年将达到5000万户。面对如此火爆的中国手机市场,摩托罗拉(MOTOROLA)、爱立信(ERICSSON)、诺基亚(NOKIA)等世界主要手机生产厂家在世纪之交展开了手机市场争夺战,他们不断推出的新产品争奇斗研、各显其能,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体积更小,重量更轻,音质更清晰如摩托罗拉掌中宝338C型手机体积只有84立方厘米…  相似文献   

16.
《经济导刊》2003,(7):75-76
经过2002年市场风雨的洗礼,LG手机在国内CDMA市场牛刀小试,初战告捷。下一步,LG将乘胜前进,力争在3年内全面领跑中国手机市场。尽管这位数码新贵在全球市场上已经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在中国也以后来者居上的姿态占据了国内手机市场的第一阵营,然而在摩托罗拉、诺基亚这样的老牌劲旅和波导、TCL等国产手机新秀的层层夹攻下,LG的成长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然而面对未来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LG倒显得格外胸有成竹,因  相似文献   

17.
《现代经济信息》2007,(7):99-99
说到商务手机.很多人恐怕会有这样的印象,厚厚大大,像块转头,随着诺基亚本年度的商务手机E65的上市.恐怕对商务手机的印象要重新定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宋爽劲 《新经济》2012,(11):86-87
一个韩国人一生离不开三件事,即死亡、税收和三星。韩国的这句俗语贴切地形容了三星与韩国人生活的关系。而如今来自三星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同样也走进了中国人的生活,在不知不觉中,韩国三星电子株式会社(简称"三星")已经在中国度过了二十载春秋。2012年,三星在移动通讯业务中如有神助,第一季度全球手机销量首次超过诺基亚,终结了长达14年的"诺基亚领跑时代"。据韩联社消息,在第二季度中,三  相似文献   

19.
科技     
《商周刊》2013,(22):11-11
诺基亚连发六新品 北京时间10月22日下午,也就是苹果最新iPad/iPadmini发布会前的10个小时,一年一度的诺基亚世界大会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召开。这是诺基亚手机宣布“嫁入”微软后的首次诺基亚世界大会,在外界看来这也极可能成为最后一届。  相似文献   

20.
中国手机行业产业组织分析与国产品牌发展策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手机行业是近年来我国发展最为迅猛的行业之一。中国手机市场已经打破了多年来国外品牌手机寡头垄断的格局,竞争激烈。本文试运用产业组织理论中哈佛学派的SCP范式为基本框架,分析了中国手机行业的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最后针对近一两年国产品牌手机厂商业绩下滑的原因进行了浅探,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