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郭玲 《山西金融》2000,(3):48-49
我国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特别是1994年发行凭证式国债以来,国债发行的规模迅速扩大,发行频率逐年加快,有时一年可发行数次,形成了国债的滚动发行。根据有关资料统计,1999年国债发行额计划3165亿元,扣除还本付息的比重,国债余额达到约9800亿元,占GDP的比重将达到11%以上,  相似文献   

2.
一、目前我国国债规模分析 国债是国家为筹集资金而依法发行的有价证券。一个国家国债规模是否适当,一般从一个国家国债的认购能力和国债的偿债能力两方面来衡量。反映的指标体系一般有国债负担率、居民的应债能力、金融机构的承受能力和国债偿债率、国债依存度等。尽管这两个方面分析的角度不同,反映的指标也有所不同,但都可以用来说明国债规模问题。  相似文献   

3.
扩大消费,实现经济发展由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而消费需求增长相对滞后,不利于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格局。  相似文献   

4.
5.
6.
本文简要介绍我国国债的主要品种,并在对投资各周债品种的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我国国债品种的发展方向及投资选择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美国国债的一些基本情况进行观察之后,集中关注了其二级市场在美国主权债务评级被下调前后的一些表现。我们从国债的交易量、国债收益率的变化以及国债收益率波动率几个角度看到,有关美国债务上限的政策纷争和美国债务总量的担忧并没有直接立即反映在二级市场上。因此,根据二级市场的总体表现,还不能对美国国债的安全性立即做出下调,对投资者而言也并不需要立刻做出调整。当然,在中长期进行对美国国债投资上的调整,对于保证我国外汇储备投资的安全性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9.
10.
2008年我们接连经历了一些难以预料、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股市、楼市全面低迷的形势下,国债市场的表现可谓一枝独秀。一、国债发行:圆满完成任务据悉,2008年我国发行了8558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三阶段 DEA 模型对我国2010~2013年地方财政支出调节城乡收入差距的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地方财政支出调节城乡收入差距的效率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城镇化率、对外贸易依赖程度是调节效率提高的有利因素,人均 GDP、人口密度是调节效率提高的不利因素;总体地方财政支出调节城乡收入差距的综合效率较低;东、西部地区的平均综合效率始终高于中部地区,效率分布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  相似文献   

12.
已有较多研究讨论了实际汇率的决定因素,而从收入不平等角度出发的研究并不多。本文搜集和整理了172个国家和地区1970年到2016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分析了收入不平等对一国实际汇率的影响,并引入政府支出探究了收入分配对非贸易品部门和实际汇率的影响机制。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对于非OECD国家,收入不平等和实际汇率显著负相关,即收入越不平等,实际汇率高估越严重,而在OECD国家中这一现象并不存在。进一步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对于非OECD国家,一国收入不平等加剧会导致该国政府支出增多,从而扩大了非贸易品部门规模,导致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上升,使得实际汇率高估。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政府债券规模和流动性的双重视角,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二者对实体经济发展和金融风险变量的影响。研究显示:政府债券规模的增加促进了投资,刺激了产出和劳动供给,但过度扩张对实体经济也带来"挤占投资"和物价上升、消费下降等负面效应,同时通过债券作为金融资产的特性向金融部门蔓延并形成金融风险集聚;政府债券流动性增强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投资,促进了物价稳定,但也存在"挤占消费"和引起经济波动等负面效应;而政府债券流动性的提升有利于缓释金融风险,对实体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有益,但流动性过高也会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集聚。本文从促进政府债券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同发展、总量和结构合理匹配、政府债券与实体经济有机契合、政府债券流动性管理与金融供给侧密切衔接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的范围经济系数是衡量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内部绩效的指标之一。对中国商业银行1996年至200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得出各银行的范围经济系数并发现各银行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投资绩效不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展债券投资的范围经济明显,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展债券投资的范围经济程度不同。银行间债券市场微观结构因素是影响银行间债券市场内部绩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对可转债分拆交易的理论研究和台湾实践经验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为国内可转债分拆的交易框架和定价设计提供借鉴。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首先,对可转债分拆交易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其次,阐述可转债分拆的交易结构与理论定价;再次,介绍台湾可转债分拆交易的现实定价与法律框架;最后,结合国内的发展现状,提出国内可转债分拆交易的相关制度设计框架,并给出了进一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紧货币政策下短期融资券发展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短期融资券的发展优势,并针对当前短期融资券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今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由于股权分置的原因,形成了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融资偏好的行为特征和资本形成机制,要解决我国资本市场这一矛盾,必须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股权转债权”作为解决股权分置的新思路,对于条件适合的上市公司,不仅操作较简便,而且符合其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并能有效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和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8.
保险资金对于商业银行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在授信额度紧张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一方面可以借助保险资金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降低融资成本,创新融资模式,维护和巩固商业银行和企业客户的银企关系.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也可以借助保险资金进入存量授信项目,腾挪授信额度,提高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灵活性.本文在分析保险债权投资计划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参与保险债权投资计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私募股权基金杠杆收购与债券市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我国本土私募股权基金的并购活动比较活跃,但是其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障碍,主要表现在债券融资市场尚未成为融资主渠道。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杠杆收购活动中融资结构的变迁,指出开发债券市场有利于发展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杠杆收购活动。  相似文献   

20.
In search of a unifying measurement feature on which to base a more systematic and potentially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intangibles, this paper first analyses the economic and accounting properties of intangibles, and second, empirically evaluates managerial practices for measuring and analysing expenditure on intangibles. We present evidence from a survey of 614 large Australian firms that suggests gaps in the extent with which firms plan, monitor, record, analyse, and report on intangibles. Third, we evaluate the implications of our analysis and survey for accounting practice. Our evidence suggests GAAP has a role to provide guidance that helps firms identify and classify their expenditure on intangibles in ways that elucidate the strategic implications of the different types of intangibles for future output. A secondary step for accountants, after identifying and classifying the expenditure on intangibles, is to apply a capitalization test to distinguish expenses from assets. The current asymmetric treatment of expenditure on purchased versus internally generated intangibles is not supportable on economic grounds. However, economists identify weak property rights as a major cause of uncertainty associated with the outcomes from expenditure on intangibles, suggesting verifiable property rights is a unifying measurement feature on which to base a capitalization test for intangible asse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